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张成岗:我们处在创新的好时代(文│李夏耘)

已有 1728 次阅读 2019-2-14 13: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张成岗:我们处在创新的好时代

文│李夏耘

近年来,中国在SCI期刊的科技论文产出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据SCI数据库检索显示,2017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SCI论文33万余篇,连续十三年居世界第二位。这一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步显著,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同时,数据的背后也与中国科研人员对发表SCI文章有着深厚的情结密不可分。

一年发表10SCI论文

张成岗是医学研究领域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任职于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在人才济济的军事医学科学的最高殿堂里,他31岁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35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1岁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学、医药学、神经科学、心理认知、生物信息学、生物电磁学等多学科领域,取得了2项国际PCT发明专利,17项中国发明专利,11项中国计算机软件版权,是一位擅长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型学者。

与中国的许多科研人员一样,完成国家科研项目,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张成岗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据他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科研工作的主旨是解决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从1978年到80年代末,中国的科研目的是“从无到有”、“需求导向”,国家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研究什么,这时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无法套用国际标准,以自我评价和满足国家需求为主。这一时期的科研工作从切实需求出发,亟大地支持了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振兴。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客观性的评价体系,也出现了部分研究成果夸大、失真、失实的问题。80年代末,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科研工作也面临新的时期的要求,“从有到精”、“国际认可”成为科研工作的主旨。从这时开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引入了国际规则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制度。

对中国科研人员来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取得发言机会,以及在SCI期刊发表论文是获得国际同行评议的途径,甚至,不在SCI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便很难被认为是国际水平,这是中国科学家不得不发表SCI论文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行政部门为了量化考核科研人员的工作,将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其中一项评价项目,直接与科研人员的薪酬挂钩,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发表SCI论文的积极性。

“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分为顶级期刊(影响因子在20分以上的如《Nature》、《Science》、《Cell》和《The Lancet》等)和权威期刊(影响因子在10-20分的专业学会的杂志,如《美国科学院院刊》等)。有的科研单位认为在什么档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便具有相应的水平,文章发表之后直接按照影响因子奖钱。”张成岗说。

“有趣的是,中国也反过来改变了国际的规则。”张成岗介绍道,“一开始,影响因子只是用于评判一本杂志质量高低的其中一个指标,通常是图书馆为了确定选择订购哪些杂志的一个参考依据,事实上,并不能单以其高低定论杂志的等级。随着一些杂志留意到中国人投搞的时候格外看重影响因子,于是开始重点关注这个指标,影响因子在杂志评判标准中的权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中国人把影响因子‘捧红’了。”

作为母语非英语国家的科研人员来说,在SCI期刊发表论文具有双重关卡,除了专业能力和研究成果本身之外,还需要分散大量精力于英语语言能力的锻炼上,某种程度而言,能大量发表SCI论文的中国科学家无异是非常优秀的。张成岗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先后发表了90余篇SCI期刊论文,特别是2010年,他以一年发表10篇SCI论文的成绩为实验室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但是张成岗并不满意,他从这时开始反思,自己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即科研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创新与保守的博弈

2010年末,张成岗被确诊患有型糖尿病,这让长期从事慢病研究的他产生了“医者不自医”的无奈。他阅遍近一年顶级期刊上的医学论文,发现在“三高”等慢性疾病的治疗领域,目前医学界能做的只有不断研制新药“治标”,还缺乏真正有效的“治本”之策。

从2011年开始,为了解决百姓更实际的问题,张成岗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慢病的防控领域。肥胖是众多慢病之源,他从减肥入手,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2013年,他终于成功减重30斤并平稳控制了血糖,并从实验中总结出一系列全新的创新理论——“菌心说”。他一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新理论的实际应用范畴,一边向SCI杂志投稿,与更多同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可是这一次的投稿之路让他遭遇了久不经历的退稿问题。

