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藏莊子卷》提要(内容简介部分)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5月6日发布
書名: 《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全162冊)
編纂者: 方勇總編纂
編纂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子藏》編纂中心
責任編輯: 張愛芳殷夢霞
出版單位: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2 月第一版
印刷時間: 2011年09月第一次印刷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厂: 河北弘翰印务有限公司
規格: 精裝,16開,113400頁,46350千字
叢書名: 子藏
所屬類別: 古籍影印 - 史籍史料
定價: 132000.00
ISBN: 978-7-5013-4673-8
图8张
内容简介: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的“子”指的是“诸子百家”的“子”。其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作,其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并考虑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其内容一是搜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二是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提要旨在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
首先出版的《庄子卷》,精装全162册,收录庄子历代注释、研究专著300余种,版本精良,内容全面,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必将大大推动全球的庄子学研究。
2011年12月26日11:22 来源:文汇报
方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子之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下也具有普遍的价值。这其中,道家学派的思考往往纵横于人事与宇宙之间,对世俗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反省、批判的状态。道家学者不断审视各种现存价值与秩序,其强烈的天下情怀与宇宙情怀使之容纳了更多适用于当代社会的话题,而道家学派强烈的批判意识更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诸子之学从来都是当下之学——自汇聚诸子思想的诸子文本诞生伊始,伴随后人对文本的不断诠释、解构与重建,子学如同鲜活的生命体,不断发展、演变,生成一代又一代的新子学。然而,一直以来,历代版本、注本及相关研究著作多难觅见,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获得完整、全面的认知,故其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困局,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为学人解决寻书之难,为传统子学现代化提供扎实的基础。
《子藏》之“子”非“经史子集”之“子”,而是“诸子百家”之“子”,所录子书以先秦汉魏六朝为期,历代相关研究著作原则上截止于1949年。编纂者以“既全且精”为原则,共将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5000种,分编为《老子》《庄子》《墨子》《子华子》《管子》《鬻子》《晏子》《邓析子》《文子》《尹文子》《亢桑子》《惠子》《公孙龙子》《曾子》《子思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商君书》《慎子》《申子》《尸子》《鬼谷子》《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素书》《关尹子》《鹖冠子》《阴符经》《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新语》《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新序》《法言》《太玄》《桓谭新论》《白虎通》《论衡》《独断》《中论》《申鉴》《昌言》《傅子》《抱朴子》《金楼子》《刘子》等系列,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又参阮孝绪《七录》析“子兵录”为“儒部”、“道部”、“法部”、“名部”、“墨部”、“杂部”、“兵部”诸部,《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乙”诸部,佛藏亦多分部以统众经,故《子藏》特设诸“部”,以标识各家,分摄众子,亦利分辑刊行。同时,编纂者广招海内学者,对诸子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并以专著形式收入《诸子研究丛书》中,由学苑出版社陆续推出,作为《子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藏》编纂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预计历时十年。其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目前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顺利出版,标志着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重要进展。
