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又走进了央视演播室:说竹鼠 (王德华)
上周(2009.1.14)按照约定,走进了位于新街口北大街、徐悲鸿纪念馆对面的北京科影CCTV-10《百科探秘》节目录制现场,应邀作为一期关于竹鼠的节目的评述嘉宾。
实际上我是稀里糊涂地就当上了这个所谓的嘉宾的。2009年1月9日在单位的电梯里突然接到央视编导的一个电话,当时也没有听清楚,以为是电话咨询我关于老鼠的一些事情,就爽快答应了。由于电梯里信号不好,回到办公室后,很快就又接到了编导的电话。这才听明白了,询问的是关于竹鼠的事情。我说竹鼠我不懂啊,要是您需要一些基本信息,我帮助查查资料是可以的。人家又说,我们是需要专家说几句话,还要录几个镜头。我还是强调说我不是竹鼠专家呀,并补充说我不喜欢跟媒体打交道,我们也不愿意去说外行话。编导说他们已经找了很长时间了,没有找到合适的专家,就让我救救急吧。我就问,是来我办公室里录,还是我去你们那里录啊?答复说是到电视台的录影棚里进行录像。
从发给我的提纲看,这期节目(上、下集)是关于湖南的一位养竹鼠的能手的故事。片子里涉及到的主角是竹鼠。他们给我的任务是对竹鼠的一些生物学习性进行相关的科学解释。
下午匆匆赶到了北京科影大楼,在化妆室里化妆师给化化妆(很简单,据说是为了配合灯光的)。湖南的唐先生还特地从湖南带来了一窝竹鼠(一个妈妈,几只小竹鼠)。走进录影棚,似乎有些简陋,录像用的桌子都不是很稳。整个录像过程还算顺利,比较自然。需要我说话的地方也不多,只是在主持人询问时,我会简单说上几句。
说是又走进CCTV演播室,我在1997年我曾到央视《人与自然》节目组,与赵忠祥一起主持过一期关于兔子的节目。那次录象稍微复杂一些,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录制的。
下面是我根据编导给的提纲,查阅的资料和对相关问题的简述。录制的时候,讲述的也基本是这些内容。
一、竹鼠的科学解释,竹鼠是老鼠吗?
竹鼠是老鼠。竹鼠科动物是一类在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体型中等,比较粗壮,眼睛小,耳朵短。前爪适于挖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最北可以到陕西秦岭山脉。这类动物主要栖息在竹林及竹树混合林中。夜间活动,白天隐居。食性因分布地区而有所不同。总体讲主要是吃植物的,如竹子的地下茎、细竹、嫩竹等。这个类群有4、5个种类,如中华竹鼠、大竹鼠、银星竹鼠等等。
竹鼠与我们常见的家鼠和田鼠等比较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体大,粗壮,吃竹子,生活在竹林里。说他们体型变化大,如从小竹鼠的体长15 到25 厘米,重量 500 到 750 克, 到大竹鼠,长50 cm, 尾巴长达
竹鼠的分类地位是: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Rhizomys)和小竹鼠属(Cannomys)。具体生物学信息如下:
中华竹鼠(Chinese Bamboo Rat, Rhizomys sinensis):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缅甸北部和越南等也有分布。具体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贵州、江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北部等。
银星竹鼠(Hoary Bamboo Rat, R. pruinosus):主要在我国的东南地区和印度、马来半岛等地。如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地下生活,以苇草根、白茅根、竹根、竹节、竹叶、竹笋为食;四季繁殖,春秋繁殖高峰;孕期1个月,每胎1-5个,哺乳期2个月。
大竹鼠(Large Bamboo Rat, R. sumatrensis):主要在我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和马来半岛、苏门达腊等地区。体大肥胖,是个体最大的竹鼠。晨昏外出活动;以竹根、竹笋为食,也食其他植物。2-4月和8-10月繁殖交配,孕期22天;每胎3-5只。分布区狭窄,数量不多,稀有种。
小竹鼠. (Lesser Bamboo Rat, Cannomys badius):这是个体最小的竹鼠,主要在云南西部和尼泊尔、 孟加拉北部、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分布在中缅边境一带海拔
我们所说的鼠类,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的一个大类群,有2000多个种类,个体一般较小。活动节律、食性、个体大小、地理分布等等,都有很多差异,这个类别的特点就是: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可以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
二、竹鼠全身都是宝,如竹鼠的皮毛可以做裘皮用,它的胡须是高档毛笔的原料;据说《本草纲目》记载它的骨头可以治疗烫伤、风湿;它的血可以滋阴,有无科学依据?
