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说火候 精选

已有 6230 次阅读 2012-8-2 12:08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期刊, 学位, 火候

说火候

(王德华)

 

火候是什么?网络上的解释是:

1.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如烹饪的时候,说欠点火候。

2.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如说某人的修炼还不到火候。
3.比喻紧要的时机。如说做某件事火候到了。】
 
聊聊火候。

 

中文学术期刊改英文刊?要看火候。

前些日子,我们《兽类学报》召开编委会。面对中文期刊当今的尴尬和窘迫局面,各位编委认真负责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理念。会上又有编委建议将学报改为英文刊,这样可以冲击SCI期刊。跟往常一样,有不少编委还是不赞成这个提议。我作为主编,我也是保守派,一直不主张将《兽类学报》改为英文刊。这些年来,虽然高质量的稿源日趋紧张,每一期都在为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揪心,但还是走过来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全国60种生物类学术期刊中曾进入前10名。会后编委们还有一些交流,主张改刊的编委说,从长远看,从当前国家对大学教师和学科的评价体系和政策看,改英文看是大趋势,现在不改,将来也必须要改。我的观点是,学术刊物改为英文刊,进入国际学术圈,作为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无疑是合理的,但需要火候。也许5年以后,也许10 年以后,时机成熟了,条件具备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术期刊,要有自己的定位,办刊为了什么?为谁办刊?读者群是谁?作者群是谁?这些问题清楚了,才能进行相关决策。现在的条件还不具备,办刊经费、作者群、稿源、包括编委会等,都不具备改为英文刊的条件。同时,我对中国自己的科研经费做出的科研成果,花钱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中国的读者要想阅读还得再花钱买回来,这个弯我还没有转过来。中国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出版社吗?不能有一个自己的出版集团吗?不说这些。

 

取消发表论文与获取学位挂钩的规定?看火候。

为了SCI 为了论文数量,为了各种评估,这些年来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都规定,研究生获得学位需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也一直有一种声音,呼吁取消发表论文与获得学位挂钩。我自己也曾多次撰写文章,阐述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条件不是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不应该作为获得学位的限制条件。但是,要真正取消这种规定,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培养单位的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研究生的素质而决定。实际上有不少单位早就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了。我一直的一个观点是,没有论文要求,实际上更高的要求。在研究生整体素质、导师的整体涵养还没有到达一个基准的时候,要全面取消,也会有很大的问题。首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导师的责任,导师的学术水准和导师的培养理念。然后还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管理水平问题,管理规范问题。大环境具备了,就可以实施。科研本来就是兴趣驱动的一种活动,毫无科研兴趣、毫无追求的学生进入了研究生行列;科研又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需要学识,需要眼光,需要技能,不具备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数量不菲的教师迫于形势而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研究生导师”的重任。这都是现实。不可否认,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下,对于某些单位、某些研究生而言,对获取学位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是有利的,要比取消好。对于这些单位和研究生,一旦没有了论文的要求,问题可能就更大了。高学历、高学位的无知无能者,既不能担当科研任务,也不能管理科研,如果在科研队伍中,除了阻碍科学发展,还能有什么作用呢?理想状态是,科研是科研,论文是论文,学位是学位,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规范。

 

科研评价取消论文数数,依靠同行评议?看火候。

科学评价问题,绩效评价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评价体系的优劣,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整体科学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的影响,是人们所希望的,负面的影响则是不可弥补的。人才的成长不是几天的事情,环境恶化,毁掉的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这就是古人说的百年树人的道理。国际上流行的同行评议,是很好的方式,应该也是最可行的方式。还是说现实,在当今的思想水平和大环境下,有硬指标的要求比软指标有时候要好。中国的人情太重要了,关系太重要了。专家要做到公正、公平,凭良心、凭责任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会上撂倒专家的办法总是有的。人性总是有软弱的一面。一旦没有了底线,丧失了原则,没有了良心,没有了责任,你还相信什么?

 

专家治所,教授治校?看火候。

教授治校、教授治学,呼声很高。学术管理和发展依靠学者,教育管理和发展依靠教师,这个道理没有可以质疑的。在多年的官本位的环境下,当今的教授、专家们的思想境界和良心、责任感,实行教授治学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个人第一、物质第一的大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智慧呢?没有责任感,没有主人翁精神,都是过客的心理,后果还需要等待吗?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几十年了,我们兴了什么呢?学术规范、教育理念、人生价值,是不是进步提高了呢?什么时候,火候就到了呢?

 

火候是人掌握的,也是人创造的。要掌握火候,看准火候。

火候到了,就要义无反顾,果断迅速,毫不迟疑。火候不到,要慎之又慎,不可贸然。

有些事情照搬是不可以的,教条是不可以的。守旧是不可以的,冒进也是不可以的。

 

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看火候。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598243.html

上一篇:感受感动
下一篇:人类的能力有极限吗?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2 张玉秀 王善勇 李志俊 刘立 武夷山 曾新林 郭胜锋 刘全生 陆俊茜 吉宗祥 朱志敏 张焱 喻海良 李土荣 高建 郑永军 张海霞 唐常杰 王春艳 虞左俊 孟津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