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伙的科研出息可否预测?如果可以预测,那么根据什么来预测、什么时候预测才比较准确?相信回答好这些问题既可让老同志安身立命,又可为年轻人指明方向。
常言道:“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人有否出息、出息大小是可以预测的,科学家伙当然也不例外。科学预测科学家伙的出息,我想应该跟天气预报差不多,越长远的预测越不靠谱,但是越短期的预测又越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最优或临界点或分水岭的问题。
最近,南非的一位留美归国伙计在美国光学学会(OSA)网站撰文说,中年是科学家的分水岭,当奇才太老,当权威太嫩(Too Old to Be the Prodigy, Too Young to Be the Authority),有没有出息、有多大的出息这时大局已定,主要根据科学家的h指数(h-index,指某家伙有h篇SCI论文分别被引用至少h次)来定。你的h指数是否大于你的年龄的一半?例如,假设你是40岁,那么你的h指数是否大于20?如果你在40来岁时没有达此标准,那么注定了你这一辈子不可能成大器——不可能被供奉在科学殿堂或得诺贝尔奖了,除非你打算拼老命工作到80几岁。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伙计是搞光学的,所以相信他的这个判据针对的是光学学科,而光学刊物的影响因子比绝大多数其他基础学科(如化学和生物)低,所以如果考虑到学科差异,对其他基础学科来说,这个判据的标准应该还要提高。南非同行的这个神机妙算对本博主来说真是及时雨,奔五的本博主最近一直在犹豫还要不要拼老命为祖国突破诺贝尔奖,至少要在有生之年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或后人的教科书,上SCI网站h-index后,立马就决定安身立命了。
用h指数测算人过中年之后还能否成大器,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有一点科学素养的科学家伙不难相信,基于基本的客观数据,对一个40来岁的科学家伙看大、看老,应该远比“3岁看大,7岁看老”准确。这不是认命,而是认识。科学家伙都明白,在科学圈子混,文章是硬实力,要么发表要么灭亡(Publish or perish);在科学圈子混出头,文章被引频次又是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事实上,近些年来,人们常用SCI引用频次来预测诺贝尔奖,准确性真还不低。
特别是,本博主认为,把h指数与年龄结合起来评估一个人的科研潜力,有创意,也有道理,值得在项目评审、人才选拔等学术评价中作参考。总体而言,h指数随年龄同步增长,才表明这个科学家伙还在做事,还有发展潜力。h指数同样为20,40岁的家伙就比50岁的家伙有潜力,因为后者的h指数跟自己的年龄严重不相称。把h指数与年龄结合起来,对不同年龄的科学家伙的评价才显公平,特别有利于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
有志向的年轻人可以从南非伙计的这个“神机妙算”中得到启示:即使是80岁以后得到的诺贝尔奖,也是40来岁之前干出来的。真是应了那句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是毛主席逝世36周年纪念日,引用一句他老人家的话作纪念)。道理也许是,大的科学突破需要冒险和开拓精神,“不惑”之后号称“不惑”,被赞“沉稳”,这种只是对人情世故的“不惑”和本质上属不由自主的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沉稳”,是科学研究的大忌。当你想要有出息的时候,其实你已很难有出息了;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其实你已很难成为那样的人了。
PS: 看了44条评论后(2012/9/9,13:55,首堵)附加几点说明:
1. 本预测适用40来岁的科学家伙,体现人到中年之前的科学积累和展现出来的科学潜力。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不适用此方法。就像看八字,小孩子一般不看寿命。
2. 本预测只针对基础学科,特别是以文章为主要标志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有应用研究的评价方法,没必要搬出袁隆平来否定论文的重要性。另外,不同基础学科的评价也有差异,本预测方法没有普适性。学术评价最重要的是同行认可,否则,不是鸡同鸭讲,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 本预测的目的不是要打击科学家伙的信心。要注意这里的“大器”是得诺贝尔奖,或被供奉在科学殿堂,如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或后人的教科书,跟在科研的道路上养家糊口或当长江、杰青、院士等没有丝毫关系。所以凡人不管有没有h指数,h指数是多少,都不必在意。
4. “h指数大于自己年龄的一半”,相当于初试分数线,它只排除了未上线者成大器的可能性,但并未预测上线者一定成大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