《庄子卷》共收录先秦至民国(1949年前)《庄子》白文本及校勘、注释、研究著作302部,精装16开本162册,可谓是庄子学研究集大成者。它很好地遵循了整个工程所确定的既“全”且“精”的编纂原则。
从“全”的一面看,《庄子卷》编纂者苦心经营,力求觅得第一手资料,所搜辑到历代庄子学著作(截止于1949年)比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及《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所收总数超出130部,可谓竭泽而渔,一网而尽。302部著作连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承载着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庄子世界的探索。《庄子卷》的“全”还体现在一些著作的内容方面。如明正统《道藏》收有白文本《南华真经》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一卷、李士表《庄列十论》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十卷、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三十卷、吴澄《庄子内篇订正》二卷等,严灵峰《庄子集成》以及其它大型丛书在收录这批著作时,皆以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之本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影印时已将各书中众多扉画尽皆删去,版式也多有改动,已非原书旧貌。因此,《庄子卷》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明正统《道藏》作为底本,保留诸书中众多扉画,能够让人看到这批著作的真实原貌。再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朱得之撰、傅山手批《庄子通义》十卷,某古籍丛书为了统一版式,将眉批文字尽行割去,而《庄子卷》则据原书原尺寸予以影印;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汇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内篇《养生主》“导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的缺失。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吕惠卿《庄子义》十卷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能见到的只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以及民国陈任中据褚氏引录和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卷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庄子卷》则将其出版,并将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这些新材料的刊发,为庄子学研究开拓了新空间,亦将使庄子学研究发生新的变化。
从“精”的一面看,《庄子卷》非常重视对版本的遴选,以精善作为选择版本的第一要义,同时在搜寻手稿、抄本、孤本、珍本等难见于世的版本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必得之而后快。如所录明邵弁撰《南华真经标解》六卷、张居正撰《少师张先生批评庄子义》十卷、张位撰《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李栻辑《南华真经义纂》十卷、顾起元撰《遯居士批庄子内篇》一卷、卢复辑《南华经晋注》、金兆清撰《庄子榷》、陈荣选辑《南华经要删注释评林》、吴伯敬撰《南华经台悬》三卷、傅山撰《傅青主先生法书南华经》、文德翼撰《读庄小言》一卷、曹宗璠撰《南华沘笔》二卷、陶崇道撰《拜环堂庄子印》八卷,清胡文蔚撰《南华真经合注吹影》三十三卷、顾如华撰《读庄一吷》、程从大撰《咏庄集》、王泰徵辑《檀山南华经质》、吴承渐辑注《庄子旁注》五卷、沈堡撰《唱庄》一卷、何如漋撰《庄子未定稿》四卷、何梦瑶撰《庄子故》、席树声辑《庄子审音》、曾和瑞撰《庄子集辨》,民国王传燮撰《庄子发微》、朱青长撰《庄子解》、李大防撰《庄子王本集注》、孙至诚撰《逍遥游释》、陶西木撰《庄子洛诵》、石永壄撰《庄子正》一卷等,皆为珍稀之本。明抄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清陶浚宣《南华经讲义》二十八卷、1953年抄近人刘武《章太炎庄子解诂驳义》二卷、明庄元臣《南华雅言》、古学院抄清末民初王树枏《庄子大同说》、刘起庚于光绪三年手抄清刘凤苞《南华赘解》、清张士保手稿《南华指月》六卷、《南华外杂篇辨伪》四卷、清杨祖桂手稿《庄子节选》、清戴煦手稿《庄子内篇顺文》、清杨沂孙手稿《庄子正读内篇》、清朱敦毅手稿《庄子南华经心印》、清刘钟英手稿《庄子辨讹》、清郭庆藩手稿《读庄子劄记》八卷、民国闻一多手稿《庄子章句》、《庄子校补》、《庄子校拾》、《庄子义疏》等等,皆是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图书馆的稀世抄本、手稿,亦为常人所难见。至于清钱陆燦批点并作跋语的明刊本《庄子南华真经》十卷、清沈巗校勘并作跋语的明嘉靖世德堂刊《六子书》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傅增湘校跋并录清罗振玉题识的明刊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劳健题款的宋刊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十卷等名人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的庄学善本、孤本书,更是从未对外公布,价值不可估量。《庄子卷》包含如此众多的手稿、抄本、孤本、珍本,且其不仅于众多版本中取其精善,而且尽可能在维持版本原貌的前提下加以影印,尽量不会因为统一印刷范式而删削某些版本中的批点文字,让读者能够直接见到更为接近原版的版本面貌,其文献价值亦是不言而喻。
