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国何时有《中国国家地理》那样的中国历史杂志

已有 5269 次阅读 2011-6-22 09:03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中国历史,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何时有《中国国家地理》那样的中国历史杂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621日发布

 

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国家地理》已经发展为国人喜爱的品牌杂志,这和该杂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知识性、独创性、权威性有关。杂志社有着强大的学术队伍作后盾。像这样的普及性、学术性、可读性兼备的杂志在历史界尚没有。

 

有的普及历史刊物偏于教学需求,或高考需求,有的试图仿照中国地理模式,但是主管和主办单位以地方集团为主,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科学院学术团对为后盾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历史要办出中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杂志,需要解决社科院历史所级的研究所要不要、可以不可以主办普及与学术性兼备的刊物。以前有过,但是后来被砍掉了,迄今还恢复。此外,还要解决这类刊物上的文章如何量化学术成果的问题,并要解决学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积极参与撰写和指导普及读物问题。

历史研究者和学术带头人不能仅仅把目标集中在学术水准提高上,还要肩负为提高民族历史知识水平和素质做贡献。

 

两张照片一张是中国国家地理,另一张是看历史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百科名片)

 

2006年大制作:《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中文名称:中国国家地理

外文名称: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语言:中文等多种语言

版本

类别:

地理,科学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

编辑单位: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创刊时间:

19501

 

出版周期:

月刊,每月7日出版

国内刊号:

CN11-4542/p

国际刊号:

ISSN1009-6337

邮发代号:

2-806

定价:

20/

杂志社地址:

北京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

邮编:

100101

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97年至今)

执行总编:

单之蔷

 

 

 

一、《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87月,港澳繁体版以“中国名片”的姿态直卷全港。

  2009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2009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4样活动[1]

 

二、最新期刊速递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6期封面

[   特别策划 梯田:不仅仅是风景

  遍布世界的梯田看上去并不珍稀,但是体量庞大的梯田背后往往是弱小民族漫长艰辛的发展史和几十代人的持续劳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农耕形式,梯田还是农业文明的重要遗产,我们不该轻视它们。然而,我们确实低估了它们正在遭受的冲击。

  48 哀牢山红河哈尼梯田,改变正在发生着

  撰文/李旭

  滇南哀牢山上,哈尼族、彝族等红河南岸各少数民族是如何用手中的锄头和犁耙,将那莽莽大山开成浩瀚的梯田的?这梯田对山民们意味着什么?对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有可能留住这最后的乡土田园吗?

  78 菲律宾巴纳韦梯田,在“濒危”中挣扎的世界遗产

  撰文/秦昭

  地球上的庞大梯田群曾书写过辉煌的人类农业文明,哺育了一代代为它劳作的子民。然而,在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程中,这种古老的田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巴纳韦水稻高山梯田便是其中的代表,那儿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故事?让作者带着我们去一探究竟。

  86 瑞士拉沃梯田,为命运而战的葡萄王国

  瑞士西南部,在新月形的日内瓦湖和巍峨的阿尔卑斯山之间,延展着一片近千公顷的壮美葡萄园,这便是世界文化遗产拉沃梯田。在其近千年的漫长历史中,这片“世外桃源”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对话”。面对近几十年来势汹汹的城市化进程和旅游开发,它奇迹般的“独善其身”更是令人惊奇。

  特别策划

  发现泸县

  撰文/萧易 摄影/袁蓉荪

  泸县这个位于川南丘陵中的小县城,竟然隐藏着上百座明清时期的石刻龙桥,踏着这些石桥行走在泸县乡野,脚下无处不是宋代的石刻墓葬。泸县高耸的山崖上,几乎通体都是精美的明代石窟。在泸县,无论是桥、墓、石窟造像,无一不是精美的石刻艺术。

  94 泸县宋墓,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全县19个乡镇均有宋墓分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宋墓群160余处,暴露在外的就有500余座,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为密集的宋代石室墓群。

  114 玉蟾山石窟,它延长了中国的石窟长廊

  蒙古灭宋后,中国石窟艺术陷入低谷。时至明代,石窟艺术的火种却在四川泸县玉蟾山重燃,沉寂已久的泸县石刻大放异彩。

  124 “龙隐”西南,泸县明清龙桥群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至今有明清龙桥141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堪称古桥建筑一大奇观。这也是中国唯一的明清龙桥文化群。

  中国的56个民族系列()侗台语族(2)

  138 图片解读 与佛相伴的傣族

  解读人 蔡荣男 蔡小晃 摄影/陈海汶 绘图/于继东

  144 民族自述 傣族:“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守护者

  撰文/征鹏 供图/王昭武

  148 一个特立独行的平和民族

  撰文/曹成章 供图/王昭武

  158 秉承传统的黎族

  解读人 郑小枚 王恩 摄影/陈海汶 绘图/于继东

  168 太行山冰雕,峡谷中的玉树琼瑶

  撰文/郑泰森 摄影/秦玉海

  176 贵州开阳禾丰乡:这里有最具特色的“山地油菜花”

  撰文/戴俊 高娴 摄影/邓飚

 

