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饥饿是一种瘾:饥饿与诱惑——饥饿的生理学与心理学

已有 4761 次阅读 2019-8-3 10: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01/16/30601124_667987856.shtml


饥饿是一种瘾:饥饿与诱惑——饥饿的生理学与心理学

2017-07-01  安念夕   阅 2546  转 30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饥饿是一种瘾:饥饿与诱惑——饥饿的生理学与心理学
  
  沃尔特·坎农首创了铋或钡餐与 X 射线在消化道上的造影法。此法很快就传遍各国,成为诊断消化道肿瘤和溃疡的最得力手段之一。他曾以自身为对象,观察了 X 射线铋餐造影食物通过消化道的全过程,发现了胃肠道推动和搅拌食糜的蠕动频率,测定了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各期的长短。并演示证明饥饿感是由空胃的强力收缩引起的。
  
  沃尔特·坎农的《疼痛、饥饿、恐惧和愤怒时的身体变化》对 W.詹姆斯的情绪理论提出了批评。詹姆斯 - 兰格理论认为,生理反应先于情绪显露,也就是说,如果心率加快或肌肉紧张等身体变化没有发生,则情绪就不会出现。坎农的替代理论(现在称之为坎农 - 巴德情绪说)认为,情绪是一种应急反应,这种反应使身体指向需要源,以便应付这种应急。坎农把下丘脑定义为情绪行动的控制中心,把肾上腺定义为压力下身体能源的动员。
  他在内分泌腺特别是肾上腺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激素在应付紧急状态中的重要作用。1931 年他发现有些神经末梢能释放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交感素”。于是,其他一些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发现随之而来,导致了他对“内环境稳定”概念的系统阐释。这一概念有力地影响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1932 年他把这方面的研究总结为《身体的智慧》一书。
  内环境稳定这一概念是 19 世纪法国生理学家 C.贝尔纳首先提出的。1926 年坎农把它正式命名为“内环境稳定”或“自稳态”,并根据他自己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加以肯定。自坎农以后,“内环境稳定”成了生物学中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美国数学家 N.维纳把这一概念作为控制论中生物学方面的例证之一。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吃饭吃得很饱的时候,很容易发困,思维也会处于停顿状态,不睡觉就没办法工作------该会的也不会了,该记忆的也想不起来了,越是着急越是想不起来,吃饱导致情绪的低落。
  
  看过《暗算》的人们一定会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安在天在给黄依依介绍另外一位密码破译员陈二胡的时候,特别介绍了陈二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从来不吃午饭,为的就是能够时时保持自己不犯困,以高度集中的精神参与到工作之中去。
  
  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饥饿感”的问题。何谓饥饿感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饥饿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降低造成的。这是身体给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说前一餐的能量已经消耗光了。饥饿感产生以后,往往会促使人们寻求食物欲望。从生理学上来说,饥饿感一旦来临,肌体就会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从而促使人的大脑处于活跃,精神往往会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
  
  国内外研究表明,运动员处于饥饿感的状态,最容易出成绩。
  
  保持饥饿就是要保持一颗积极创造,充满激情,充满好奇的心。“饥饿”才有前进的动力。工作中保持适当的饥饿感,那样可以更快的超越自己;生活中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才不会对生活感到乏味,失去生活的乐趣。所以,饥饿感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说是快乐的源头,没有了饥饿感,人更容易满足现状,回忆过去,眼光永远不会看前方。 
  
  这里要说的是,饥饿感应该是适度的饥饿感。俗话说:“三分饿,七分饱”,这是饮食的原则。 
  
  那么怎样保持饥饿感呢?我要说的是,吃饭的地点都要选择好,要让人在很热的地方吃饭、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丢失的能量也多,产生饥饿感也就强烈,因此注意力也就更集中。 
  萨利·史奎尔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他这样写道:也许人们都还记得,莫妮卡·莱温斯基在同美国前总统的绯闻曝光之后曾经一度暴饮暴食,让自己原本偏胖的身躯又增肥了一圈——因为在当时的压力下,她总是无法控制地渴望吃更多的东西。吃,成了她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是的,当生活变得艰难之时,受到压力的人往往会感觉饥饿。 
  “我是一个一遇到压力就会暴饮暴食的人。” 我的一位朋友这样对我说,她在一家杂志出版社工作,经常会因为截稿日期的来临忙得焦头烂额。“这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食物不但可以安抚你的情绪,还能够让你有借口拖延时间。” 
  