《庄子卷》是对庄学文献的一次大整理,构筑起一座巨大的《庄子》文献传世宝库,其规模、质量都是空前的,在庄子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作为《子藏》工程的又一组成部分《诸子研究丛书》,目前也已由学苑出版社推出首批著作。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全球庄子学向前发展,掀起庄子学研究的新浪潮。
方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陆德明《庄子音义》,以其集汉魏六朝诸家为《庄子》所作音义之大成,兼载《庄子》众本之异文,开启了历史上搜辑整理有关《庄子》文献资料之先河。其后历代复续有所推进,而以台湾严灵峰纂辑《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和《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所收庄子资料最称繁富,共收书172部,仍给今天编纂《子藏·庄子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子藏·庄子卷》自2010年3月28日《子藏》专家论证会确定“全”且“精”的编纂原则后,原有“庄子卷”的常见底本绝大部分被撤换,而代之以精善之本,并力求觅得第一手资料。尤其在寻找手稿、抄本、孤本、稀有之本等方面,更是苦心经营,共搜辑到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原则上截止于1949年)302部,比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和《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的总数超出130部,应该说已做到了竭泽而渔,一网以尽之,庶几可使庄学专家和《庄子》爱好者免却遗珠之憾了。
《子藏·庄子卷》尤为重视对版本的遴选。如明正统《道藏》收有白文本《南华真经》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一卷、李士表《庄列十论》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十卷、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三十卷、吴澄《庄子内篇订正》二卷等,严灵峰《庄子集成》及其他大型丛书凡收入这批著作,皆用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之本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影印时已将各书中众多扉画尽皆删去,版式也多有改动,已非原书之旧貌。因此,《子藏·庄子卷》则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明正统《道藏》作为底本,以便世人能够直接看到这批著作的更真实原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朱得之撰、傅山手批《庄子通义》十卷,某大型古籍丛书为了统一版式,将眉批文字尽行割去,而《子藏·庄子卷》则据原书予以影印,使读者得以看到傅山批点中最具学术价值的文字。
对于珍稀之本,一经发现,《子藏·庄子卷》必设法罗致之。如明邵弁撰《南华真经标解》六卷、张居正撰《少师张先生批评庄子义》十卷、张位撰《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李栻辑《南华真经义纂》十卷、顾起元撰《遯居士批庄子内篇》一卷、卢复辑《南华经晋注》、金兆清撰《庄子榷》、陈荣选辑《南华经要删注释评林》、吴伯敬撰《南华经台县》三卷、傅山撰《傅青主先生法书南华经》、文德翼撰《读庄小言》一卷、曹宗璠撰《南华泚笔》二卷、陶崇道撰《拜环堂庄子印》八卷,清胡文蔚撰《南华真经合注吹影》三十三卷、顾如华撰《读庄一吷》、程从大撰《咏庄集》、王泰征辑释《檀山南华经质》、吴承渐辑注《庄子旁注》五卷、沈堡撰《唱庄》一卷、何如漋撰《庄子未定稿》四卷、何梦瑶撰《庄子故》、席树声辑《庄子审音》、曾和瑞撰《庄子集辨》,民国王传燮撰《庄子发微》、朱青长撰《庄子解》、李大防撰《庄子王本集注》、孙至诚撰《逍遥游释》、陶西木撰《庄子洛诵》、石永壄撰《庄子正》一卷等等,皆为珍稀之本,为严灵峰《庄子集成》等所未收,而《子藏·庄子卷》一一收录之,实能使心仪庄子者近睹真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吕惠卿所著《庄子义》十卷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唯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和民国时陈任中据褚著引录及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页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子藏·庄子卷》除了将其收录影印外,又将其彩印出版,单行一册,使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无疑会使得庄学研究者大开眼界。
