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报再寻沉默的道钉7 美国报纸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 (图文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6月22日发布
以下是2014年05月21日
再寻沉默的道钉7: 美国报纸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美国华人学者赵汝诚花五年时间,对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进行报纸形象分析(A5)
*《旅居者与移民》译者邓武:中美应该共同努力光为宣传华工历史(A5)
*摄影师李炬自费重走铁路分局盼为历史存档(A5)
*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坚持研究铁路华工事迹,“美国人民应该记住华工的贡献”(A5)
http://gocn.southcn.com/news2010/201405/t20140521_488048.htm
http://gocn.southcn.com/news2010/201405/t20140523_488494.htm
照片9张拍自该报版面
1,
2,
3,
4,
5,
6,
7,
8,
9,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再寻沉默的道钉7: 美报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
美国华人学者赵汝诚花5年时间,对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进行报纸形象分析
美国报纸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
赵汝诚先生。
赵汝诚先生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除了父母来自中国广东,家庭语言为广东话之外,他原先对美籍华人及其历史都所知甚少。然而,当过报社记者和编辑的他,重新回到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时,因为对近代华人在美国遭遇的歧视感同身受,开始关注华人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问题。
赵汝诚花了5年时间,对当年30种当地报纸进行统计及分析,撰写出自己的博士论文——《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后来刊印成书。他的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荣誉教授贝蒂·温费尔德博士(Betty Winfield)就此书中感叹:“19世纪的美国报纸对赴美华人的不公正报道,以及强加给他们的偏见,几乎贯穿了美国的整个建设时期。”
失聪的赵先生去世时年仅55岁,但他的研究成果却有长久的历史价值。经过中央电视台编导邓武的引入及翻译,《旅居者与移民》一书向国人展示了一个半世纪前铁路华工的生存状况,特别是他们在铁路沿线地区受到的曲解和歧视。
华工让竣工日期提前数年
赵汝诚的研究工作量极大。温费尔德博士介绍,5年之间,赵汝诚查阅了太平洋铁路建设时期沿线发行的报纸,包括8种日报和22种周刊周报,另外还有一部分书籍,了解到华工参加建设的情况。
华工大都来自广东,也就是赵的祖籍地。A·W·卢米斯是一位到访过华工营地的牧师,他在1869年3月《大陆月刊》上撰文《华人是如何被雇用的》,文章说道:“(华工总是)勤勤恳恳地劳作着,直到工头提醒他们下工。他们不像有些劳工在吸烟斗时会专门派人放哨——看到‘老板’来了再马上干活。”
鲍尔斯在《我们的新西部》评价道:“中国人勤劳、沉稳、干净,迅速为他们的同事树立起了好榜样。”他还写道,如果没有华工的参与,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将会“推迟数年并增加三分之一的造价”。这些铁路华工“每天只挣一美元,还要自己掏饭钱。雇一个华工的费用仅相当于雇白人劳工的一半”。
《中国邮报和飞翔的龙》介绍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一项工程纪录,就是于1869年4月27日一天内铺轨10英里,完成这一业绩的劳工大部分是华工。
多数报纸对华工视而不见
华工参建铁路遇到的艰难险阻是很大的。他们不仅做着像伐木、夯实路基这样的重体力活,还做了大量修隧道时的打钻、安置炸药等工作。当铁路工程推进到内华达山脉在加州的制高点时,华工们成了打通隧道的中坚。
这就造成大量伤亡。根据加利福尼亚州立铁路博物馆的记录,“约有1000位华工死于爆破或其他建筑事故。”
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困难,华工们还要面对更加恶劣的人为歧视。1868年9月3日《银报》一篇涉及华人的报道写道:大约有90多个华工离开工地,四处流散。他们“痛苦地抱怨着”:“曾被鞭打、忍饥挨饿、还曾受过其他虐待,已经7个月没有拿到工钱了。”这些华人不得不“煮兽皮充饥”。
整个太平洋铁路修建期间,华工数量大约有2万人。这在当时居民稀少的美国西部,应该是一个较大的外来群体了。如当时萨克列门托县16228个居民中,22.7%出生自中国。
不过赵汝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个叫作阿斯托里亚的地方,尽管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工几乎与当地居民一样多,但这座城镇的日报连续108天的版面上,只有22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提及。他愤然写到:“对于当地媒体来说,他们(中国人)几乎是不可见的。”
加州的报纸最明显的一种模式是,当数以千计的华工正在中央太平洋铁路某工地上挥汗如雨时,沿途报纸报道铁路建设进展时,很少提及华人。最突出的例子是,华人劳工根本没有在《地区事业报》上出现过,而那个地区华人的数量其实超过白人。达奇弗拉特《调查报》用“大军”、“员工”这样笼统的词汇来指代占压倒多数的华工大军。
华工的勤劳被当地人妒忌
不少当地报纸报道华工的用语带有歧视性。比如,有一篇报纸形容600个华工向山区的铁路建设工地行进时,“发出的嘈杂声让人觉得是来了一群野鹅”。
