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图说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简史

已有 5070 次阅读 2019-2-26 12:4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www.fotosay.com/topics/20170904-hz/index.html

结绳记事(此图选自网络)

契刻记事(此图片选自网络)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的记事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结绳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

契刻记事

主要目的是用来记录数目和作债务的凭证。

相关典故

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恐怕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办法虽简单但不可靠。据说波斯王大流士给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结的绳子,并对他们说:“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从你们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那天起,每天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结,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要是我不回来,就收拾你们的东西,自己开船回去”。

图画文字(此图片选自网络)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开始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图画、文字画、图画文字的异同:

图画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艺术再现。文字画是指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图画,具有辅助记事和社会交际作用的文字类型。一幅或一组图画,独立地表示整个语段,图形上不划分为单词。因此,它们只再现话语的内容,而不反映语言形式。文字画属于语段文字。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前者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后者没有这个特点。

甲骨文(此图选自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画中分离出来。书写的技术不再需要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就足够了,这就是原始文字。有据可查,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重要价值: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大约有4500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

金文 “寿” 作者:龙眠山客

金文 万物生光辉 作者:龙眠山客

到商代后期以及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把字铸刻在青铜上,这就形成了金文。和甲骨文相比,金文的形象程度更高。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

殷金文:纵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千二百余字。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然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四十余字。

西周金文: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

东周金文:自平王东迁以降,铁器渐见,钟等青铜乐亦渐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故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般,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

秦汉金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为小篆,且不再刻铭文于钟鼎之上,由是金文渐衰。及至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自是不见于史。

大篆“天趣自得” 作者:赵振元

甲骨文-大篆-小篆 “马” 作者:三月布丁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大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二是规范化。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既小篆。

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篆体书法在魏晋以后走向式微,到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王福庵、韩天衡、王友谊、沙孟海、黄宾虹、刘江、来楚生、邓散木、陆维钊、倪和军、商承祚、徐无闻等。

《观沧海》 作者:张崇范

隶书对联 作者:张崇范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把小篆的弯曲线条改为平直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但同时使古汉字的形象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汉隶是我国两汉书法艺术的象征。大致风格有:

工稳端庄类,如《西岳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韩仁铭》、《熹平石经残石》;

方劲古朴类,如《张迁碑》、《鲜于磺碑》、《西狭颂》、《校官碑》;

秀丽飘逸类,如《曹全碑》、《孔宙碑》、《刘熊碑》、《赵宽碑》;

宽博厚重类,如《衡方碑》、《鲁峻碑》、《封龙山颂》;

雄放态肆类,如《石门颂》、《杨淮表记》、《夏承碑》;

古拙雄浑类,如《郁君开通褒料道刻石》、《装岑纪功碑》、《郁阁颂》。

草书四条屏 曹操短歌行 李淑娟

中堂 论语句三则 张志庆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因它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又进一步发展成为今草。到了唐朝,又有了抒发情怀,寄情于笔端而表现的狂草。

历史趣事: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精通。同行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意。一天,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他所写的字询问张丞相念什么字。张丞相反复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

随后揉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

楷书四大家: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楷书学习: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

王思任《林木道诗集序》节 作者:李明

楷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李淑娟

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的是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人物及作品: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巙,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现代的钟致帅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布局谋篇:

错落大小: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调整轻重:"平衡"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左右挥洒: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上下贯穿: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力求和谐:以上四点是行书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天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一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

行书 《礼记·大学》 作者:刘京闻

行书 王安石《周公》 作者:刘京闻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汉字是博大精深、神奇美妙的诗性的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汉语,才能创造出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如文言文、诗、词、曲、赋、对联等等。而汉字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不似绘画胜似绘画,风靡天下,令世界为之倾倒。中国的诗词,尤其律诗、绝句,平仄交替而有铿锵之美,字词对仗而有形式之美,句尾押韵而有和谐之美。因此,弘扬我们的汉字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要让汉字文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淹没在各种代码的洪流中。让我们来一起传承汉字文化!

微博关注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会员章程 | 使用指南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系统统计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110 报警服务无限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Copyright©2008 www.fotosay.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03114 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64348.html

上一篇:[转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下一篇:中华文明换新天
收藏 IP: 114.243.102.*| 热度|

1 王俊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