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

已有 981 次阅读 2019-11-14 23:1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www.cinic.org.cn/zgzz/qy/661222.html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1-13






  红绿相映的中国环境哲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为促进美丽中国的时代进程,再创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辉煌,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发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新格局,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不断提升我国环境哲学的观念创新,2019年11月2日至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于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哲学”2019年学术年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八十余位学者、专家和青年学生,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方略、“环境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生态哲学理论及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借鉴”、“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哲学基础”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11月2日大会报告由业界学术前辈邱仁宗、何鸣鸿、庞元正和张国祚做大会报告,吴彤与刘孝廷教授主持报告。

  11月3日的会议首先举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顾问证书颁发仪式,仪式上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何鸣鸿研究员给吉林大学刘福森教授颁发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顾问证书。

  随后会议进入学术研讨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第一场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国文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由吉林大学哲学系刘福森教授做题目为《生态哲学的创建是一场哲学观念的变革》的报告,报告讲到,我们说生态哲学是“一场哲学观念的变革”,首先是因为意味着它实现了哲学“从存在论到生存论”的变革。

  然后由东南大学刘魁教授做题目为《齐泽克与绿色科技的未来》的报告,报告说到面对当前日益凸显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许多人期盼通过发展绿色技术解决问题,进而恢复自然平衡与生态和谐。可是,当代著名哲学家齐泽克依据当代混沌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否认自然平衡的可复归性与本真性。齐泽克的看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当代混沌理论,但是并非毫无根据,毕竟提出了自然平衡的本真性与可复归性问题,提出了重估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与发展前景问题。实际上,当代生态危机的爆发具有多重根源,绿色技术并非万能,其生态价值或许不在于彻底根治生态危机,而是在于帮助人类应对生态危机,从对抗走向共舞,赞天地之化育,走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接下来由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做题目为《生态哲学理论及体系》的报告,报告认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当前的地球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一些思想家认为地球的新生代已经终结,“生态纪”已然到来。在这一时代,人与自然之间是以一种共同增强的方式而存在,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到以地球为中心的价值转变。这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前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生态纪”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建设思路,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做出自己的贡献。

  之后由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做了题目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道德维度与中国智慧》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正在进入新时代,既体现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历史性成就,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生态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生态道德,成为生态文明实践的道德维度。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主性智慧。

  接下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曹孟勤教授,中国社科院陆尧研究员和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林震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简要点评。

  下半场主题报告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曹孟勤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由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做了题为《超越物化与自然存在——环境哲学之概念内涵的再思考》的报告,报告谈到,环境哲学在新时代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承受着沉重的挑战。 超越人之物化,便成了梳理环境概念的哲学审视之关键扶择。从物化的迷途中走出,环境不简单的是一种物化的产物。去除人之物化而寻求一种稳健的自然化,为环境的人化创造了基本前提;锻造合理的物质化,形塑一种适度的人化则为环境的自然化提供了新可能。 围绕着环境展开哲学思考,这里的环境也表现为一系列认识论上的因果循环。在其内涵逻辑上,它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哲学、宜居环境的哲学、人文环境的哲学与社会环境的哲学。从自然衍生的人到人衍生的环境,从环境的母体自然界再回到环境的主体——人,这一认识论的因果循环,为环境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或无缝接轨创造了逻辑条件。立足于新的视域,立体全面地审视环境哲学的内涵,环境哲学呈现出如下的特征:(1)环境哲学是体现着生态选择的哲学;(2)环境哲学是表现着承认自然的哲学;(3)环境哲学是内涵着万物联系的哲学。

  接下来由陕西师范大学王云霞教授做了题为《我国环境正义的失范与重建》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提到我国环境正义的失范可从分配、承认、参与和能力等四重维度予以剖析:分配的不正义体现在环境善物与恶物在分配上的不公;承认的不正义体现在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身份、环境权益遭到忽视、漠视和压制;参与的不正义体现在公众环境知情同意权的缺位;能力的不正义体现在与环境事务有关的决策和行为阻碍了受众生活潜能的发挥。重建环境正义需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入手,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协同配合,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制度设计、法律执行和生活方式等进行转变。

