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从学术造假到学术环境 精选

已有 7800 次阅读 2013-2-4 11: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style, namespace, 学术造假

 

最近关于学术论文造假的讨论在科学网非常热烈,主要是曾教授暴光一个审稿过程中发现的极端恶劣的抄袭事件。这种非常明显的造假当然不能让人容忍,不过正像神经所蒲教授的看法,灰色地带更应该密切关注。因为明显的造假不需要同行学者,随便那个大同行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问题。如果是蓄意的编造,为阳性结果而设计的论文,如果不去重复,几乎不可能被发现。除数据本身的问题外,忽视前人和他人贡献态度和做法也十分严重。这些才是危害我们学术健康发展的更要命的问题,许多简直就是学术空气中的雾霾,杀人于无形。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大量的课题项目几乎全部都可以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就是一种学术整体上的亚健康表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需要给学术失败提供更大的容忍度,给更多地科研失败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给学者们提供更宽松的学术发展时间,而不是强迫大家追求论文,追求阳性结果,鼓励学者从事真正有意义,真正的发现,哪怕是证明错误的假说,这才是相对高的追求。

联想到上医治疗未病,可是上医从不是名医,最有名的医生都是在挽救生命的一线,少有预防医学的学者成为众人关注的明星,这又如社会上有许多明星和歌星,但很少有作词曲家成为名人的现象类似。但学术就应该而且必须给许多幕后英雄提供条件,提供给他们从事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曾有人说,美国的NIH的一些经费管理人员对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人员说,明明知道你们也弄不出什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所谓的神经保护药物,但国家每年仍会拿出很大量的研究经费给你们玩,原因是国家需要你们这些活动,以增加整个学者群对这一疾病的关注程度,维持国家在大部分重要领域的国际领先性。换句话说,国家会对有些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没有什么开发转化价值的研究提供一定规模的支持,目的以维持整个学术队伍的完整性,并不追求任何领域必须有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维持一定的学术规模,可以让这个国家的应用开发更少地误入歧途,这大概就是最大的贡献和意义。

我们把一个造假者揪出来,痛打一顿,弄成身败名裂并不困难。但这也只能一时痛快,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你会发现,有问题的学者层出不穷。而且培养一个学者很困难,搞臭一个学者很容易,在打击造假的同时也需要避免误伤。中国学术上存在更多比学术造假更麻烦的问题,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如真正原创的问题不一定会受到重视,而无病呻吟的课题反而大行其道,关键的问题是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些人升官发财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因为这些学者爱好科学的真实体现。

大部分中国学者都十分重视国家科技奖就是一个典型的现象,一般来讲科学研究和科学评价不是同一群人关心的问题,但中国的学者在开始科研的时候就十分重视:这个工作是否可以报奖。报奖成为一段学术的总结甚至完结,报奖结束,工作中断。开辟另一个更容易获得奖励的领域。学者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评价去科研,这非常类似一种科学表演,而不是科学追求。

客观的情况是,国家科技奖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对许多人的生存质量带来重要影响,你若希望进入院士阶层,几乎就要依靠这个国家的评价模式,那怕是凭空制造的一种没有获得任何广泛认可的假说,只要你能证明获得所谓社会经济效益,你甚至可以说把一种空想的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只要有人给你证明,当然这个也需要级别,那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获得国家的奖励。

客观地讲,中国学者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我们的学术环境污染程度一点都不比大气污染的程度小,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从源头抓,治理学术污染也需要从源头抓起。打假和打架更多地是为报料,是为新闻气氛,或者是为了少数人的个人利益,学术空间的污染才是问题的本质。中国科技的进步,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几次成功的打假。要老虎苍蝇一起抓才可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59353.html

上一篇:乳果糖通过诱导氢气产生治疗疾病
下一篇:有学者认为科学天才失去生存空间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28 曹聪 张南希 许培扬 郑新奇 刘淼 韦玉程 翟自洋 吴桂生 茹永新 何学锋 万跃华 唐凌峰 徐长庆 杨海涛 刘忠波 黄佶 zhanghuatian zhangling laoyipiao justicepaper herocaleb neilchau ksuideal nm womumu sz1961sy biofans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