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家提出的观点,往往更接近自然,或者更有科学性。最近有物理学家兼天体生物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PaulDavies 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 Charles Lineweaver 提出了关于癌症发生的一种新观点,他们认为癌症也许是多细胞生物进化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模式,他们对这种模式比喻成电脑运行的安全模式,是生命应对外界不利环境维持运行的一种对应策略。并提出治疗癌症需要不同过去的思维方式。当然这种说法需要更多证据,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很靠谱。
首先,肿瘤和感染不同,肿瘤细胞本身的基因和人体一样,说明确实是人体的一种细胞。
其次,肿瘤恶性程度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越是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越大,所谓分化程度低,其实就是更接近胚胎细胞,或者更接近干细胞。所以干细胞是最类似肿瘤细胞的一种类型。
再次,大量和癌发生关系密切的基因,所谓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人类基因库的必须组成部分,这些基因表达出的蛋白往往是细胞生存的基础。
最后,肿瘤发生具有积累性和触发性特征,一方面慢性的不良刺激,如炎症、环境物理化学污染、心理因素都是引起肿瘤的促进因素。临床许多肿瘤发生都和一次相对严重的心理打击、疾病或外界恶劣因素有关联。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正确认识问题,如果把癌症作为敌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会导致人体自身结构功能的破坏,病没有治好,人先死了。如果把癌症作为人体的朋友,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对抗外界刺激的朋友,那么这种敌我关系变成内部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就需要重新制定了。例如采用饥饿疗法减少血管增生的方法,现在看来就不是那么理想,因为这样有可能给肿瘤提供了更合适的原始低氧生存环境,不利于他们被改良。而过去曾经使用的用药物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方法(如用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则是更符合逻辑的手段。日常减少诱发因素,早期诱导,晚期放弃对抗性治疗也许才是理想手段。
相关阅读
癌症不可能被治愈:它是一种激进的机体“安全模式”?
将癌症追溯到多细胞生物起源的时期,有助于了解癌症的神秘特性和转换治疗癌症的思维方式。
日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Paul Davies 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 Charles Lineweaver 提出了一种新的看待癌症的角度,即将癌症进化的根源追溯到多细胞生物数十亿年前的起源时期。如果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人类将转变治疗癌症的思维模式,将癌症的起源与生命的起源、胚胎的发育联系起来。他们的观点已经发表在《物理世界》杂志上。
Davies和Charles Lineweaver既是理论物理学家,又是经验丰富的天体生物学家(专门从事寻找地球外生命物质的研究)。二者最近才转向癌症研究,部分原因是由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立的物理科学与癌症生物学中心,该中心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成立,专门鼓励物理学家凭借自己的见解和交叉学科的优势解决癌症问题。
新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关于癌症的观点。传统观点认为,癌症是由一系列偶然发生的突变导致的,并且是在有机体上重新产生出来的。新观点则认为癌症实际是机体应对某种压力或物理挑战的系统性、组织性的响应。癌症的触发可能是偶然性的,但此后可或多或少的预见某些信息。
Davies说:“我们将癌症设想为细胞内一种古老程序的执行,这些程序事先加载在各种细胞基因组。这就像windows系统遭受到某种损害后默认成‘安全模式’”。Davies将癌症描述成为一种返祖表现型。
新的理论预测,随着癌症发展到后期的恶性阶段,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的高度保守基因序列将逐步被表达。为验证此说法 Davies和Lineweaver将通过癌组织活检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与16亿年前的生物进化树作了比较。
但如果是这种情况,为何进化过程没有淘汰古代的癌症“子程序”?Davies解释说因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它满足了胚胎发育的某些关键功能。在胚胎发育时期很活跃的基因此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些基因当癌症发生时重新切换回活跃状态。
癌症生物学家很早就知道癌症与胚胎发育的这一关联,但很少有人理解这个事实的意义。如果新的推论是正确的,研究人员会发现癌症恶性阶段将更多地重新表达胚胎发育起始阶段的某些基因。“通过一些实验结果已经获得一些证据,证明此推论” Davies补充说。
新的理论为未来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线索。当生命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多细胞生时,地球上的低氧水平使得癌细胞恢复到最古老的代谢形式,即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可消耗很少的氧气产生很大的能量,但需要大量的能源物质糖类。
Davies和Lineweaver预测,如果夺取癌细胞的糖类物质,并使其处于氧饱和状态,它们的代谢将逐渐减慢,最终死亡。
Davies强调,治疗癌症要转换思维模式,就像衰老一样,癌症是深嵌入生命的不可剥离的一部分,癌症不可能被治愈,但绝对可以减轻病情,例如延缓发病或延长休眠期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