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纪峰《纪峰雕塑艺术》和纪峰雕塑展中的冯其庸

已有 3293 次阅读 2018-6-28 07:2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纪峰《纪峰雕塑艺术》和纪峰雕塑展中的冯其庸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8628发布(第19630篇博文

 

     近日收到纪峰先生的《纪峰雕塑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10月第1版),同时我们又参观了在张家湾文化艺术博览苑的《纪峰雕塑展》,其中冯其庸先生都占有重要地位。这里的照片20张集中了《纪峰雕塑艺术》和纪峰雕塑展中的冯其庸先生。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秘书长陈培一在《纪峰雕塑艺术》前言中写道:更为有幸的是,当代文史大家冯其庸先生(1924 年生)也喜爱纪峰的作品,又欣赏其人,便也将其纳入自己的门下,成为了私淑弟子之一。从冯其庸游十几年,纪峰得到了更为严格的锤炼,吸收了更为广博的学养,奠定了一个成功艺术家所必备的要件。冯其庸对于纪峰的奖掖与提携,绝对超出了一般的师生之谊。冯其庸对于纪峰来说,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老师,而且是他人生的导航。冯先生对纪峰的提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是冯其庸让他留在了韩美林工作室学习和工作,从而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是冯其庸带领他踏遍三晋,泛游河洛,溯丝绸之路西行,横绝大漠,足踏天山,尽情饱览了祖国的传统艺术宝库,使他大开眼界,体悟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真谛与魅力;也是冯其庸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无私地向文化大家和政府官员积极推荐纪峰和他的作品,给了他一次又一次为大家造像的艺术实践机会,当然也给予了他一次又一次向大家学习的机会。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冯其庸的力荐,就不可能有纪峰的今天。

  在二位恩师的教诲和栽培之下,如今纪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作品越做越多,也越做越好,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的认知度,享有了一定的美誉度,同时也赢得了雕塑界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于是,年届米寿的冯其庸先生和年届耄耋的韩美林先生决定要打开笼门,放这个弟子一飞。

  于是,在 2013 年年末,在冯其庸先生的故里——无锡市惠山区前洲,在冯其庸学术馆内,年届不惑的纪峰举办了他人生第一次个人展览。展览之先,二位恩师千叮万嘱,告诉纪峰一定要低调,不要过分张扬。但是,每个人都对这个展览给予了厚望,不仅题辞而且还写来贺信。展览开幕式之时,真可谓高朋满座、盛友如云。在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才辈出的吴文化发祥地——无锡举办展览,在冯其庸学术馆举办展览,纪峰无疑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具有了非同一般的起点。很显然,纪峰这次牛刀小试是成功的,没有辜负二位恩师的厚望。”

 

  2015   9 7 日时年九十又三的冯其庸先生《纪峰雕塑艺术》作序,序中写道:纪峰是 1990 年到北京的,那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从小就喜欢雕塑,自己学习捏了好多塑像,还很有神韵。先在韩美林先生处学习和工作,在韩老师的教导下,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继续传统泥塑的学习,前后近十年。在这段时间,他每周日,都到我家里来补充文史方面的知识,他学习勤奋,喜欢读书和书法,他写的文章也很通畅。到 1999 年,他就自己创建雕塑工作室,专门从事人物的雕塑,那时我常去新疆,就带他到了库车、喀什、和田等地,他遍观了库车千佛洞的壁画和雕塑,后来又去了麦积山,参观麦积山的雕塑,他去的次数很多,还与当地的雕塑家结成朋友。之后,又参观了大同云岗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雕塑,对传统雕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有一次,我与他一同到北大季羡林先生处,当我与季先生闲谈时,不到半小时,他就捏出了一个季老的小像初稿,季老一看,大为惊喜,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季老的助手李玉洁也说,我看冯先生带一个年轻人来,不知为什么,原来是一位雕塑家,这个像塑得真好。在这年春节期间,来看望季老的人很多,季老把许多雕塑家给他做的塑像,排列在长桌上,不写雕塑家的名字,让大家投票,猜哪件是雕塑大师做的,投票的结果,大家都集中在纪峰雕塑的一件上。季老哈哈大笑,说这件偏偏不是雕塑大师做的,是“小师”做的。这件事说明当时纪峰的雕塑,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后来季老一连请纪峰做了三件作品,季老去世后,季老墓上的大型雕塑,也是请纪峰做的。