  之后由南京财经大学于海量教授做了题目《技术批判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显示出理性的双重特性。法兰克福学派以此为基础对技术理性的功利性趋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并不是对技术理性的简单否定,而是对技术理性过度扩张带来负面影响的反思。通过对由技术理性扩张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进行审慎的思考,要求人们弘扬技术的合理性,走出由技术异化造成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困境。这一理念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双重和谐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然后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做了题目为《论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的报告,报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需要、劳动和生产力三者的内在逻辑。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需要,需要引发劳动,在劳动中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的能力就是生产力。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动力基础和动力指向,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和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三者紧密相连,构成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后由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玲副教授做了题目为《栖居与移情诠释学——论斯旺顿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的报告,报告提到斯旺顿重视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应用,在环境美德伦理学领域独树一帜。她的环境美德伦理学通过目标中心论探讨了栖居美德概念,同时借鉴了元伦理学的分析方法和直觉主义方法,用实践真理给正确行动提供了解释说明。它把海德格尔的栖居伦理学与休谟的美德伦理学相结合,一方面用好奇把人引向源始沉思的开端,去追问存在之真理问题;另一方面还以共在为前提,通过移情诠释学显示了仁爱的栖居美德在关怀自然或守护大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斯旺顿认为,仁爱的情感协调和实践智慧虽然不足以揭示存在之真理问题,但它们却是与他人共在中诗意栖居的必要前提。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吉林大学哲学系刘福森教授与北京海淀区人才市场首任主任连跃做简要点评。

  3日下午1:30主题报告继续进行,第一场由福州大学克思主义学院陶火生教授主持。

  首先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成岗做了题目为《将人对物质的需求部分地归因于肠道菌群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研究的启发与思考》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将医学上的“菌心说”引入生态环境领域,阐述了工业文明下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过度索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是因为“菌心”带来的对于物质的欲望和严重失控的思想,提出了采用生物和医学技术控制“菌心”从而减少人们对物质的依赖和控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的设想,为环境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陈建国研究员做了题目《环境与经济结合的鄱阳湖治理的阶梯式方案》的报告,报告内容立足于鄱阳湖现实中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意义,他依据鄱阳湖地方的地形条件提出了改造鄱阳湖的“阶梯式治理方案”,之后针对现实改造中可能遇到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回答,提出配套建设新港运河的设想。

  贵州省委党校崔树芝副教授做题目为《成心的消解与文明的生态转向——论庄子的生态智慧》的报告,他指出了庄子“成心”的哲学内涵,在成心作用下,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回到最初的和谐。庄子通过吾丧我的功夫消解成心,在天人不相胜的天人关系新论断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第一场最后由北京科技大学马晓燕副教授做题目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观》的报告。

  主题报告由会议嘉宾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中央编译出版社刘溪点评。

  下半场专题报告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志华副教授主持。

  报告首先由北京科技大学毕丞副教授做了题目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追问与反思》的报告,报告说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被学界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希望和方向,但对其实际的内涵和作用,学界缺少追问和反思。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预设为人类社会的服务者,并在具体的研究中更关注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让其在与区域经济学有更多联动性的同时走上一条简单化理解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路。这让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无法解决资源利用的代际伦理问题,生态系统也处于中被人类社会驾驭甚至压迫的境地,生态补偿至多只能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检验手段,不能被视为环境保护的完全之策。因此以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检验手段,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自然资源开发,才是真正的可行之路。

  紧接着由南开大学叶冬娜讲师做题目为《从系统论视域看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蕴》的报告

  然后由齐齐哈尔大学吕春华讲师做题目为《伙伴关系伦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新范式》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麦茜特的伙伴关系伦理。麦茜特认为目前支配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伦理形式是自我中心伦理、人类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都存在着困境。对三种伦理形式的扬弃,麦茜特提出了伙伴关系伦理。而建立在关系、过程和新叙事之上的伙伴关系伦理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位置,人和自然的需求都需要被满足,动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土壤学专家、环保人士等都可以代自然“发声”。同时,伙伴关系伦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会为其带来困难。尽管伙伴关系伦理困难重重,但它是个开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产生。

  然后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宽讲师做题目为《论生态幸福的出场、反思与发展》的报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人民的生态幸福为根本宗旨。而当前国内学界普遍受国外学界主观主义生态幸福研究范式的影响,把生态幸福理解为生态幸福感。马克思则对主观主义生态幸福进行了反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历史地分析了生态幸福危机的根源,给出了实现生态幸福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幸福思想。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生态福利为特征、以生态公平为原则、以生态愉悦为标志的生态幸福中国方案,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幸福思想。

  专题报告最后由郑州大学图书馆杨丽花做题目为《<道德经>“逆反溯源”思想的生态启示》的报告,报告主要包括,老子之道隐晦费解,正言若反,提出“反者道之动”,反,一是相反的方面;二,反即返,返本溯源。老子倡导三种复归,婴儿、无极与朴。婴儿之柔弱胜于刚强,启发当今世界各国军备竞赛及由此引发的潜在的灭绝生态的担忧。守母之明在于不能忽视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农业危则食品危民族危,由此引发民族生存之虑。素朴之性在于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此相反的是当今科技中的怪胎,如转基因食品,引发生态异化之患。面对种种困境,不忘初心,以大勇大智之力,重新认识学习《道德经》的智慧,转变现时流行的种种浅薄流俗,阻止生态环境的灭绝与异化。

