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转载]2】崔允漷 课堂教学变革的“家”在那里?(探究11-19)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转载【281019】

已有 1510 次阅读 2019-10-28 21:23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教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2崔允漷 课堂教学变革的“家”在那里?(探究11-19)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转载【281019

 

2崔允漷 课堂教学变革的“家”在那里?(探究11-19

 

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转载【281019

 

 

本文来源;互联网-周正文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586911234

(2019-03-12 14:27:47)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教改经验

原文地址:课堂教学变革的“家”在那里?作者:思潇品雨

 

课堂教学变革的“家”在那里?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我们的教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考试,考试为什么每一次都像高考一样要排名次?考试本身没错,美国的学生也考试,甚至考试次数也不少。但是,为什么美国学生不紧张,中国学生非常紧张呢?因为我们每一次考试都要排名次。

1. 如何让评价与目标匹配

为准备一节公开课,教师往往会花许多时间做视频、找资料。我曾见过,一个课堂导入搞了4项活动。教师不认真吗?很认真,甚至太认真了。到底是找资料重要,还是让学生学会什么重要?这就是教学目标问题。

如果一堂课目标不清,就相当于女士逛街,没有明确目标,结果,东西买了不少,但真正想买的却没买一件。我们的课堂应像男士逛街,从家里出去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要买什么,甚至什么牌子都想清楚了,直奔那个店,买了就回家。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目标清楚之后,教师不要先思考教学环境,要先思考评价任务,就是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何以知道学习目标达成了。教师必须注意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匹配性。以前的课堂,许多教师是前35分钟上课,最后5分钟做练习,号称“堂堂清”、“堂堂巩固”。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发现了问题,想解决却到了下课时间。如何解决评价的及时性、有效性问题,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

就课堂活动而言,一定要与学习目标匹配。我们要清楚,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经常发牢骚:“这个题目我在黑板上都讲过三次了,结果考试又做不出来。”最后归因为学生“笨”、“不努力”。

  一堂好课,学得好才是真好,教得好不是真好。教师教得好,如果学生没学,就等于无效教学。所以,就一节课而言,我们要关注学生有没有明白,不是教师有没有讲完。当教师关注怎么教时,课前准备出来的只是教案,比如设计几个环节、创设什么情境等,创设情境的主体是教师;当教师关注学生怎么学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出来,这叫学案,将学生真正当作推进教学的主体。

2. 怎样促进深度学习

 什么叫学习?学习就是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经历一个体验过程,形成新的经验。人生下来都是会学习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学习。既然人生下来都会学习,为什么还需要教师呢?教师是干什么的?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有意义。

 怎么促进学生学习?怎么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关键是信息的自我转换。在信息社会,课堂根本不需要教师传递信息。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自我转换,加工信息、理解信息、评价信息、应用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作用不是在前面传递信息,而是在后面保证学生实现学习信息的自我转换。所以,教师不要只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层面,教师的专业形象不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本书、一个PPT

 课堂教学改革,千变万变,唯一不变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增值的指标有4个:一是怎么让学生更想学;二是怎么让学生更会学;三是怎么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得更多、更好;四是怎么让学习更有意义。什么是更有意义?就是不仅现在有用,将来还有用,对自己的发展,对自己今后的生活都有用。

3. 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两大难题现在还没有解决好。

 一是许多学生没有真学会,就是虚假学会,简单说就是答案知道了,过程没掌握。比如,一个题目做错了,是学生的思考过程错了,结果教师让他更正,让他抄一遍答案,却没有纠正他的思维,所以考试时继续错。

 二是用不正确的过程教正确的知识。这种例子很多,哑巴英语就是因为过程错了,不是语法知识错了,也不是词汇错了。所以,托福考满分,仍然不会交流。还有用不道德的方式教品德,用不科学的方法教科学。科学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但不少学校是在黑板、PPT、微视频上教实验。所以科学课程考100分,科学素养却没有。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会用科学知识造假药、制毒品。如果地理教学整天让学生在地图上画来画去,即使地理考100分,地理素养也不会高。真正有地理素养的人外出旅游,看到的不是风景,而是为什么形成这种风景。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203809.html

上一篇:[转载]3】学导式教学的成功实践[2007-10月](索引1-19)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转载281019
下一篇:[转载]3】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转换 (探究12-19)学导式倡导者 学导创 转载【291019】
收藏 IP: 111.41.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