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学导式学本教学参考文献2=教学(培训)方式定律 文/杨德发     学导式倡导者 

已有 1001 次阅读 2020-3-8 16:33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教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杨德发教学(培训)方式定律 

 



  学导式学本教学参考文献2=教学(培训)方式定律 /杨德发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择选【8320



|杨德发(重庆市重点课题《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方式: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教学方式:指教师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这里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及其组合(排列)。它可能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排列)。几种教学方法的固定组合叫做教学模式。

 

学习效果与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关系图)

我们把26种教学方法与19种学习方式对应起来如上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教师采取某些方法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效果好;教师采取另外一些教学方法时,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差。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杨德发教学(培训)方式定律表述为:教师(培训师)的教学(培训)方式制约着学生(学员)的学习方式且最终决定学习效果;要提高教学(培训)质量,首先要改变教师(培训师)的教学(培训)方式,然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从图中可以看出,满堂灌式讲授法是教学效果最差的教学方法,它对应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视听学习、视觉学习、听觉学习、被迫学习、怠学、假学、拒绝学习等消极的学习方式。

此外,一节课,一般不要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而应把几种教学方法组合(排列)起来形成教学套路。理论上说,26种教学(培训)方法的组合方式有:

 

约等于7千万种教学(培训)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对于给定的某节课来说,一定有最佳的教法,您的责任是找到那个最佳的教法,让全体学生(学员)均学懂学会,自己也成为好老师,而不是一般的老师、孬老师。

学本式教学(培训)教师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阅读指导、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练习、游戏、欣赏、复习、探究、演示、案例分析、测试、反问式讲授、发明等,与之对应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互学(小组合学习)、展学(说知)、结学等。学生活动的流程是:自学互学展学结学。这种模式看似简单,实则藴含着科学的原理。它在建模时实行了抓大放小、抓主放次,突出了自学、互学、展学、结学这四种学习方式的价值,杜绝了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实行学本式教学(培训),教师的作用在于一个字。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互学、主持学生展学、指导学生结学。学习任务的完成由学生担当,这就十分显著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角。教师由入戏太深唱独角戏的主演转变为导演(有时候还要演一些戏);学生由看戏的看客转变为入戏颇深的勇于担当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主演。采用学本式教学(培训),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胆识、口头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培训)方式定律可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选择教学(培训)方法,改进教学(培训)方式,创新教学(培训)模式。教师(培训师)一旦掌握杨德发学习方式定律、杨德发教学方式定律,可以选择几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组合创新出许多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如果考虑不同顺序的排列,可以变出更多的教学模式。比如,学本式教学(培训)可排列出:

自学互学展学结学。龚雄飞提出的学本教学。(详见《龚雄飞与学本教学》)

自学展学互学结学。陈景润培养杰出人才的教学模式。即硕博培训模式。

互学自学展学结学。备课会、备课、上课、反思总结。

互学展学自学结学。开会研究、分头展示、自我消化、反思总结。

展学自学互学结学。听课、评课、交流、反思总结。

展学互学自学结学。赛课预上、同事评议、修改、反思总结。

愿您加深对学习方式定律、教学方式定律的理解,大胆运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222415.html

上一篇:[转载]学导式学本教学参考文献1=点赞龚雄飞:学本教学人人可以学会 文/杨德发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择选【8320】
下一篇:[转载]学导式学本教学参考文献3=怎样引导学习者深度学习—龚雄飞的答案 文/杨德发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择选8320
收藏 IP: 111.29.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