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读了王德华老师的博文《年轻人应早点学术独立》和赵斌老师的博文《是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去远处争夺阳光?》,被两位期待年轻学者快速成长、尽早独立的拳拳之心所感动。读后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年轻学者的所谓学术独立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分家抑或分枝?是另起炉灶抑或另立山头?是我行我素抑或单打独斗?也许,要真正理解何谓学术独立才能更好地追求学术独立。
我尝试理解的学术独立是,学者应该要具有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而且这种思想和行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控制,包括人的因素,如导师、团队负责人、领导、学术权威等,以及非人的因素,如体制、意识形态等。
在这种界定下,我认为年轻学者从刚涉足学术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把追求学术独立作为首要目标。这一点与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
学术独立首先要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其次要能够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起实现学术思想的研究条件和研究队伍。影响这两个过程的任何因素都是对学者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干预,因此,学术独立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离开谁或人人都要吹哨子的问题,要谨防摆脱了一个(些)因素的桎梏又落入了另一个(些)因素的陷阱。没有独立之学术思想的年轻人,无异于在各大工地转悠的农民工,到哪都不可能独立;有独立之思想但无独立实现思想之本钱,也即有想法没办法的年轻人,暂时借鸡生蛋也不失为一条切合实际的独立之道;既有独立之思想,又有独立之本钱,那才可考虑尽快独立。盲目者,本身就不应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还谈何独立!
本质上说,学术独立与当家与否无关,一个学者的学术威信和学术积累也与其是单打独斗还是融入团队、是“主角”还是“配角”没有必然的联系。纵观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人才,从大团队中冒出来的反而更多一些。当然,年轻学者离开导师另立山头事业发展快的例子也不乏其数,主要理由正如王德华老师所说:充分自由、有紧迫感、有成就感。但也应该看到,这三点理由基本上是“废除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后自己吹自己哨子的好处,而科学研究本质上需要有人吹哨有人听哨的生产队体制。“分田到户”的“个体户”体制除了能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那就是不能对抗大问题,不利于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当今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大团队、大合作,年轻人作为听哨的“配角”融入这种大团队中,对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为日后成长为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吹哨“主角”,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且,做任何事情,即使是“配角”,也不妨碍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而且也需要其有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因此,年轻学者既要有在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上当家作主的崇高理想,又要有甘愿寄人篱下投身科研团队的卧薪尝胆,长远看,形式上的当家作主未必比暂时寄人篱下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学术独立目标。
的确,大树底下不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伴着大树终究不会有出息,要么在源头被扼杀,要么在温水中被煮死。因此,应当鼓励年轻人成为一棵独立的参天大树。但不一定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要注意在追求学术独立的过程中也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就博士生毕业后是否一定要离开导师而言,完全尊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查阅近百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员名单,不难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以上,而美国居然在60%左右。这就说明导师并不都是“黄世仁”,名导师反而是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和阶梯。不排除有很多导师或“大牛”对年轻人有很强的控制欲,对这样的导师或“大牛”,年轻人还是尽早离开为妙,哪怕是讨米要饭也要义无反顾。
当今中国,影响年轻学者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人,而是体制和机制。如果是人的因素,可以选择离开或独立。最近流传一个说法:科研人员跳槽是重组队伍的一个有效方式,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而面对体制和机制,除了适应,别无它法。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2年2月1日第3版《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