  “在面临压力时,对抗或者逃避都属于正常反应,”荷兰拉德伯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塔加纳·范·斯特里恩说。“所有的血液都流到肌肉里面,这时候你应该去运动而不是吃东西------因此在压力之下吃东西你会感觉很不适应,很难习惯。”此外,当人们遭受的压力过大时,比如说家庭成员的死亡,往往会吃不下东西。 
  人们很自然地会把洗劫冰箱的行为,归结于工作压力、繁忙的日程、家庭变故和个人冲突问题等等。曾经针对由压力引起的暴饮暴食问题做过几项研究的费城卓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麦克尔·洛伊说, “压力、情绪以及食欲的增加之间必定有某种联系,孤独,厌倦,焦虑,沮丧——所有这些情绪均会起作用。” 
  
  洛伊的研究证实,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近期在《食欲》杂志(Appetite)上发表的一些研究显示,那些从事开心活动的人和那些在压力之下从事繁重劳动的人,同样会吃得过多。 
  
  “这便说明起作用的不只是消极情绪” 洛伊说。那些增加的食欲也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大脑额外所需要的卡路里。“如果你正在从事脑力工作,你会发现脑能量会有所增加,但不是很多,那么为什么脑力工作或者压力会让人想吃东西呢?这可跟你出门跑上五英里不一样。”他认为。 
  
  然而让科学家感兴趣的是,暴饮暴食对每个人的影响却不尽相同。最易受到影响的似乎是那些所谓的“受限型吃客”——这些人会时刻警惕自己的体重,无论有效与否。洛伊在研究中发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类人比那些不在乎体重的人更容易吃得过多。 
  
  像洛伊所说,加上这种全天24小时被食物包围所产生的感觉,我们又多了“一种全新的饥饿感。”“这看来似乎有些矛盾,”他说,“食物的存在与不存在都能引发我们的饥饿感,但却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 
  
  人们在进餐4到6个小时候会感觉饥饿,这从生理学的角度完全能够解释清楚——烟草依赖同样有这种节奏,只是时间更断而已。
  可要想弄明白一个人在饭后看到巧克力薄饼时为什么还会产生强烈的食欲,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这个时候你身上并不缺乏热量,”洛伊说,“可你就是有把它们吃进肚子的强烈欲望。” 这种饥饿感正是科学家所期望了解的。不过在进行研究之前,那些易受压力或者情绪影响而暴饮暴食的人,应该先想办法将卡路里损耗降到最低。 
  
  我的一些朋友就在作这样的尝试。比如有的人在渴望吃东西的时候采取少而慢地吃一点东西的办法,或者借助运动来扼制吃东西的欲望,有些则通过练瑜伽来加以缓解,有些则干脆选择健康食品,即便多吃一点也没关系——何必对自己那么残酷?
  在“饥饿动机”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民以食为天,这话说明了食物对人的重要性。
  这不仅让人想起对于毒品瘾君子来说则是以毒品为天,食变得不甚重要,甚至性都变得不甚重要。
  作者接着写道:人为什么需要吃饭?这问题的最简单答案,人心皆知是因为饥饿。因此,饥饿动机(hunger motive)或饥饿驱力(hunger drive),自然就成了解释吃饭行为的原因。虽然 '饿了就吃'与'吃了就不饿'的原则人人可行,但对以下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迄未找到肯定的答案:(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个体产生饥饿?(2)如果说,吃饭是由于生理上的需求,那又为什么有些人会超过生理需求而猛吃不停,结果造成肥胖症苦不堪言?(3)为什么有些人置生理需求于不顾,视吃饭为畏途,因节食而成厌食症,结果导致生活困难?接下去将依次讨论这三个问题。
  (一) 饥饿的生理因素
  个体感觉到饥饿,究由何种原因?当然,对此问题的答案,可以回头采用前文所说的均衡作用来解释;人体象汽车一样,油量消耗到某种程度,自然需要补充。问题是,汽车油量不足时,由仪表显示出来,人体上的何种器官职司饥饿感觉的讯号呢?目前生理心理学家们,对此问题提出人体自行规律的解释。人体的自行规律有短期与长期两 种,分别职司饥饿感觉与进食量,藉以维持身体需求的均衡。
   