三、《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是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2006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内容为王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真实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杂志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说,“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杂志形象广告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现名,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认知和解读,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4]

 

四、《中国国家地理》大事记

改版前

  1950

  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折实”,在南京创办了《地理知识》杂志,经典由此开始。

  1972

  《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

改版后

  1998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识》并酝酿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1999

  1月, 《地理知识》杂志新增“卷首语”专栏,由执行总编单之蔷执笔,此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

2000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2001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2002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2003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2004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2005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月—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23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2006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2007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2008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

  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

  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2009

  1月,举办“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

  4月,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央视网、央视移动传媒,打造大型国庆献礼活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给祖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将利用央视网的互动平台,依托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展示的17大类别114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发动广大驴友参与,分阶段推出评选活动。同时利用CCTV电视平台、央视网、央视公交移动电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手机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程推广。

  427日,举办“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

  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出版。

  5月,举办“花影炫色”、“荒野传奇”摄影大赛。

  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计划启动。

  5月,杂志社与Jeep携手启动“寻找中国的Rubicon之路”活动。

  7月,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版电子杂志《行天下》创刊号正式推出。

  10月,时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推出《发现中国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华遗产》亦同时推出加厚版特辑《最具文明意义的100个考古大发现--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专辑》,带给读者又一次科学与视觉盛宴。

  [5]

2010

  1月 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

  325日,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行“绿色工作”[6]4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办了“珍爱海洋”摄影展。

  4月 举办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

  6月 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

  7月 《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

  10月 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对中国的蓝色国土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与描绘。《中国国家地理》海洋专辑分为国土篇、历史篇、地理篇、能源篇和海洋牧场等部分,致力于为神秘而辽阔的中国海疆绘出一副精美的写真,为读者打开一扇“中国海洋文明之窗”,让国民对海洋不再陌生,让公众的海洋意识全面升级。[7]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

  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8]

2011

19日 举办《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3]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9] [10]

  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

  3月,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社长李栓科);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11]

  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

 

五、满载荣誉的《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所获得的历年奖项:

《地理知识》于199911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奖;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1999123日被选为理事会旅游地学研究会委员;

  杂志于2001年荣获纸老虎销售网2001年度最受欢迎十佳畅销期刊称号;

  杂志于20018月被评为“推广精品书刊,展示国门风采”活动中读者喜爱的精品期刊奖;

  杂志于2003年荣获纸老虎2003年度旅游人文类冠军杂志奖;

  杂志于2003年荣获2003年度纸老虎十大畅销杂志奖;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杂志于2003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48日被选为期刊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杂志于200310月获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30周年纪念1973-2003

  杂志于2004年荣获纸老虎2004年度十大畅销杂志称号;

  杂志于2004年荣获纸老虎2004年度旅游人文类冠军杂志奖;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45月被选为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45月被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4628日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国国家地理网于2005年获得优秀科普网站奖;

  杂志于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获奖提名;

  杂志于2005年荣获科技科普类校园先锋媒体称号;

  杂志于2005年入围中国骄子年度新锐榜 创新中国TOP10排行榜;

  杂志社发行部主任连建华于2005年荣获纸老虎2005年度最佳职业发行经理人称号;

  杂志于2005年荣获纸老虎2005年度旅游人文类冠军杂志奖;

  杂志于2005年荣获纸老虎2005年度最受读者欢迎杂志奖;

  杂志于2005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51214日荣获青年时代杂志社特别顾问称号;

  杂志于2006年荣获中国骄子年度新锐榜 年度传媒称号;

  杂志社于2006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新锐传媒人物;

  杂志于2006年入选CCTV封面二零零六;

  杂志于2006年荣获年度科普杂志类先锋媒体;

  杂志于2006年荣获2006年度旅游人文类冠军杂志奖;

  杂志于2006年荣获2006年度最受读者欢迎杂志奖;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6919日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杂志于2007年荣获中国十大时尚休闲媒体品牌;

  杂志于2007年入选中国报刊经营管理模式 十大期刊案例;

  杂志于200727日获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高级赞助商;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79月荣获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精英榜提名人物;

  杂志于200711月被评为2007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分类阅读(人文艺术类)TOP10期刊;

  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81月年荣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期刊创新领军人物;

  杂志于20087月入围郭永杯科学传播最佳影响榜;

  杂志荣获最受读者欢迎的科普传媒第一刊称号

  杂志荣登最具品牌价值杂志十强

  杂志于20096月荣获“影响中国十大期刊品牌贡献奖”[12]

  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内容被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试卷所收录。[13]

  《中国国家地理》选题框架

  1998-2003:认识中国

  2004-2007:圈点中国

  2008-…… :触摸中国

  1998年,一本敢于创新的杂志——《地理知识》改版,它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2000年,一本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杂志——《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它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地理的伟大;

  2005年,“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向世人揭示了一个最美、最自然的中国,提出了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权威的、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更是一种对陈旧的、片面的中国山川人文审美的颠覆;

  2008年,触摸中国华彩篇章,徐徐揭幕。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52.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57912.html

上一篇:天通苑遛狗遛进网球场
下一篇:走进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运控大厅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3 梁建华 杨海涛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