在搜辑存世抄本方面,《子藏·庄子卷》也收获颇丰。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各篇皆有朱、墨圈点,甚可珍贵;又藏清陶浚宣《南华经讲义》二十八卷、1953年抄近人刘武《章太炎庄子解诂驳义》二卷,皆有较高学术价值,同样十分珍贵。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明庄元臣《南华雅言》(《庄忠甫杂著》),亦为稀世珍品,却惜深锁馆阁。山西省图书馆藏刘起庚于清光绪三年手抄清刘凤苞《南华赘解》,此后《庄子》文章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光绪二十三年所刊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八卷,实由此抄本发展而来,二者之间的文字差别虽然很大,但可明显见出其演进之迹,对于人们全面深入研究刘氏的庄子学帮助匪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学院抄清末民初王树枏《庄子大同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陶庐精抄王树枏《庄子大同说》,又藏手抄佚名《庄子大同学》,前二者文字有出入,佚名所撰系改写前二者而成,但三者皆已引进自由平等的新思想,为庄子研究注入了新血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子藏·庄子卷》辑得以上诸书,自可为庄子文献库增色不少。
《子藏·庄子卷》在手稿搜辑方面,成绩更为显著。如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清张士保手稿《南华指月》六卷、《南华外杂篇辨伪》四卷,上海图书馆所藏清杨祖桂手稿《庄子节选》、戴煦手稿《庄子内篇顺文》、杨沂孙手稿《庄子正读内篇》,浙江图书馆所藏清朱敦毅手稿《庄子南华经心印》,河北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刘种英手稿《庄子辨讹》等,皆一一辑入《子藏·庄子卷》,为读者提供了甚为珍贵的庄学文献资料。又有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郭庆藩手稿《读庄子札记》八卷,足可与郭氏名著《庄子集释》有关文字互为参详,学术价值甚高。更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闻一多手稿《庄子章句》《庄子校补》《庄子校拾》《庄子义疏》,实为庄子学文献资料之瑰宝。这批手稿的收录,也使《子藏·庄子卷》的价值因之而倍增。
现已发现的一批留有名人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的庄学善本、孤本书,《子藏·庄子卷》也已一一予以辑录。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钱陆灿批点并作跋语的明刊本《庄子南华真经》十卷、清沈巗校勘并作跋语的明嘉靖世德堂刊《六子书》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傅增湘校跋并录清罗振玉题识的明刊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劳健题款的宋刊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十卷等,非但皆为善本,甚或属于孤本,而且名家的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从未对外公布,可谓一字千金,《子藏·庄子卷》予以辑录,无疑能使读者一饱眼福。
《子藏·庄子卷》还弥补了以往所编丛书的一些缺失。如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子藏·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彚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子藏·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养生主》“道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庄子集成》初编的缺失。
回顾《子藏·庄子卷》的编纂,历时八年,周折殊多,幸赖海内外各藏书单位和有关专家(尤其是文献学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领导、编辑的热心关怀和细致工作,从而使本次编纂得以圆满完成,一部收罗全面、版本精良的庄子学宝库得以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①南华经十六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点校(明)王世贞评点、陈仁锡批注据明吴兴凌君寔刊五色套印本
②南华真经十卷(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明)孙矿评点据明世德堂刊本
③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 (宋)陈景元撰 据明正统《道藏》本
《子藏·庄子卷》:庄学文献集大成者 |
《子藏·庄子卷》:庄学文献集大成者 方勇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子之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下也具有普遍的价值。这其中,道家学派的思考往往纵横于人事与宇宙之间,对世俗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反省、批判的状态。道家学者不断审视各种现存价值与秩序,其强烈的天下情怀与宇宙情怀使之容纳了更多适用于当代社会的话题,而道家学派强烈的批判意识更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诸子之学从来都是当下之学——自汇聚诸子思想的诸子文本诞生伊始,伴随后人对文本的不断诠释、解构与重建,子学如同鲜活的生命体,不断发展、演变,生成一代又一代的新子学。然而,一直以来,历代版本、注本及相关研究著作多难觅见,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获得完整、全面的认知,故其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困局,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为学人解决寻书之难,为传统子学现代化提供扎实的基础。 《子藏》之“子”非“经史子集”之“子”,而是“诸子百家”之“子”,所录子书以先秦汉魏六朝为期,历代相关研究著作原则上截止于1949年。