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陈沐《研究“撞车”之轻度、中度和重度》
“出手慢,靠边站”,科研发表“时效性”的一直是科研界颠覆不破的真理,作为“Publish or Perish”的补充,为人们所接受的完整意义上的共识应该为“Publish FIRST or Perish”。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发表的时效性上只有一个FIRST。Second is last。
撞车是正常现象?——选题撞车、解决方案撞车、成果被捷足先登!
我认为撞车是正常现象,有时甚至“不可避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今科研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大批人的饭碗,对于训练有素的职业科研人员来说,冷门很可能意味着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上的“无人问津”。当科研成为一种职业,没有投入意味着没有饭碗。造成经常撞车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集体创造力的缺失,一个人提出一个new idea,众人一起蜂拥而至,撞车就再所难免了。第一个人肯定是要“吃肉”的;最先的“追随者”还是有“骨头”可以吃的;再后来者只能“喝汤”了,当然运气不好有时连汤都喝不到。
当然,像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之争这么“默契”的情况确实太少太少。
记得当年任卓翔老师在讲授《电磁场选论》的课上提到过,科研就是“找问题”,清楚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总会有,只是办法的好与坏、快与慢。因此,现实中选题应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还处在不清楚问题的阶段。选题在现实中对具体的人、具体的课题组来说都不是天马行空,需要结合“主流”、“大方向”,尤其是还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剑走偏锋的一味求新往往得不到支持,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去冒险,当然在一个方向上选题撞车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永远不要低估同行的智商。前面提到过,当今科研作为一种职业,从业人员当然得训练有素,很多都是武装到牙齿。你能想到的东西别人未必想不到,尤其是那些比较常规的,最容易想到的方案。大多数人摆脱不了这种惰性,从自己最熟悉的方案入手。正如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先套用“刻板印象”去认识一个人。如果成长的经历类似,接受的教育差不多,环境背景又没有太大的差别,撞车就远啦。
选题和解决方案都撞车了,谁先发表就看“人品”啦
撞车肯定谁都不愿意。很好的环境支撑、突出的创造力、足够的意志坚持“冷板凳”,若是具备这几点想撞车还是有点难。因为有足够坚实的后盾,几年拿不到经费、发不出文章也“饿不死”,即使这个good idea暂时还不能让人眼前一亮,有足够的意志去坚持,培育这颗种子开花结果,撞车很难,不出点名堂也很难。当然,事事无绝对,就怕点子背!——运气不好就没有办法了 :-D
发表得快也不一定都是好事——中微子超光速的乌龙。
前几天听一个学物理的同学说,“中微子超了光速”后,一个博士生反应很快连发了两篇解释相关“原理”的paper,怕吃不到肉更怕连骨头都没有了。科学之所以能够稳固地存在并很好的发展,其革命性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科学具有保守性,不能乱来。
关于科学保守性何毓琦老师有深刻的论述。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一)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二)
撞车,不是末日,有时候甚至可以成就更多出色成果。
在《科学时报》的文章《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提到,早年,近场光学成像技术室温下观察单分子的竞争中,谢晓亮与贝尔实验室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的撞车确实很遗憾,但是这不是末日,谢在日后做出了更多的出色的成就。
科研过程中有很多悲剧,“撞车”肯定是悲剧之一。尽自己的努力让悲剧可能少的发生,坚持到最后,总会有个满意的结果。
科研本身就是一幕幕悲剧串起来的喜剧:)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