华人愿意多干活少拿钱,这也让他们无意间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时成为了被妒忌的“靶子”。当地牧师A·W·卢米斯因为与华工有所接触,能较为客观地进行评价。他说:“华工对威士忌不感兴趣,他们很少打架,也就没有所谓的‘蓝色星期一’”。
有的报刊更加过分。《银报》上有一则报道说:“周二晚间,由于一个华人在接洽洗衣生意时不肯打折,几位侠义的绅士打了他一顿。”
也有少数报刊会为华人辩护。《新月报》承认:“这些铁路如果没有华人的话,再过若干年也不可能建成”。1869年1月23日,《每日电讯》转载了关于驱逐华人事件的报道后,发表了一篇占据了两个专栏的长篇社论,呼吁尊重华人的权利。称事件为“本土野蛮行为”。《旧金山新闻快报》写道,在旧金山常见的对华人的攻击是错误的。《快报》还这样发问:“如果美国人在中国也受到了中国人在美国所受的欺侮,那么美国人将如何反击呢?”《每日电讯》还刊登过一篇占据了两个专栏的长文,讲述了中国的医生使用很久以后美国人才知道的“草药”,攻克了天花这一顽疾。
温费尔德博士高度评价了学生赵汝诚的研究成果,指出:“可叹的是,19世纪的美国报纸对赴美华人的不公正报道以及强加给他们的污辱性偏见,几乎贯穿了美国的整个建设时期。”
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 林亚茗 曹斯 资料整理:实习生 白晨晖
声音▶▷
《旅居者与移民》译者邓武:
中美应该共同努力 广为宣传华工历史
《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的译者、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邓武本人也是铁路华工研究的热心人士。
邓武与铁路华工的故事结缘,起于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读书的经历。他2003年在那里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很多美国教授向他提到了铁路华工对首条美国跨州铁路建成的贡献。
2004年,邓武进入央视教科频道工作,负责拍摄纪录片。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铁路华工这个选题。邓武细读了赵汝诚的博士论文,即后来《旅居者与移民》一书的原稿,觉得非常有价值。
2009年,邓武以央视教科文频道的名义,向美国国务院国际电视合作项目申请立项,拍摄以铁路华工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金色道钉》。邓武兴奋地想将赵汝诚列为历史顾问,却得知其已于2008年过世,他十分痛惜。其后,邓武等拍摄人员重走中央太平洋铁路旧址,并制作了5集纪录片,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介绍这一历史的纪录片节目。
后来,邓武在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的支持下,翻译了赵汝诚的博士论文,由该校出版。他建议,中美两国无论报纸、电影电视还是高校,都应该共同努力,让铁路华工的历史广为宣传。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8
对话▶▷
摄影师李炬:自费重走铁路 盼为历史存档
手拿照相机,肩扛三脚架,身上背着鼓鼓的行囊,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摄影器材……无论出现在哪里,这都是摄影师李炬的经典造型。从2012年开始,他两次自费重走美国太平洋铁路,精心收集当年筑路华工的点滴记忆;同时,一路寻找140多年前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官方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AlfredA·Hart)当年所摄铁路老照片的机位,进行新旧图片对比。
当南方日报记者计划寻访太平洋铁路、并辗转找到李炬时,他爽快地表示愿意做记者此行的向导、特约摄影师兼司机。沿着太平洋铁路,我们的对话就此展开。
感到“沾了当年华工的光”
南方日报:您第一次关注到太平洋铁路华工这一群体,是什么时候?
李炬: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美国游了不少地方。东西海岸以及从南到北的各州都走过了,接下来就想自驾车横跨美国东西部,但沿着哪条路线走呢?
这时候,1869年建成通车的美国跨州铁路走进了我的视野。我查阅资料发现,这条铁路的西段是由主要来自中国广东的华工,用汗水和生命在恶劣的条件下历经5年建成的。于是,我想去寻访150年前华人先贤在异国修建铁路的印迹,一定会有所发现。
我在进行了精心准备后,2012年10月就和太太终于踏上寻访太平洋铁路的路程。
在沿途寻访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很多困难,但总有美国朋友在关键时刻给予热心帮助。因为他们津津乐道于铁路华工的历史,并不时伸出大拇指称赞,对我这个来自中国、旨在寻访华工足迹的人,自然不吝施以援手。可以说,我也沾了百年前那些华工的光。
南方日报:您前两次走访的线路是怎样的?
李炬:第一次是在2012年秋天,我从盐湖城驾车,沿华工修建的铁路原始线路,从东向西遍访每一个车站和重要地点。第二次在2013年秋天,从旧金山一直行进到奥马哈,从西向东寻访了整个太平洋铁路,包括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东段,并对前一次的寻访进行拾遗补缺。
寻访时“渐渐有了使命感”
南方日报:这次是您第三次寻访太平洋铁路,有什么新的感受?
李炬:第一次寻访,主要是想对未知的铁路沿途游览一番,争取找到1860年代哈特拍摄的老照片的地点;第二次走的时候,受到很多师友特别是黄安年教授的鼓励,渐渐有了一种使命感,要去发现更多关于铁路华工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是第三次寻访,和南方日报同行。首先,你们是国内第一家关注美国铁路华工的平面媒体,必将极大地促进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和重视;其次,我能为你们进行高效采访出一分力,为推介华工历史出一分力,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南方日报:接下来您还将做哪些努力?