  在身体的短期自行规律方面,首先想到是,血液中葡萄糖的量减少到某一程度,细胞内失去均衡,自会发生神经冲动,反映到中枢神经系统,而生饥饿感觉。生理学上很久即持此种看法。因为,早经认定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来源。在六十年前,曾有生理学家用狗做实验,将饥饿铬的血液,与饱食狗的血液,两者交换(Templeton & Quigly,1930),结果发现:饱食但注入饥饿血液的狗,即使胃中刚填满食物,而胃壁却开始收缩,这表示它'虽饱犹饿'。另外那只饥饿但注入饱食狗血液的狗,即使胃内空空,而本已收缩不停的胃壁,却因血液改换,而停止收缩。由此可见,胃脏空虚与胃壁收缩,只能表示饥饿的状态,而并非由之产生饥饿感觉。职司发出饥饿讯息者,是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准此推论,我们平常用'饥肠辘辘'来表示饥饿感,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于科学的。
  上述研究之后,在医学上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其病因是在利用葡萄糖转化为热能的生理机能上发生障碍,致使葡萄糖滞留在血液内无法吸收,结果只能经由小便将多余的糖分子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利用葡萄糖能力的减退,主要原因是负责代谢糖类所必须的胰岛素,在体内分泌不足。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一般都是采用注射或口服胰岛素药物的方法。根据临订治疗发现,病人使用胰岛素之后,他的胃壁就开始收缩,随之感觉到饥饿(Goodner & Russel,1965)。此一新的发现,于是产生了一问题:因为血液内葡萄糖降低时,胰岛素跟着自动增加分泌,所以饥饿感觉竟来自血液中糖分的变化,还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于是成了争议的问题。新近的研究,此一问题终于获得答案。新的研究是将葡萄糖的变化与胰岛素的分泌两个变项,加以控制处理,避免两者一起交互影响。结果发现:饥饿感的发生是在胰岛素变化之后,而非发生在葡萄糖的变化之后。由此可见,胰岛素变化才是饥饿感的原因。
   以上所述,是指饥饿感在身体短期自律过程中产生的过程;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一日三餐之前感到饥饿的原因。接下去要讨论的是,身体的长期自行规律;旨在说明每个人的身体,其本身就会因体质需要而自动规律食量,藉以贮存脂肪,保持其适当体重,从而维持健康。
   解释身体长期自律功能,生理学上有一种理论称为定点论(set-point theory)。按定点论的说法,人体内有一种类似室内自动温计的装置,其功能在于维持适度体重。体重如超过定点,它就会自动调整,促食欲降低,少吃些食物,藉以恢复原来的定点体重。体重如低于定点,它也会自动调整,促使个体食欲增高,多吃点食物,藉以恢复原来的体重。
  
  体重定点论的说法,尚属假设阶段。考虑此一假设,有几个有等解决的问题:其一,所谓'体重定点',究竟按什么标准,同样身高的人,体重定点也有个别差异;其差异师的原因是,他们有不同的体质。其二,假如体重定点之说可靠,每个人的体重定点,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环境造成的?为解答此类问题,心理学家们做了很多实验研究。
   
  心理学们假设,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视丘部分,可能存在着一个控食中枢。他们以白鼠做实验,先将下视丘外下侧切除,结果发现:白鼠因之丧失了食欲。如果强行喂食,两三星期后,它就自动恢复进食,但体重则一直维持着已经降低了的标准。如果不强行畏食,不予照顾,它就会瘦死。后来又将另外白鼠的下视丘底部切除,结果发现手术后的白鼠因之食欲大增,在4~12周之内体重增加65%,以后食欲虽恢复原样,但体重却一直维持已增加了的标准(Hetherington & Ranson,1940)。后来学者改用鸡与猴子实验,也发现同样的结果。至于人类的体重定点,是否也决定于视丘的该二部位,尚难肯定。惟根据下视丘底部生瘤或受伤的病患发现,此类病人都有食欲激增,体重超常,结果变得极为肥胖(Keesey & Powley,1957)。
   