编纂者以“既全且精”为原则,共将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5000种,分编为《老子》《庄子》《墨子》《子华子》《管子》《鬻子》《晏子》《邓析子》《文子》《尹文子》《亢桑子》《惠子》《公孙龙子》《曾子》《子思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商君书》《慎子》《申子》《尸子》《鬼谷子》《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素书》《关尹子》《鹖冠子》《阴符经》《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新语》《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新序》《法言》《太玄》《桓谭新论》《白虎通》《论衡》《独断》《中论》《申鉴》《昌言》《傅子》《抱朴子》《金楼子》《刘子》等系列,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又参阮孝绪《七录》析“子兵录”为“儒部”、“道部”、“法部”、“名部”、“墨部”、“杂部”、“兵部”诸部,《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乙”诸部,佛藏亦多分部以统众经,故《子藏》特设诸“部”,以标识各家,分摄众子,亦利分辑刊行。同时,编纂者广招海内学者,对诸子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并以专著形式收入《诸子研究丛书》中,由学苑出版社陆续推出,作为《子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藏》编纂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预计历时十年。其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目前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顺利出版,标志着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重要进展。 《庄子卷》共收录先秦至民国(1949年前)《庄子》白文本及校勘、注释、研究著作302部,精装16开本162册,可谓是庄子学研究集大成者。它很好地遵循了整个工程所确定的既“全”且“精”的编纂原则。 从“全”的一面看,《庄子卷》编纂者苦心经营,力求觅得第一手资料,所搜辑到历代庄子学著作(截止于1949年)比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及《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所收总数超出130部,可谓竭泽而渔,一网而尽。302部著作连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承载着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庄子世界的探索。《庄子卷》的“全”还体现在一些著作的内容方面。如明正统《道藏》收有白文本《南华真经》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一卷、李士表《庄列十论》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十卷、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三十卷、吴澄《庄子内篇订正》二卷等,严灵峰《庄子集成》以及其它大型丛书在收录这批著作时,皆以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之本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影印时已将各书中众多扉画尽皆删去,版式也多有改动,已非原书旧貌。因此,《庄子卷》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明正统《道藏》作为底本,保留诸书中众多扉画,能够让人看到这批著作的真实原貌。再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朱得之撰、傅山手批《庄子通义》十卷,某古籍丛书为了统一版式,将眉批文字尽行割去,而《庄子卷》则据原书原尺寸予以影印;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汇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内篇《养生主》“导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的缺失。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吕惠卿《庄子义》十卷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能见到的只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以及民国陈任中据褚氏引录和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卷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庄子卷》则将其出版,并将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这些新材料的刊发,为庄子学研究开拓了新空间,亦将使庄子学研究发生新的变化。 从“精”的一面看,《庄子卷》非常重视对版本的遴选,以精善作为选择版本的第一要义,同时在搜寻手稿、抄本、孤本、珍本等难见于世的版本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必得之而后快。