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精选

已有 6396 次阅读 2011-12-7 12:06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青年学者, 李国杰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王德华)

 

新闻 李国杰院士:科研工作为何效率低下 中报道的李院士近日的一番话,引起了一些争议。报道说: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李国杰院士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关于李院士抱怨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在当今矛盾逐渐激化的环境下,一定会引起青年学者们强烈的反叛情绪。在当代中国,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几所重点大学、几个国家级研究所的事情了。不管是否具有从事科研的硬件条件,也不管是否具有正规科研训练、科研思维和科研视野的人员,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要求大学教师搞科研、发文章,教育部的各种评估如“211”、“985”、“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还有近年广受争议的高校学科评估,更少不了大学教师们的职称晋升,这些都要求科研成果和论文。同时,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在逐渐增加,一些本不具备科研实力的人员也获得了数额可观的经费支持;我国研究生招生大跃进,博士生数量已经世界第一,这样从事科研的队伍剧增,各种科研层次的人员都在加大。各个科研单位的各种考核,也都有论文数量的要求,这样的导向,必定产生“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低质量论文、破碎化的论文。这些的确是科技界很严重的问题。

 

我倒是觉得,李院士提出的问题是应该需要重视的。我们的确要明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仅仅是一些满足心理要求和个人自豪感的SCI 论文吗?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从国家的层面上,进行政策性导向,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很有益的。

 

那么,年轻人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呢?青年学者,尤其是国内的年轻学者确实不容易,要坚持下来更是艰难。对于那些真正热爱科学、坚守科学、执着追求科学的青年人来说,本来不该这样艰难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国际科学视野,有做大事的雄心,要做重要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做有实际价值的研究。科学突破和创新,寄希望于年轻人身上,无疑是正确的。年轻学者担负起这个责任,也是历史的必然。

 

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积累和收集。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好大事。小事做不好,大事也不会做好。但不能满足于做小事,小事积累多了,就应该升华。从小事着手,从大处着眼,应该是没有错的。也就是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又要具有对学科领域发展良好的把握能力和前瞻能力。当然,尽管学术论文很重要,但“小事”绝对不只是SCI论文数量和点数,“大事”也不只是CNS数量。

 

从当今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的很多人才计划,对于一个年轻学者来说(相对于国内的青年学者),科研经费应该也不算少的,动辄几百万的科研经费,让多少科学人羡慕啊。这些年过去了,他们是否就做出好研究了?实际上也不是。的确有不少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在良好科研条件和充足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如鱼得水,发展势头很猛。但也有很大比例获得资助的青年学者,其科研成绩与所获得的支持不是很相配。他们中的很多也是在忙于各种评估和考核,也是很疲惫。这些人才可是被寄希望于应该做点大事,做系统的研究,做前沿的研究,并引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身体力行地改变国内的学术环境。

 

频繁考核、评估,显然没有起到促进科研的作用。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考核,当今的环境下,学者们就能做出好科研了吗?也不见得。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不用怀疑很多的经费将会打水漂了。很多人懂得应付的诀窍,这也是当今科技界的弊端。没有一个健全、公正公平有效的评估机制,仅凭一张嘴,就可以将上千万上亿元的课题结题,也是对国家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当前的现状就是,如果没有要求吧,(有些)科学家拿钱不干事;如果有要求或要求过高吧,多数科学家就忙于应付,浮躁情绪蔓延。

 

适应环境是生物的本能。环境是大家集体创造、营造和维持的。

 

面对现实,您说咋办?

我们科技界到底缺少了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515824.html

上一篇: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影响”
下一篇:闲聊山东人的饭局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7 王涛 陈永金 谢鑫 张彦斌 刘锋 杨学祥 蔣勁松 罗汉江 高建国 杨正瓴 周忠浩 曹聪 徐耀 李学宽 李世春 梁建华 郭向云 吕喆 黄晓磊 何宏 曾新林 刘庆丰 唐常杰 niming007 xchen zhouguanghui zdzszl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