  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推论,下视丘底部下外侧部两处的神经组织,可能就是决定人类体重定点的神经中枢。惟在人类中下视丘的生理结构大致相同,而在体重定点上,却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有些人拚命节食体重也不下降,另有些人尽量吃也不会发胖。究竟体重点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定点决定在脂肪细胞的数量与大小,一半决定于遗传,一半决定于两岁前的饮食习惯。
  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那种认为儿童期在“性”的色彩上是洁白无瑕的,只是进入青春期时才伴随着性欲、情爱的出现而开始性心理的发育的认识,如今被证明是错误的。同样,认为进入老年后,性心理也和各项生理功能(尤其是性功能)一样退化、消失,如今被证明同样是不对的。
  弗洛伊德1905年在他的“性学三论”中,把人类性需求称为与饥饿感相似的本能。这又叫做“原欲”。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动力是“力必多”(Libido),这一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力必多这个概念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含义,它既表示生理上的性冲动,又表示心理上的对性关系的渴求。弗洛伊德对这个概念更强调其心理含义,力必多这一概念进一步泛化而涉及生理性冲动以外的许多心理活动,如自爱、母爱、宗教情感以及人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他都将其说成是力必多的满足。众所周知,有满足必有匮乏;没有匮乏就谈不上满足。
  荣格1911年提出,人的行为动机是幼儿自身的软弱和对这种软弱无力的意识之间的冲突;人的内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即匮乏(本文作者)。阿德勒认为,力必多是一种生命冲动,但不都是性冲动。性本能对人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饥饿比性要求更强烈。
  格式塔学派的观点
  
  格式塔学派又称完形心理学——很显然,它也是针对匮乏的。
  代表人物是勒温。30年代,他们的研究转向人的个性和行为问题。勒温认为,行为的发生与人的自身和环境都有关系。行为是个体状态和当时环境的函数。人的生理条件可以引起动机状态,称之为需要。因此,这个所谓的生理条件显而易见地也就是指匮乏。勒温认为,与需要相伴还有情绪特点,这表现为紧张。人们总要通过行为从这种紧张状态和不平衡感中摆脱出来,达到需要的满足和紧张的消除,行为就是这样的产生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动机就是匮乏。而紧张状态可以被视为戒断状态,而戒断不仅因为依赖而出现,更源于其核心为匮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动力的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的原因就是外界刺激。对他们来说,不可能使用“精神动力”一词。他们的行为公式是S-R,只承认外在可见的活动和行为。可是,事实上他们又不得不回答“为什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便提出了“驱力”这一概念。但他们对此的理解却是生理学的,而不是心理学的。他们认为,驱力只是一种生理生化变化,这种变化由刺激引起,并与指向目标的行为有关。50年代哈洛对驱力作了归纳,分为二类:一类是内驱力;饥、渴、性、母性行为;一类是派生驱力,如合群、安全等行为的驱力,是后天习得的。显而易见地,大部分行为都可以用饥饿或饥渴——也就是匮乏来描述,比如描述性就可以用性饥饿或性饥渴。
  
