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氢气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可预防肝癌发生

已有 5935 次阅读 2012-4-17 13:55 |个人分类:饮用氢气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office, style, face

25782_fta.pdf

最近在国际著名杂志Hepatology刚刚接受来自日本冈山大学的文章,该文章研究发现饮氢气水可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并可以降低脂肪肝病后相关肝癌的发生。这是自2007年氢气医学研究以来,除第一篇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后,氢气生物学领域发表的最高档次杂志的论文之一。虽然在本质上,研究仍属于典型的描述性研究,但文章首次证明氢气可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并可以减少肝癌的发生,这对氢气生物学研究来说,是相当激动人心的发现。预防癌症发生一直是医学生物学领域梦寐以求的大事件,如果可以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验证,证明氢气确实具有预防肝癌发生的作用,那么氢气的医学价值将是非常巨大的。实际上,关于脂肪肝和预防肝癌的研究,国内有一些单位已经开展,这个文章的发表将对这些研究的发表是一个严重的障碍,至少再希望发表高档次杂志的难度增加许多。

文章摘要:氧化应激是脂肪肝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分子氢气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降低毒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作者探讨了氢气水和吡格列酮(促进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血脂)对小鼠脂肪肝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使用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小鼠脂肪肝模型,动物被分成三个试验组:对照水组;氢气水组和吡格列酮组。(注:这是非常简单的分组,是典型的描述性工作,使用一个阳性对照)。检测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肝组织表达TNFaIL-6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氧化应激指标8-OHdG、凋亡TUNEL阳性细胞等。氢气水组和吡格列酮组比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氢气组肝脏胆固醇下降幅度比吡格列酮组小,但是在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PPARa表达均强于吡格列酮组。(要知道PPARr表达是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分子靶点,从这个角度考虑,氢气比吡格列酮更强,这个推测需要慎重考虑)。然后作者又探讨了氢气是否对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癌发生是否具有预防作用。研究使用STAMR种系小鼠。STAMR种系小鼠是一种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癌发生的经典动物模型。8周的STAMR种系小鼠分成3组:对照水组;氢气水组和吡格列酮组(换动物模型,采用同样的分组模式)。8周(2月)后,评价肝脏肿瘤。肝脏肿瘤发生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氢气水组和吡格列酮组均显著下降。最大肿瘤体积氢气水组显著小于其他两组(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结论:通过抗氧化、抗凋亡和抗炎症,氢气水对脂肪性肝病有治疗作用,并可减少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癌的发生。

检测指标:血清肝功相关的转氨酶、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标、肝组织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病理学用渡边Azan特殊染色(一种用苯胺蓝显示胶原纤维的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发现肝细胞steatosis, ballooning,and scattere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ith fibrosis at 8 weeks这些都是脂肪性肝病的典型表现。凋亡、炎症和脂肪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都采用PCR技术(没有用westertn?)。TUNEL检测细胞凋亡阳性细胞(这个显然不如用坏死来染色给力)。氧化应激指标肝脏中8-OHdG水平检测,也检测了氧化指标ROM、抗氧化OXY吸附试验等(氧化指标比较常规)。电子显微镜只观察了肝脏细胞线粒体形态学,观察发现内外膜分离(治疗组没有这个改变)。两类动物模型都进行了NAS评分(NAS(0-8)是脂肪变性、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变评分的总和。如果NAS评分在5或以上诊断为NASH;评分小于3通常归为非NASH;评分在3-4之间被认为是临界状态。PCNA阳性细胞显示增生情况。

整个研究的总体上可以说:使用两个动物模型,三个分组,采用血清指标、mRNA检测、脂肪肝相关形态学(纤维化、脂肪变性、电镜、免疫组化),除形态学提供图片外,其他指标均采用统计图表示。形态学的结果并不复杂,也不漂亮。但说明的问题比较有意思,研究的对象比较新颖,最终的结果是发表。

(网络资料: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与磺酰脲类不同,本品不是一个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 1 PPAR-γ的活化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560353.html

上一篇:程序性细胞坏死
下一篇:氢气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保护
收藏 IP: 221.137.97.*| 热度|

8 鲍海飞 郭桅 印大中 曹建军 徐向田 唐小卿 luofalai zhang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