  第二场专题报告由大会嘉宾陕西师范大学王云霞教授,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丁宏伟副主任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朱凯点评。

  同时,3日下午进行了青年环境哲学家论坛,青年环境哲学家论坛上半场由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主持论坛。

  首先由北京林业大学蔡紫薇讲师做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哲学基础》的报告,“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这一表述也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确立,其背后蕴含的环境哲学根基表现有三:其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主观性创造,才能够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实现更多价值。其二,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作为物质生产资料来源的自然界不仅具有能够带来物质性财富的工具价值,也具有自然作为客观存在本身的内在价值,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转化。其三,以人为本与敬畏自然相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最终能够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长远利益实现。

  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王晓丹讲师做题目为《论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的报告,报告提到,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托,以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为实现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改善人的生存境遇为价值取向,对我国当前“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在于深刻把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统筹处理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生存境遇的内在关系,着力破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是新时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然后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凯讲师做题目为《太空环境伦理亟需构建——评尤金•哈格洛夫《超越地球宇宙飞船:太阳系与环境伦理学》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目前人类已进入“大航天”时代,人类探索太空正如探索地球一样,都是征服自然过程的延伸,在带来经济和科技利益的同时,也对太空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避免这样的环境危机,需要从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中衍生出一种太空环境伦理,太空一旦进入到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在事实上成为与人类发生伦理关系的客体,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发活动,其本身就构成真实存在的道德事实而具有道德属性。要从爱护、尊重、平衡、共存、可持续等伦理原则上来规范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发。

  上半场最后由清华大学博士生余怀龙做题目为《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以科学主义世界观为例》,报告主要探究了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并且对科学主义世界观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首先,报告探究了世界的本体结构,即世界是本质与运动的统一整体。然后,报告基于世界的本体结构,探究了物与世界的同一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同一方式。其次,报告从人在其世界观中与世界同一中推导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最后,报告分析了科学主义世界观以及与其相统一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主体性道德哲学。

  上半场报告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和福州市委党校叶向东教授做出点评。徐海红教授谈到,四位青年学者的报告都很重要,蔡紫薇老师的报告是关于两山论的哲学基础的分析,王晓丹老师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具有启发性,林凯老师关于太空的环境伦理的报告非常有有趣也很有意义,余怀龙博士做的是纯哲学的研究,世界观价值观是事物的呈现,对世界的原理做了阐述。叶向东教授点评到,蔡紫薇老师的两山论的报告提到的将理论带入课堂很有意义,很有深度。王晓丹老师的报告很有意义,林凯老师研究的空间高科技伦理问题很有意义,可以进一步深度拓展该领域。余怀龙博士对哲学研究较为深入。

  点评完后,各位老师与余怀龙博士深入探讨了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科学主义世界观与整体主义世界观的关系等问题。

  报告下半场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主持。

  首先由清华大学博士生钟毓书做题目为《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及其现实价值》的报告,报告谈到人类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自然观也具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本文首先分别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中的人类的自然观总结为命定论的自然观、自然本位的自然观与独断理性主义的自然观。其次,总结出生态文明对应的自然观应为谦逊理性主义的自然观,并指出其具体内容包括: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当是“敬畏”;在社会发展问题上,人类应当改变其发展方式,不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人类应当崇尚过一种质朴的生活。最后,本文指出了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意义,即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有利于突破独断理性主义的局限,个人更恰当地对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有利于绿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谦逊理性主义自然观的树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人类命运的必然选择。

  接下来由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张炜乐做题目为《道家之自我的延伸》的报告,报告为Arne Næss 的自我延伸论,和道家对自我和世界的看法,一同指向我们 创造合适自然合作的社会环境。 如此的社会环境赋予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 促使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如果马克思主义的异化(alienation)是人与自我 经过不能拥有劳动生产物的分离,如此的社会环境也解决了一种人与自我的分 离,异化。 正面面对环境问题需要人民对自然有责任,而这责任最好就是用自 由主义的民主的人民参与达到。 达到与自然和谐将会是每个人的成就;自己没 努力过根本不能与自然和谐。

  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孙叶林做《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报告,报告主题为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围绕“消费异化”这一命题而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根本的矛盾体现,主张依靠“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并建立“稳态经济”模式来摆脱生态危机。虽然这一理论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如稳态经济模式具有空想性、对人的主观意志的估计过于理想化等,但其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譬如,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为正确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认知方法,为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正面引导。