如所录明邵弁撰《南华真经标解》六卷、张居正撰《少师张先生批评庄子义》十卷、张位撰《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李栻辑《南华真经义纂》十卷、顾起元撰《遯居士批庄子内篇》一卷、卢复辑《南华经晋注》、金兆清撰《庄子榷》、陈荣选辑《南华经要删注释评林》、吴伯敬撰《南华经台悬》三卷、傅山撰《傅青主先生法书南华经》、文德翼撰《读庄小言》一卷、曹宗璠撰《南华沘笔》二卷、陶崇道撰《拜环堂庄子印》八卷,清胡文蔚撰《南华真经合注吹影》三十三卷、顾如华撰《读庄一吷》、程从大撰《咏庄集》、王泰徵辑《檀山南华经质》、吴承渐辑注《庄子旁注》五卷、沈堡撰《唱庄》一卷、何如漋撰《庄子未定稿》四卷、何梦瑶撰《庄子故》、席树声辑《庄子审音》、曾和瑞撰《庄子集辨》,民国王传燮撰《庄子发微》、朱青长撰《庄子解》、李大防撰《庄子王本集注》、孙至诚撰《逍遥游释》、陶西木撰《庄子洛诵》、石永壄撰《庄子正》一卷等,皆为珍稀之本。明抄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清陶浚宣《南华经讲义》二十八卷、1953年抄近人刘武《章太炎庄子解诂驳义》二卷、明庄元臣《南华雅言》、古学院抄清末民初王树枏《庄子大同说》、刘起庚于光绪三年手抄清刘凤苞《南华赘解》、清张士保手稿《南华指月》六卷、《南华外杂篇辨伪》四卷、清杨祖桂手稿《庄子节选》、清戴煦手稿《庄子内篇顺文》、清杨沂孙手稿《庄子正读内篇》、清朱敦毅手稿《庄子南华经心印》、清刘钟英手稿《庄子辨讹》、清郭庆藩手稿《读庄子劄记》八卷、民国闻一多手稿《庄子章句》、《庄子校补》、《庄子校拾》、《庄子义疏》等等,皆是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图书馆的稀世抄本、手稿,亦为常人所难见。至于清钱陆燦批点并作跋语的明刊本《庄子南华真经》十卷、清沈巗校勘并作跋语的明嘉靖世德堂刊《六子书》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傅增湘校跋并录清罗振玉题识的明刊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劳健题款的宋刊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十卷等名人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的庄学善本、孤本书,更是从未对外公布,价值不可估量。《庄子卷》包含如此众多的手稿、抄本、孤本、珍本,且其不仅于众多版本中取其精善,而且尽可能在维持版本原貌的前提下加以影印,尽量不会因为统一印刷范式而删削某些版本中的批点文字,让读者能够直接见到更为接近原版的版本面貌,其文献价值亦是不言而喻。 《庄子卷》是对庄学文献的一次大整理,构筑起一座巨大的《庄子》文献传世宝库,其规模、质量都是空前的,在庄子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作为《子藏》工程的又一组成部分《诸子研究丛书》,目前也已由学苑出版社推出首批著作。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全球庄子学向前发展,掀起庄子学研究的新浪潮。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http://whb.news365.com.cn/sxrw/201112/t20111226_174645.html
旨在传世的《子藏》工程
徐志啸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15 版)
近期收到华东师范大学《子藏》编纂中心寄来《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的《简介》一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翻阅一过,感触良多。
早已闻及,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以方勇教授为首,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联手海内外志同道合的诸子研究学者和文献学专家,拟从事一项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堪与《佛藏》、《道藏》、《儒藏》并驾的大型古籍文献子书集成文库《子藏》;后又得悉,万事开头难,该工程的起步阶段并不顺利,遇到了一些意外情况,令学界不免有些风风雨雨。好在真相总能说清,是非自有公断,尘埃落定,工程终于奠下了基石,并在经过多年辛勤努力的基础上,开始问世成果——眼下这本《简介》告诉我们,工程不仅已开工,且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已问世了“首批成果”——《道家部·庄子卷》,该套卷本搜辑了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包括《庄子》原著白文本及历代《庄子》校勘、注释、研究等)302部,合成精装16开本162册,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据悉,这“首批成果”的“发布会”,经文化部正式批准,在国家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12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及一大批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部空前浩大古籍文献文库首批成果的问世。
由《简介》可以清楚看出,《子藏》工程是一个规模宏大、搜集全备、编辑质量上乘的历代子书文献集大成的文库(目前问世的《庄子卷》尽管有162册之多,收入302部书,却还只是整个《子藏》文库的一小部分,全部文库将纳入先秦至六朝包括《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在内的五十多部子书,及由这些子书所衍生的众多文献资料,其所收数量将达5000部之多)。翻开《简介》,首先扑入眼帘的是162册《庄子卷》的图册缩影照,精美典雅的图册,表明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对出版这个宏大文库的高度重视。