  人本主义关于心理动力的看法
  
  人本主义是发源于欧洲的一种哲学思潮。由于这种哲学理想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生物体,所以它力求去挖掘所谓“人性”,提倡在“人性”中去寻找人的行为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马斯洛。他提出了“动机层次论”、“潜能”、“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等观点。在他的动机层次论中,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受某种“需要”的驱使。如一个饥饿的人,他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动力就是满足食欲。同时,马斯洛提出,当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内在需要,使自己尽其所能。他的“动机层次论”注意到人的高级的、社会的和精神的需要——也即饥饿或饥渴,也就是匮乏。关于动力问题,马斯洛用“潜能”这一概念来回答,认为潜能是一个人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动力。但是显而易见地,假如对于“自我实现”没有饥饿感或者饥渴感,也即匮乏感,没有自我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正如人们常常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仅有愿望却没有饥饿,使自我实现停留在空谈上。
  简述饥、饱感的脑结构
  50年代初发现,动物下丘脑外侧区的损伤导致动物不吃、不饮状态;如果电刺激此区则引起动物大量饮食的行为。因此,50年代以来一直把下丘脑外侧区视为饥饿中枢。在发现饥饿中枢的同时,也注意到下丘脑腹内侧核的电刺激能使摄食中的动物停止进食;损毁此区导致动物过度饮食与肥胖的后果。又将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为饮中枢。在下丘脑中就存在着饥、饱的两个对立中枢,它们之间的机能关系决定着摄食行为,故统称为摄食中枢。近年来,对饱中枢的精细研究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具有这种生理功能的脑结构并不是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的旁室核的轴突在脑垂体后叶附近形成的突触和与迷走神经运动背核间形成的突触联系,对“饱”感的调节具有更重要作用。除下丘脑腹内侧区和旁室核之外,下丘脑穹窿柱周围区也具有饱效应。50-60年代提出的经典饥饿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得到修正。现在认为与饥、饱感有关的脑结构主要是下丘脑的外侧区、旁室和围穹窿区。为什么这些脑结构是饥饱的生理机制的重要中枢呢?一方面,由于这些脑结构与脑内化学通路有着交错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与复杂的体液调节机制也有复杂关系,与多种激素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现代孩子的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任性、自私、孤僻、懒惰等心理状态。究其原因,来自家庭中老人娇惯,父母宠爱,孩子养尊处优,俨然是家中的“小皇帝”。不少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认为:这些孩子是家庭“给予”他们的太多,“约束”他们的太少,除了给予他们生理和心理上必需的“良性刺激”外,还必须给予适当的“劣性刺激”。 
    所谓“良性刺激”是是只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愉快的外界刺激。而“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满意、不舒服、不愉快的外界刺激。适当的“劣性刺激”对常被娇惯宠爱的孩子来说是必需和有益的。这将会对孩子成长后适应复杂的社会,经受各种挫折和困难起到良好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2-3岁的孩子虽小,但也可根据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一些“劣性刺激”。
    “饥饿”刺激:父母要让孩子感受一下饥饿的滋味,因为有些孩子的营养补品多,零食不离口,经常挑食拒食,饭到嘴边没胃口。不妨有意识的给一点“饥饿”刺激,饿了就能使食欲旺盛。同样,孩子在心理上也需要“饥饿”刺激。每个孩子都有欲望,父母如果无限制的满足他的一切欲望,孩子的兴奋感会处于饱和状态,就回失去追求的热情。因此,父母就要制造欲望的空腹状态,让他有“饥饿感”。比如有些父母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这反而会使他东挑西捡,兴趣不专一。相反,当孩子缺少玩具时,他会专心的玩,玩得更津津有味。
    “困难”刺激:再父母温暖怀抱长大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长大后稍遇困难就束手无策,表现出胆小、依赖成性、意志薄弱。因此父母有必要从婴幼儿时期有意识的给他设置一些障碍,增加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得意志。比如,孩子学走路会摔跤,要让他克服困难,在多次摔跤后,终于学会走路。要孩子独自一人关灯入睡,就需要他克服胆小、惧怕的心理。喜欢睡懒觉的孩子,早上不肯起床,父母不妨安排好生活日程,让他早起早睡,跑步锻炼。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要让孩子感到人生的道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而碰到困难和障碍是经常有的事。
    “劳累”刺激: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做不了什么事,就包办代替,孩子从小不劳动,不知什么是苦累,以后就会逐渐变得懒散、依赖、怕苦,活动少,缺乏锻炼,不仅对身体发育不利,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并促使不良性格的形成。尽管孩子还小也要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学习自己穿脱鞋袜、洗手洗脸、整理玩具,还可以帮助大人拿报纸、浇花等。
    “批评”刺激: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听到批评就不高兴,父母要能够让孩子从小学会分清是非。知道对错,要让他明白做了不对或不好的事情要听从父母的劝告,否则要受到批评。使他感受到“约束”,不敢随心所欲。比如,有一个孩子乱翻爸爸的抽屉,把里面的东西仍了一地,妈妈看见批评了他,他就大哭,妈妈又给他慢慢讲道理要他接受批评,去将东西拾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几次批评后,孩子再也不乱翻爸爸的抽屉了。
    其实,“劣性刺激”也是一种教育,能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小树一样,经受了风霜能长得更为茁壮。
  
  
  
  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作为本能行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更具体地说是腰髓前角的球海绵状核,该核的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直接支配生殖器的肌肉,以保证交配行为的完成。下丘脑的前部存在一个脑高级的雄性性行为中枢,它位于内侧视前区,称为性两形核。在雌性动物中,脑内高级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枋。
  
  除了雄性动物的性两形核和雌性动物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之外,两性动物的性行为还受更高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颞叶损伤的人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防御、攻击行为类型
  