  还有一次,我带他到苏州钱仲联先生家里,钱老是著名的大诗人和大学问家,他当场就为钱老做了一个小像,钱老一看,形神逼真,惊喜万分。这件塑像铸铜放大后,送到苏州,钱老十分喜欢,据钱老家人告诉我,钱老每到晚上睡觉前,就用毛巾盖在塑像的头上,并对着塑像说:“我要睡觉了,你也睡吧!”这件事被传为美谈,也说明了钱老把这件塑像当作自己的化身了。

我还把纪峰推荐给香港饶宗颐先生,饶先生的家人觉得这是个年轻人,没有理会,后来上博的王运天带纪峰到了香港,当场给饶公做了一个小像,形神逼真,饶公大为惊喜,一连请他做了三件,有一件是塑的饶公在弹七弦古琴,后来饶公的女婿香港著名词作家邓伟雄先生来看我,说这件雕塑,让人感到似乎听到了饶公的琴音。可见他的雕塑,为大家倾倒到如此程度。

  我有一个好友,加拿大的叶嘉莹教授,她是诗人和学术大家,纪峰也为她塑了一个像,我先看到,真正是呼之欲应。后来送到南开大学叶教授处,叶教授惊喜万分,特为题了两首诗:

纪峰先生为我塑像相赠,赋七绝二首为谢

 

我是耄年老教师。谈诗论文久成痴。

纪君妙手传心事,塑出升堂欲语时。

 

万幻凭谁问果因。馀年老去付微尘。

欲将修短争天地。惠我人间不朽身。

辛卯孟春叶嘉莹写于南开大学

叶先生的诗,足见纪峰的雕塑艺术,已让老诗人为之诗兴神来。

特别是去年,纪峰为非州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做了巨型塑像,总统派人来看后,赞赏不已,运到赤道几内亚,纪峰亲自去安装。为外国总统塑像,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一次。

  最近,他为北京通州区张家湾政府塑了一件七米高的曹雪芹巨像,曹雪芹坐在一块大石上,右手持笔,旁置一叠稿纸和一方砚台,右边石上放一酒杯。曹雪芹的面部表情呈沉思状态,显示出他正在构思写作《红楼梦》。这个像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令人感到好像是看到了曹雪芹真正的写作状态。以往我看过曹雪芹的塑像很多,都是千篇一律地公式化的,只有这一件,令人感到是一个真人而不是雕塑。此像安装好后,立即博得了观众的极高评价。

此外,纪峰还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塑过像,如一百又十岁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一百岁的艺术大师刘海粟、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启功、杨仁恺、著名作曲家周巍峙、著名歌唱家王昆、藏医宗师措如次郎、著名老作家巴金、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著名佛学家周绍良、著名古文字学者张颔、著名学者姚奠中、著名相声家马季、姜昆、美国哈佛大学老教授安德鲁·威尔等等,这里只是略举数位,不能一一尽述。他也为我多次塑像,有一次他是在自己家里,凭他长期对我的观察,根据他的感觉塑出来的,第二天,拿到我家里与我对照,只有极细微的几处修改,由此可见他超人的观察能力。我老家学术馆里有两件塑像也是应学术馆的邀请而做的,一件是大型的我拄着手杖走路的全身塑像,立在学术馆外的土岗上,表达我一贯重视田野学术调查的情况。另一件是半身像,放在学术馆进门的门厅正中。这两件作品,都获得极大的好评。