  李建做题目为《以身为本构建生态文明》的报告,报告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了“两个和解”的理论,即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在现在看来,这两个和解仍然是今天人类社会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还有第三种和解――人的身与心的和解。恰是人的身与心的对立或背离,才是人类社会所有难题产生的总根源。本文首先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梳理人的身心主体关系演变历程,自从心取代身成为主导之后,人类开始迈入文明社会,也正是在心作为主导的引领下,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加剧。本文后半部分主要论述只有处理好人的身心关系这个难题,并重新确立身体的主导性地位,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要以身体为根本,重新审视人类过去的文明,才能真正构建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人类社会文明形式 ——生态文明。

  最后由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张翰玉做了题目为《威廉·莱易斯生态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借鉴》博报告,报告提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的生态思想影响深远。本文从其控制自然的观念、生态危机理论与生态幸福观三个主要思想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兼顾“生态”与“经济”两者的关系、坚持拓宽乡村振兴的路径,最终打造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下半场报告由嘉宾点评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魁教授,山西社科院《晋阳学刊》路强副研究员和中领世联合创始人宋杰做出点评。

  会议于下午3号举行会议闭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周国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杨志华共同主持。闭幕式上,周国文理事长就会议倡议书向与会人员征求意见并总结陈词。至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顺利闭幕。

  在两天深入讨论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发出如下十条倡议:

  一、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力作。面向经济绿色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人类的生存境遇为价值取向,它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实践和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及指导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人民性与时代性在于从实践上统筹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着力破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

  二、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上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革命性、真理性和预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方向之一,特别在全球环境治理上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大国风范,在气候外交的战略上承担了东方中国环境治理的责任,贡献了中国道路红绿相映的生态智慧,提供了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三、立足于中国大地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哲学,是在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新时代环境哲学。替山河状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它指导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促进环境教育、生态伦理与亲自然的科技伦理文化的发展,将生态和谐社会的环境伦理与人类社会智能技术进步相衔接融合。

  四、两山理论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同时,也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确立,其背后蕴含的环境哲学根基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正的公共产品,既是自然存在的基本价值,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民生福祉的主要保障。无山不绿,有山皆清,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致力于生态环境持久保护的落地实践,最终能够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五、聚焦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方略需要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与有的放矢的实践策略。它是一个以自然为本、系统联动的整体战略。在思想方面,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经济方面,倡导绿色经济,推广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政治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方面,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方面,尊重自然规律,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在国际方面,开展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社会环境正义的有效达成。

  六、环境哲学是立足环境的哲学。环境是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集合,是多元流动的自然的体现。它呈现出其内在质素的循环变化,及其不同质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超越人之物化的环境哲学之维,不仅是以一种人化与自然化相融合的哲学之眼光审视环境的存在,而且在因果循环的环境认识论的角度表达了人类生存繁衍之依托从单纯的物化自然条件向生态和谐社会变化的诸种可能。毕竟,超越物化是新时代环境哲学自然存在的增长点,而自然存在则为新时代环境哲学提供了超越物化的内在基础。

  七、生态哲学是环境哲学的新面向,是新哲学面向生态环境并转向行动的关键选择,是在传承中有效行动的哲学。它提倡自然关系、有机统一与整体联动,以此为基础关注人的行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生态性与自然性相融合的哲学。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这是哲学在不同时代的外在转向。环境哲学作为哲学的重要领域,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从外在的转向和内在逻辑的理路来看,生态哲学就是环境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构成在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等层面推进环境哲学的生态化论述。

  八、擦亮红绿相映的环境哲学之底色,把社会主义的红色基因与生态文明实践的绿色基因有机统一。环境正义是红绿相融之环境哲学的道德内涵。又红又绿的环境哲学推动社会主义环境正义的积极建构,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一起联手有效实践,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度开展协同配合的行动,从发展理念、道德教育、建设模式、制度设计、法律执行和生活方式等层面进行系统式转化与创新式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九、 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中国环境哲学既一脉相承又一如既往、从环境绿化观念到环境美化思想不断发展的70年。从华夏大地环境认识的深化到中国社会环境保护的优化,我们未曾忘却立足中国土地的初心,更牢记向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使命。构建积极有效的生态行动机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也是环境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系统,完善文化系统,统筹社会系统,优化思想系统,从而在系统论层面整体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共同体是一个古老又恒新的环境哲学范畴。共同体与人类社会环境始终相联系,构成属于人与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以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平衡而又有效地处理人类、社会、环境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个问题始终是环境哲学的关键问题。聚焦保护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美丽新中国的环境哲学是一种有所关切、积极有为的哲学,它体现出生命共同体这一思想,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大地共同体思想,蕴含了整体与个体的协同、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发展与保护的辩证法,是对传统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变革。

  转自:中华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206209.html

上一篇:动机进化论、动机认知论
下一篇:[转载]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
收藏 IP: 222.131.1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