  最常见的防御行为是逃避危险或有害目标的行为。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主动逃避反应或被动逃避反应。大多数动物以主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但刺猬、龟等动物则以被动逃避为主要防御行为模式。除了逃避的自我防御行为,各种动物都有种属内个体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起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情绪色彩,所以有时称之谓情绪性攻击行为。
  
  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而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哺乳期的动物为保护幼仔不受外来者的侵害,以猛烈地攻击驱逐外来者。
  杀幼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这是由于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所不及而引起的。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根据现有的科学事实,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一功能进行着调节与控制。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于捕食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用。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
  
  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还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简述什么是假怒,证明了什么?
  
  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
  
  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简述人类睡眠分哪几种?特点是什么?
  
  人类的睡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活动类似慢波睡眠的入睡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殊变化。异相睡眠又常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这种类型的睡眠与做梦的关系比慢波睡眠更为密切。
  
  睡眠一期(入睡期),行为上安静困倦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以8-13次/秒的α节律为主)。
  
  在慢波睡眠之后,常出现异相睡眠。此期睡眠者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全消失,睡眠深度似乎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部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从此期立即唤醒。与行为变化相反,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
  人的每夜睡眠大约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变换4-6个周期所组成,平均每个周期历时80-90分钟,包括20-30分钟异相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成人入睡后,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1-4期和4-2期的顺序变化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次更替一个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长。所以,后半夜睡眠中,异相睡眠时间的比例增大。
  
  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用什么实验做的?
  
  1937年著名生理学家布瑞莫建立了猫的孤立脑标本和孤立头标本。前者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猫脑,此后猫陷入永久睡眠状态;后者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猫脑,则猫保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他以此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1949年意大利著名电生理学家马鲁吉和马贡发现,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引起动物的觉醒反应。此后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各种外部刺激还是感觉通路的电刺激,均沿传入通路的侧支引起脑干网状结构的兴奋,然后再引起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觉醒反应。因此,把脑干上部的网状结构称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微电极电生理学技术的应用,也积累了许多科学事实,证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元单位活动可受多种刺激的影响。
  怎样证明脑干是维持大脑觉醒和睡眠中的重要作用。
  
  脑干以上横断脑(孤立脑标本),动物陷入永久睡眠状态,脑干中间横断脑(桥脑中部模断),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脑干下位横断脑(孤立头标本),动物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桥脑下部的网状结构对睡眠起重要作用;脑干上部与下部的网状结构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这就是60年代对睡眠机制的认识水平。
  
  70年代以来对睡眠机制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科学事实,证明脑内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结构,其生理、生化过程的维持与转换对睡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慢波睡眠来说,关键性脑结构是缝际核、孤束核和视前区、前脑基底部;对于异相睡眠,关键性脑结构是桥脑大细胞区、蓝斑中小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延脑网状大细胞核等许多脑结构。
  异相睡眠中哪些是开细胞、哪些是闭细胞?
  
  桥脑大细胞区散于桥脑网状结构之中,非异相睡眠时没有单位发放,一旦动物进入异相睡眠状态,桥脑大细胞开始活动并逐渐增加单位发放频率,最高发放每次可达200-300个神经冲动。每一串单位发放都伴随眼动和PGO波发放。此时大脑电活动去同步化,出现低幅快波,肌肉张力完全消失。因此,桥脑大细胞视为异相睡眠的开关细胞。与此相反,在脑干背部的蓝斑内存在许多很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使神经元,产生低频的单一频率发放,在慢波睡眠时,它们的单位发放频率逐渐变慢,一旦进入异相睡眠,它们的单位发放立即停止或迅速降低。将蓝斑中这种小细胞称为异相睡眠的“闭细胞”。
  
  延脑网状大细胞核在异相睡眠时变得更活跃并与PGO波和快速眼动现象同时发生。这种细胞的轴突达脊髓运动神经元,与之形成抑制性突触。所以,在异相睡眠时,这种细胞的兴奋引起肌肉张力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4000070609 与我们联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92260.html

    上一篇:[转载]为赵立平教授点赞——《肠道菌群和肥胖:从相关到因果》都说了些什么?
    下一篇:[转载]为什么有时候很饿但没胃口,有时候不饿但很馋?
    收藏 IP: 125.34.2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