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也谈“大学的科研到底应该怎么做” 精选

已有 8467 次阅读 2010-12-22 17:2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研

感谢《科学新闻》转载 

看到穆春阳老师写的“大学的科研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个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出:大学毕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应该时刻着眼于如何培养一流(各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的)科研的工作,也应该围绕如何培养人才来进行!也就是,科研的本意是培养人,而不应成为学校提高知名度、老师获得灰色收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我觉得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想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虽然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现在中国的科研的整个发展形式应该是非常好的,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经费的机会比过去增加许多。关于科研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已经有过许多的讨论,但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人在科研理念上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例如许多大学的科研课题过分强调应用性,这方面尤其突出的表现在医学院校,似乎只要是研究课题,就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考虑应用价值,本身没有问题,但把所有的研究都按照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来恒量,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有些内容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什么应用价值,甚至潜在的应用价值都不知道。如果你不把应用价值这个考虑清楚,写出个子丑寅卯来,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至少我的体会是,如果只从理论意义上去探讨,不强调和突出课题的应用性,就好象是不务正业。

这种过分强调应用价值的观念十分具有市场,有三种比较重要的理由。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人民给了我们经费你不做出一些有用(有利润)的东西来,就没有给你经费的理由了。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好象中国政府和人民只是功利主义,不愿意为全人类的知识多贡献自己的财力,只对能产生实际财富的科学有兴趣,对纯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兴趣,这个话题太长,我也不熟悉,这里不在论述。第二个理由是认为,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有限的经费最好只用在能产生短期效益的研究。这是对我们中国将来的发展没有自信的表现,现在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等于我们永远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为将来成为发达国家作好准备,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研究往往是属于全人类的知识财富,不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问题,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负责的大国的。而且作为拥有人类1/5人口的大国,总不能做一些太小心眼的事情,让世界人们看不起。第三个常见理由是,理论性研究主要是国家大型课题(如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和部们的课题不适合做理论性研究。这个本身就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课题资助形式,我也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如果对一些研究所或医院这样的单位,强调应用性研究,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对所有大学也按照同样的标准,就有问题了,例如生命科学领域有许多比较深层次的生命现象一下子不能够马上看到应用价值,但仍是非常重要的,对增添人类新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的最重要职能是传播知识,有一定能力的大学,应该同时肩负创造知识的责任,不过大学类型很多,不一定大家都去做理论性研究工作,传授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十分重要,但在当前中国的大学,能具有创造新知识能力的大学和大学教授是比较少的,而开展理论研究无论是对培养更多合格的大学老师,还是培养新一代具有潜在创造新知识能力的学生都应该是当前中国大学应担负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大学,可说的话题实在太多!中国大学的教育,需要改革的内容实在太多!中国大学的科研,让人无奈的实在太多!错误的科研观念和教学理念才是致命的问题。



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396214.html

上一篇:氢气医学中文文献
下一篇:简单复制科研的一个典型
收藏 IP: .*| 热度|

23 刘进平 朱志敏 逄焕东 唐小卿 吉宗祥 佟冬 金小伟 王启云 孔晓飞 耿文叶 郭桅 许培扬 盛弘强 王萌杰 刘广明 王随继 曾新林 张南希 马行 zhangling wanglin777 neilchau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