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12日,本博主发表了一篇“镜子”博文:《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承蒙科学网编辑厚爱,“镜子”博文被“精选”并“头条”。不曾想,“镜子”竟还照到了《中国教育报》,被该报慧眼识“珠”,登上了今日(2011年6月20日)出版的该报第5版“高等教育周刊”。
歌德说:“行为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形象显现于其中。”(Behavior is a mirror in which everyone shows his image.)评和被评既然都是一种行为,那么依歌德所说,当然也就都是一面镜子。只是评和被评可能牵涉到评和被评者的“核心利益”,所以,显现于镜子中的评和被评者的形象可能更真实些,由此去判断他们的眼界和境界自然也就更准确些。
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要“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要力排非学术因素。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照妖镜”或孙悟空的“火眼真晴”功能,要照出参评者的学术动机和心路历程,辨别出真假或半真半假学术人,遏制住学术圈子外的掠夺者,挖掘出潜心学术的“书呆子”,以倡导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因此,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谁是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谁在真正做学术?李鬼若不是碰上李逵,不知要鱼肉乡里到何时;但假猴王冒充真猴王,不仅当事人真猴王对之奈何不得,甚至连各路神仙高僧都难辨真假,最后非得打到如来佛祖面前才现出原形。其实,鉴别学术上的“李逵”和“李鬼”、“真假美猴王”,没这么难,正如我在“镜子”博文中所述,利用评和被评的“镜子”就可照出。大凡对评和被评敏感或敏锐的人,对学术往往不怎么敏感或敏锐,因为心思所在的地方不对劲。把每一次的评和被评都看得至关重要,都必须志在必得,如果不得,不是叫嚣就是埋怨,就要“捍卫”公平公正,直到得逞为止的人,基本上是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或“半吊子”。这一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也是一致的:越是“半吊子”,越认为自己或自己人才是人才,才是宝贝,才是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行;因为“半吊子”看世界往往是一叶障目,看问题往往是先入为主。反观那些真正把科学研究当事业的人,平时对各种评审或评选就很麻木很迟钝,他们平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对待评上或没评上都是心境如水,因为他们都痴痴地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可惜,这种“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即使有,在一个争夺激烈的单位也被埋没了,不被当成“弱智”或“傻子”就是万幸了。学术评价的一个责任和义务也许应该将这种“弱智”或“傻子”“捞”上来。
评和被评的“镜子”还可从科学研究的动力或动机这个角度照出真假学术人,照出“半吊子”和“书呆子”。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是好奇和兴趣。但科研人员做研究的真正动力也是好奇和兴趣吗?如果是或基本上是,那么可以称得上是学术人或“书呆子”,否则,不是假学术人就是“半吊子”。当然,为谋生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另当别论。
据报道,几天前,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教授应邀来中国访问,在谈到为什么很多犹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时,她说:“我认为这倒不见得是犹太人的教育有什么特别。历史上,在很多地方,漂泊异乡的犹太人都受到政治歧视和压抑,很难在军事、政治等领域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科学、艺术等知识文化方面的工作来谋生。”
由此看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大多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从一开始都是因为别无选择,只好选择世界上最难也最不挣钱的科学研究来谋生,也就是说,他们做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并不是好奇和兴趣。但有一条真理是颠扑不灭的:只有那些从一开始或后来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一种兴趣和爱好的人,才成为了有成就的科学家。从别无选择做科研,到因为好奇和兴趣做科研,既是境界的升华,更是做出成就的必然之路。“我不是为奖励做科研的,是为了我的好奇心,为了我理解科学的愿望和激情。”已经不止阿达·尤纳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类似的话。那些并不是别无选择,或者开始是别无选择,而后来在官路、财路等方面有很多选择的人,特别是已经阔步走在官路和财路上的人,科研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幌子或助推器。“镜子”的作用也许应该要照出并照顾那些只有“死路一条”、不得不选择科学研究来谋生的人,特别是那些被“改造”好了、对科研着迷、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的人,这既是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的一种具体体现,也算是一种行业保护或垄断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遏制那些学术动机不纯或把评价结果看成生死攸关的人,或许对他们也是一种爱护和保护。历史上,读书做官论的典型代表范进同志中举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