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男女同体和两性畸形

已有 9245 次阅读 2015-2-22 10:4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人类社会中,也有个别人既不象男性,又不象女性。说他是男性,又具有女性的特征;说她象女性,而实际上又具有男性的特征。医学上把这些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人,叫做“两性畸形”。

两性畸形不稀罕,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两性畸形者在美国每年会出生约2600人。稀罕的是有人发现竟然有两套性别染色体的个体。植物和低等生物有雌雄同体,少数动物也有这种情况,但高等生物和人类似乎没有从染色体层面的雌雄同体情况。2010年,澳大利亚临床遗传学家Paul James发现在皇家墨尔本医院接诊了一名46岁的孕妇,是希望通过诊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胎儿看上去非常正常,但是染色体检测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孩子的细胞存在两套不同的性别染色体组合。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少数存在染色体疾病的人可能存在XXY等情况,这个孩子完全不一样,因为有的细胞是XY,也有的细胞是XX,这个胎儿是由两个性别不同的个体整合形成,可能的原因是来自异卵双胞胎融合成一体发育成胎儿。这简直就是科学幻想故事。


http://www.nature.com/news/sex-redefined-1.16943

性别的问题可能远远不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的那么简单,根据简单的规则,你拥有Y染色体,你是男人,不拥有则是女人。但是医学家早就知道,有一些人并不能如此简单地分类。因为这些人的性染色体符合这个标准,但是外形特征却完全不同。这些患者有一个专业的名称为性别发育异常DSDs,性别发育异常就是染色体、性腺、外生殖器的表现不一致。这些患者的父母经常要面对将孩子按照那种性别抚养的尴尬困境

遗传学的发展让科学家能判别导致性别发育异常的病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对细胞的DNA序列进行分析,给这方面的诊断提供了更高的准确性。随着研究数据的增加,科学家发现,某些患者体内存在部分不符合性别的细胞。研究提示性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胚胎发育早起,性别并不明显,在胚胎形成5周时,具有向两种性别特征发育的可能。在肾脏附近有两个隆起,其中一个可以发育为子宫和输卵管,另一个可以发育为睾丸和输精管。在第6周时,如果睾丸发育,将会分泌睾酮,这将支持男性生殖器的发育。同时分泌使子宫和输卵管萎缩的激素。如果卵巢发育,将分泌雌激素,维持女性生殖器的发育。性激素也能促进外生殖器的发育。最后会启动第二性征如乳房和胡须的形成。

上述任何过程发生异常都会对性别产生影响。基因突变会导致性腺发育异常,即使XY染色体的个体也会形成典型的女性特征。激素信号基因异常也能让XX的个体发育成男性特征。

过去科学家认为女性是默认程序,男性发育需要来自Y染色体上特定信号的主动调控。1990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决定性别的基因是SRY,是这种基因决定了性腺从卵巢向睾丸的发育转换。如果XX的个体的某个X染色体上携带有Y染色体的包含SRY基因的片段,这种患者就会发育为男性特征。当2000年科学家发现了决定卵巢发育的基因WNT4,女性为默认发育性别的看法被放弃,如果XY个体中额外携带WNT4基因,这种个体能发育为典型的女性。2011年,科学家发现另外一个决定乱愁发育的基因RSPO1,正常情况下不发挥作用,当能导致XX的个体发育成双性别,这种人可同时拥有睾丸和卵巢。这些发现使性别发育的问题变的复杂起来。

性别的问题不仅是生物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为人类社会一直是按照男女性别区分所有的个体,那么对这些无法确定性别的人如何对待就是个社会问题了。典型的事件发生在2013年,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有一对父母收养的孩子叫MCMC患有真两性畸形,拥有两套生殖系统。MC长到16个月大时,医生将孩子男性生殖腺手术切除。现在MC已经8岁,他/她仍然超男性特征发育。现在面临法律上的困境,到底是否属于医疗事故,MC能否有生育的权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69443.html

上一篇:禁食抑制炎症的机制
下一篇:铁坏死或铁死亡?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6 刘全慧 张南希 biofans zhangling divingmed mxt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