李炬:我想认真整理几次沿铁路拍摄的照片,争取用图片展览或图册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条铁路的历史。
美国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负责人费雪金教授(ShelleyFisher Fishkin)和主任助理希尔顿教授(Hilton Obenzinger)对我的寻访拍摄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邀请我参与到研究工程中。我将不负重托,更多地搜集和发现有关太平洋铁路华工的照片,并为历史存档。
希望有更多媒体广泛传播这段中美交往的历史佳话,为两个大国的民众增进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做些事。
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
金强 赵杨
总策划 张东明 吴锐成 王更辉 林琳
本版统筹 林亚茗 徐林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
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坚持研究铁路华工事迹
“美国人民应该记住华工的贡献”
华工在内华达州塞拉岭修建铁路。图片由美国加州铁路博物馆提供。
塞拉岭上华工居住的雪棚。图片由美国加州铁路博物馆提供。
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所著《沉默的道钉》。
2014年4月,一本名为《道钉,不再沉默》的书在台湾出版。此前,同一作者编辑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图册中文版、英文版以及《道钉,不再沉默》的简体中文版已陆续在北京出版。
这一系列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他的助手是同样已逾古稀之年的学者、他的妻子——吕启祥教授。十余年来,他们专注于研究华工参与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历史。黄安年还创办个人博客,发表了大量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历史有关的文章和图片。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金强
因搜集历史图片结缘
南方日报:是什么让您和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这段历史结缘?
黄安年:我长期研究美国经济与历史。退休后,我在2005年12月利用赴美探亲的契机,开始收集关于美国铁路华工的资料。我和太太前后用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美国、加拿大的网站和纸媒等渠道,夜以继日地收集了1000多幅图片和上百万文字。后来,从中精选了大约200幅图片,编成一本图文并茂的画册。
所有图片的收集、整理、甄别和编撰工作在网上进行,这对我来说也是头一回。
通过搜集照片编辑画册,我对太平洋铁路华工这段历史的感情更加深厚。从这段经历开始,我就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研究、推介这段历史。
倾力打捞“沉默的道钉”
南方日报:您仍每天更新博客,其中大量涉及华工与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您为什么致力于做这方面的研究和不断推介这段历史的研究进展?
黄安年:博客是我在2007年开的,至今已有12300多篇文章了。坚持研究这段历史,我觉得除了感情以外就是历史使命感吧。
我致力于这项研究第一个想法就是,打捞这些沉默的道钉,让世人都知道他们曾经的历史、他们的贡献,去纪念他们,记住他们。这是我做这方面研究最重要的动力。
第二个想法是,广大华人在修筑这条铁路过程中展现出的“道钉精神”,即发挥创造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精神在今天依旧值得发扬光大。
第三个想法是,研究挖掘这段历史,对于推进今日的中美关系大有裨益。这段历史是中美交往史上的主要篇章,美国人民应该记住华工对美国的贡献,珍视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建议修建华工纪念碑
南方日报:打捞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让这些“道钉”不再沉默,您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黄安年:这是一段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应该分几个层次来进行。从政府层面来看,侨务部门应该加强组织,把这段历史系统地打捞出来。
这个体系中,科研机构、高校的力量非常关键。客观地说,我们今天能找到的资料,绝大多数来源于美国的各大历史协会、博物馆。然而,深入研究华工与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历史,还要从中国大陆,尤其是广东侨乡突破。比如,可以征召一批有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功底的志愿者,做口述史和乡土资料搜集工作。
还有一个层次也同样关键,就是宣传和纪念。包括今天,南方日报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打捞、宣传这段历史,正是这个系统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还有一个提议,就是在江门——绝大多数华工中的祖籍地修建纪念碑,让后世子孙以他们为荣,世世代代传承发扬他们的“道钉精神”。
新旧照片对比▶▷
老照片(上)拍摄者不详,新照片(下)由华工研究志愿者李炬拍摄。
10英里竞赛
1869年4月27日华工在铁路建设中创造了一天铺设10英里铁路的纪录,这里位于大盐湖北岸普罗蒙特利高地的南端,距离金道钉合龙处不远。
相关文章
· 2014-05-20再寻沉默的道钉6:魂归故里无人识客死他乡谁守护
· 2014-05-19再寻沉默的道钉5:散落五湖四海华工后人难寻
· 2014-05-19再寻沉默的道钉4:特定族裔歧视华人自此妻离子散
· 2014-05-16再寻沉默的道钉3:“我骄傲我是‘苦力’的后代”
· 2014-05-15再寻沉默的道钉2:华工用血汗筑成美跨州铁路奇迹
· 2014-05-15海外华文媒体跟进报道《再寻沉默的道钉》
· 2014-05-14省侨办南方日报赴美采访铁路华工史推出系列报道
· 2014-05-14美犹他州官员:铁路华工故事应更多写入美教科书
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news2010/201405/t20140521_488048.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