这些方面我不是很清楚。我的意见是吃野生动物要慎重!我国南方有吃野生动物的习惯,但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人畜共患病还是有的。如果不是国家保护的濒危物种,也是可以食用的。至于竹鼠的药用价值和药效,还是需要科学实验来进行严格验证的。记得我在西北工作的时候,当时有科学家与北京同仁堂联合开发了一种药:赛龙骨,就是利用一种终身地下生活的鼠类:高原鼢鼠。这种鼠终生营地下生活,高原上本来就是缺氧的,地下洞道里面的氧气浓度就更低了,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可是鼢鼠能耐受这些环境。这样科学家根据这些特点,开发了治疗高原疾病病的药物 - 赛龙骨。
三、竹鼠妈妈咬食刚出生的宝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养殖成功的因素很多。要理解其行为学特征,如有些老鼠妈妈对异味很敏感,一旦有异味,就会出现杀婴行为。营养因素也是重要的,母鼠的营养,尤其是哺乳期的营养要合理,否则会影响幼体的发育。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光照等等,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我们室内饲养的鼠类(布氏田鼠)也有杀婴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动物都想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动物的嗅觉是很灵敏的,但有时候也不是很准确的,如对自己小崽子的气味,鼠妈妈是一般是很熟悉的,但是一旦我们去抓摸他们,往往会留下我们人类的一些气味,这样鼠妈妈可能就会以为不是自己的孩子,或者预测有危险,就会杀死自己的小崽子。另外,食物极度短缺,营养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鼠妈妈也会杀死部分幼体,保证部分个体能存活,否则都活不了。还有,有些动物一旦处于繁殖、哺乳阶段,就不会再接受交配了,这样有些雄性个体就会找机会杀死正在母乳的幼体。由于动物的繁殖是有季节性的,这样雌性就会又重新发情,接受交配,雄性个体就会有机会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了。
四、竹鼠门齿发达,很危险,可以咬断人的手指。
竹鼠的爪子和牙齿都是很厉害的,食物决定了它们的能力。竹子是很难消化的食物,纤维素含量很高,竹鼠发展了一套生存技巧,获取和处理食物。要适当运用一些工具,不要轻易用手直接抓拿动物。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消毒,卫生,避免传染病等。
动物的某个器官的形态与其功能是相关的,功能的发育与其环境是相关的。既然竹鼠选择了竹子这类植物作为食物,就必须进化出能获得和处理竹子的器官,这样生存的需要,就迫使竹鼠具有了锋利的门齿。
五、竹鼠不能喝水,一喝水就拉肚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鼠类的食物中就含有水分,一般不需要补充水分。同时动物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部分代谢水。但如果喂食干燥的食物,还是需要补充水分的。水分代谢对于动物的生存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动物的饮用水也不能太随便,也需要卫生干净。
六、养殖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室内养殖的时候,要掌握野生竹鼠的一些生活习性,行为学规律,平时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同时养殖要有合适的群体大小,过大或过小都不好。野生环境下群体的大小是多少?室内条件下的空间是否足够大?等等,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不管怎样,要注意安全,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通过这次录像,与主持人、编导的交流,以及与饲养竹鼠的能手唐先生的交流,感觉许多知识确实是需要科学解释和普及的。科学普及的任务确实很重,也实在有意义,可谓利国利民的事情。电视台是个重要传播媒介,介绍科学的知识、准确的科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王德华 2009.1.18)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