纪峰的雕塑特色,一是完全继承了中国的雕塑传统,显示出我们民族雕塑艺术的特色和审美观点;二是他在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又以现代人民群众为对象,塑出充满民族雕塑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纪峰现在还是中年人,可以看到他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卜键先生在《刻镂文心——看纪峰为国学大师塑像》中写到:在通州之东、运河南岸的一个农家院落,有一间静谧雅洁的雕塑艺术工作室,陈列着季羡林、启功、徐邦达、冯其庸、饶宗颐、周巍峙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塑像。这些灿若星辰的当代儒者和艺术名流,有的离世未久,有的年过九秩,彬彬济济,德容煦润,俨存大师风范,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此间主人是刚过四十岁的纪峰,一个诚笃勤勉、成果斐然的青年雕塑家。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与之初会于冯其庸先生宅上,一个不到 20 岁的大男孩,一身阳光,几缕羞涩,更多的是农村孩子的纯净质朴,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其庸先生对他甚是喜爱,说他天份极高,说他像年轻时的自己,还拿出其创作的“李白与杜甫”,手法虽见稚拙,却也有几分神韵。纪峰原本是来京报考美院的,冯先生将他郑重推荐给著名雕塑家韩美林。性情明爽的美林先生也是见才心喜,直接将之收为门人,进入美林工作室学习。冯先生则指点他阅读文史,视为自己的私淑弟子。纪峰是幸运的,虽没有读过大学,却有了最好的专业和国学老师。“1999 年春,纪峰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渐渐形成了以国学泰斗和文艺名流为对象的创作主线,其庸先生则是主要牵线人。比起随物赋形,刻镂文心甚难,难在风骨气度最不易把握,尤难在每一位当代大儒和文艺大家各个不同。这也激发了纪峰的求知求真欲望,鞭策他对历史文化不懈索求。每一位大师都是一部大书,而纪峰的创作也成了阅读领悟的过程。就在当年夏月,冯先生领他专程拜望启功先生,两位老先生都是红学大家,又都精擅书法,感情深笃,一见面便有无数话要说,不经意间,那边静静倾听的纪峰,手中的速塑小稿已然捏成模样,活脱一个笑逐颜开的启老。启先生天潢贵胄,一生多经离乱,赏鉴高古,一望即知这个年轻人非比俗手。速塑者,犹如画家之素描,草状其场景,与真正的创作仍隔一尘。后纪峰深入阅读启功著作及书法,几番登门,数易其稿,最终完成《学者、书法家——启功教授》铜像,渊静慈和,满脸笑意中有大悲悯在焉。老人家极为喜爱,竟然向这位青年雕塑家郑重三鞠躬,认为非此不能表达谢忱。接下来,纪峰创作完成《著名诗人、国学大师——钱仲联教授》铜像。仲联先生为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平生多坎坷,却能在困厄中坚忍苦撑,专心解注古籍,著述宏富。其庸先生与他的交谊在师友之间,详细向纪峰讲述钱先生的经历,同时以钱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为教材,指导纪峰品读领悟。这尊塑像也称为纪峰的代表作,只见清癯一长者,颔首而无一丝笑意,舒眉亦不见神情放松,双唇紧抿而上唇微扬,精确再现了内心的坚守,此亦文心之一端也。”“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一些空疏虚嚣之辈乘势而起,自命自名,使“国学大师”一次颇具讽刺意味。启功先生自嘲为“中学生,副教授”,季、冯两先生皆坚辞“大师封号”。然他们的是当代学界泰斗,堪称中国学术的引领者。为他们造像,藉以雕镂文心,称扬贤达,留下一段长久的学术记忆,建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名人堂,纪峰的选择,无疑是卓有识见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在《文艺载道,薪火相传》一文中写道:“纪峰是冯其庸老的弟子,是塔特别欣赏的学生。”“他有幸得到了冯其庸先生、韩美林先生这些大家的指点和指引,始终走在中国艺术传统这条正道上。”

 

    纪峰在《后记》中谈到在1990-2015年这25年里,“在冯其庸和韩美林两位恩师的谆谆教导、悉心培育下,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辈大家认为的雕塑艺术家。回想20多年来,老师们教我雕塑、绘画、书法、文史,最重要的还是教我如何做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有用于国家的人,心中ing就充满了感恩之情。”

1

 1.jpg

2

2.jpg 

3

3.jpg 

4

4.jpg 

5

5.jpg 

6

6.jpg 

7

7.jpg 

8

8.jpg 

9

9.jpg 

10

10.jpg 

11

11.jpg 

12

12.jpg 

13

13.jpg 

14

15.jpg 

15

16 DSCN7998.jpg 

16

16 DSCN7998.jpg 

17

17 DSCN7989.jpg 

18

18 DSCN7991.jpg 

19

19 DSCN7992.jpg 

20

20 DSCN7993.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21190.html

上一篇:苏州报恩寺塔一瞥
下一篇:早期抵达美国西海岸的华人占比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