从总编纂对该文库编纂宗旨及具体编纂过程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子藏》编纂的总体原则是“求全且精”:即一方面要做到“竭泽而渔”式的“全”,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的诸子白文本,及历代涉及诸子原著校勘、注释、研究等的各类著作(包括善本、珍本、孤本,乃至抄本、手稿本等第一手资料),力求搜罗殆尽(甚至还包括刊本与稿本或抄本并传,而内容有所不同者,也将一并予以收录,而对历代子书的多种批校本,则择善而从);且还要顾及“精”,即特别要重视对诸多版本的精心选择,尤其对一些后代翻刻、影印而致残损的本子,力求找到能保持原貌的原本。这方面的例子,《庄子卷》是很好的说明。同样截止到1949年,《庄子卷》收录的历代庄子学著作,比前已问世的严灵峰所编的《庄子集成》(包括初编、续编、补编等),总数超出了130部,且一些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的珍本、孤本,严灵峰等人或未曾见到,或未予收录者,《庄子卷》都予以一一录入,足见其“全”的程度;而对版本的选择,严灵峰《庄子集成》(还包括其他一些大型丛书)收入的本子中,不少选用了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的本子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在影印这些本子时已将各书中众多的扉画尽予删除,还对版式作了改动,而《庄子卷》却不然,不用涵芬楼的影印本,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的明正统《道藏》为底本,这就保证了原貌的完整性,便于读者和研究者看到原著的本来面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吕惠卿的《庄子义》十卷,一般人只能见到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引录的文字,以及民国陈任中据褚著引录及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页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而无缘见到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内的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庄子卷》则满足了庄学研究者的愿望,让吕惠卿的《庄子义》得以全貌展示于众。类似的例子在《庄子卷》中还有很多,足见编纂者为求“全且精”的良苦用心和所花费的功夫之深。可以相信,不光是《庄子卷》,此后《子藏》中的其他一系列子书的卷本,都会以这种精神和方式,体现“求全且精”的原则。
从对《子藏》的编纂要求而言,不光是尽可能“全且精”地收录历代子书的各种有价值的本子,还要对各类本子按系列撰写“提要”(拟先出版单行本,而后汇成《总目提要》),这些“提要”,要求文字准确简要,体例基本一致——包括著者的生平、世次、爵里,以及著作的内容简介和版本源流等。《简介》中附了《南华真经五卷提要》,其所写文字,应该说很好地体现了编纂者的上述要求,它可称《庄子卷》(实际也是《子藏》)“提要”的范例,读者藉此可窥一斑。显然,《子藏》工程是十分浩大的,对学术质量的要求也相应非常严格,我们从眼下已经问世的《庄子卷》看,可以毫不怀疑地断定,编纂者为实现保质保量所作的努力,实际上已达到初定目标了。
由《简介》的介绍,我们初步认识了《庄子卷》的基本面目,且透过它,似能窥到《子藏》的全豹之影了。这里应特别提及,总编纂方勇教授为《子藏》和《庄子卷》分别撰写的《〈子藏〉总序》及《庄子卷》“前言”,是两篇很能体现学问功力和学术分量的力作,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论述子学史和庄子学史的论文看待,且前者以骈文形式撰就,足显作者扎实深厚的古文功底。也正如方勇教授在《〈子藏 〉总序》中所说:“敢以振兴文教自任,启动《子藏》工程,蒐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其霑溉子学,嘉惠来兹,蔑以加矣。”“然则《子藏》之纂,广蒐博采,荟萃群籍,若渤澥纳百川之流,太仓聚万斛之粟,自有子书以来,无有如斯之富有美备,蔚然称盛,不特策府藉资充盈,用垂久远,凡四方治子学者,盖不俟于遐搜之力,患乎旁稽之艰,亦可惬意餍心,足资观览矣。”这番话既说明了编纂《子藏》的真正目的——乃旨在“振兴文教”和“霑溉子学,嘉惠来兹”,也道出了完成此工程本身的难度和不易。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子藏》的问世,无疑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笔者以为,这个容纳5000种子学著作之巨、堪称煌煌宏大之古籍文献文库,一俟其全部出版问世,不仅将有利于当今的文化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传播和古典文献的妥善保存和流传,更将有功于后世千秋百代,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走向世界,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故而,笔者称《子藏》为旨在传世的工程,毫不为过,它的最终圆满完工,一定可成为传世的文献宝库,为世人所称道。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2-03/14/nw.D110000zhdsb_20120314_1-15.htm?div=-1
《子藏》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
|
http://www.xqzzyjzx.ecnu.edu.cn/s/291/t/402/ea/2b/info59947.htm
1,
2,
3,
4,
5,
6,
7,
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