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读报随感:文献多了,读透的少了 精选

已有 6254 次阅读 2011-9-1 00:1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教育, 读文献

读报随感:文献多了,读透的少了

(王德华)

 

读《科学时报》张学伟的文章《 从柴火到微波炉》, 文章回顾了家庭做饭火源的历史变迁,从锅底烧柴火、掺土的煤、蜂窝煤、液化气到微波炉、电饭煲和烤箱等,几十年的功夫,已经革新好几次了。作者感慨,做饭是越来越方便了,可是在家里做饭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联想到读文献。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复印机还不是很方便用,看新到的刊物上的文献主要是耗在图书馆里做笔记,抄录,内容抄在记录本上(新刊不能外借)。后来有了复印机,可以将刊物上的文献进行复印,由于复印价格较贵,复印有时候是双面复印,有时候是让人家缩印(一张复印纸可以多复印些内容)。当时记录文献卡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文献信息也抄录在文献卡片上。

 

当时的一个问题是,新资料不新,旧资料不全。英文刊物多数是影印版,据说是国家有关出版部门进行影印,各地图书馆进行订阅,时间很滞后。刊物种类自然很有限。我在北师大生物系图书馆还见过复印装订的外文期刊,每一册都很厚重。

 

不在北京的时候,要是单位图书馆里没有所需要查阅的文献,就需要借助外援了。记得当时得知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有一个读者服务,就是帮助读者查阅和复印你需要的文献,可以帮助读者查阅和复印文献,收取一定的费用。记得当时有好多文献都是先在单位图书馆那本字体小得无法识别的影印版的《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上查到作者、题目、刊物和页码等信息,然后抄在信纸上,通过邮局发信到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等收到回信后,按照要求将服务费汇过去,然后就等着、盼着从北京寄来的文献。

 

有时候所需要的文献,人家帮着都查到复印了,有时候人家也没有查到。每次收到文献,那个高兴劲就甭说了,真是急不可耐地打开牛皮信封就想读。当发现偏偏自己最需要的那篇文献没有时,也很是失望。通过邮局和信件来往,一来一回就是两三周,如果是挂号就还要慢几天。一个月能收到北京寄来的文献就很理想了。当时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向国外发信,向国外科学家索取他们发表的文献。德国同行的很多文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从国际上获得文献,需要时间就更长了,一个月应该是很快的了。当时英文打字都是机械打字机,很有手感,很有节奏感的。

 

再后来,来到了北京,文献查阅就容易多了。再后来就有了网络。再后来各种数据库都出现了,单位逐渐购买了很多电子期刊。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或者直接到刊物网站上查阅每一期的内容,很容易获得摘要或全文。只要一点击鼠标,成千上万篇文献瞬间就出现在眼前,多得不知道那篇重要,不知道下载那篇好。文献多得很痛苦。

 

那个时候,每一篇文献都会认真阅读。重要的文献读几遍,做笔记,生怕丢失文献信息。来得不易,就很珍惜。那个时候,文献读得少,但获得的整体信息现在看并不少。现在下载文献容易了,精读得少了,获得的有用信息少了。有学生曾感叹,现在读文献读的失去了方向。很理解这种感觉,估计是文献太多了,信息太杂了,不知道那是重要的,那是边缘的,那是核心,那是前沿。不阅读文献,有时候会有井底之蛙的感觉,陷进文献海洋里也是很危险的。下载文献多了,成了负担。文献多了,精读的少了,认真思考的少了。

 

事情怎么就这么矛盾呢?大概世界就是这样发展的,人类的生活也是这样逐渐改变的。我们将来会如何呢?这样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81651.html

上一篇: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科班与业余合作促进创新
下一篇:读博士期间的两次有惊无险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24 吴飞鹏 许培扬 李志俊 武夷山 唐常杰 施泽明 肖振亚 柳东阳 张玉秀 张素芳 研学交流 许有瑞 孙永昌 黄武强 虞左俊 罗汉江 陈国文 高建国 方琳浩 cherishs kaicn ahsys xqhuang ddengjian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