张成岗说,国际上主流医学理论认为慢病的成因在于人体基因的错误,结合当前国际医学的热点在于精准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找到问题基因片段并修正它。他透露,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做研究将较容易在权威和顶级SCI期刊发表。而“菌心说”将慢病成因归根于寄生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身上,更挑战已有认知的是,“菌心说”认为肠道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类的情感,这与当前医学的主流声音明显不同。“一个创新的观点,同时也背负着相应的科学风险,它很难通过同行评议中圈内专家的固有观点。因此,原创类的工作不容易出现在顶级和权威期刊上,目前医学界的保守性远远超出人们想象。”张成岗坦言道。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主旋律,但在现实中,科学是非常保守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毓琦先生曾言,真正新颖的认识只会偶尔出现,而要被人们接受往往还要经过大量的努力和斗争。事实上,这并不是坏事,而是科学应有的方式。真理必然将在实验与临床实践的证实或证伪过程中逐渐显露真相。

面对学界的一些质疑,张成岗暂停了集中精力向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的动作,全力以赴深入“菌心说”的研究,并试图从跨学科的角度验证“菌心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他认为生物学的背后是哲学,哲学的背后是数学,各学科之间存在相通的逻辑。在为“菌心说”找到了哲学论据支持后,如今,他正试图建立“菌心说”的数学模型。

张成岗认为自己遇到了“最好的时代”。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角色与地位再一次发生巨变,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了领跑者,而“从精到强”的发展阶段对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从顶层设计到科研单位都将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国内学界对创新理论的包容性大为提升,对于“菌心说”这一具有颠覆性的学说,主管部门给予张成岗“密切观察,继续研究科学数据。”的批示。

与此同时,为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改革方案,政府在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方面待续释放政策红利,科研单位也在进行一系列关于科研激励机制与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据了解,张成岗所在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正在探索“创新人才激励”和“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提出“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创造平台,营造宽容失败、实干上进的工作环境”,以及“让各类人才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种种迹象表明,从政府到科研机构,皆在积极为科研创新营造更加开放、包容、有利的环境。

这条举国上下为科技创新开辟的“快车道”,势必将加速科学在创新与保守之间的博弈,从而击撞出更多未知的火花。

 

科学的初心

1998年,张成岗在做博士后期间,为了完成“人胚胎肝脏转录组计划”连续高强度工作十余天,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因劳累过度导致单侧面瘫而入院治疗。这项研究为他2004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奠定了基础。2004年,他根据上级指示启动生物电磁学研究,虽然此前他对于电磁辐射与疾病的关系未曾涉猎,但是他一边大量学习,一边痴迷钻研,最终成为了生物电磁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曾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和《生命时报》等媒体为公众解读对电磁辐射的正确认识。2010年,张成岗接到通知参与筹建“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与相应的重点实验室,在此过程中,他的实验室建立了可以通过眼动特征针对人员进行认知水平测评的无创系统,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11年开始,张成岗历时3年以自己身体作为“小白鼠”,进行肥胖与糖尿病控制的实验。此举使他从自身的心理感受之上发现了肠道益生菌群与人体情感的连接,进而创造了“菌心说”一系列理论,并以此为指导致力于寻找慢性疾病、心理成瘾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勤奋、聪慧、拼搏、奉献、不屈,这些特点不仅在张成岗身上得以体现,更是中国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特征。

据中科院于2016年发起的《青年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现状调查》,超六成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其中,周工作时间在60小时以上的占30.86%。根据调查结果,除了在科研工作上的高时长投入,73.07%的青年科学家还认同科研工作比较艰辛、具有危险性,92.68%的受访者认为青年科研人员工作紧张、缺少时间享受生活。尽管如此,不少人依然选择坚持这份工作“因为喜欢”。调查显示,62.48%的受访者之所以从事科研工作是“兴趣使然”;一半以上(58.61%)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他们具有改变世界和人类生活的信心。

张成岗说,对探索生命的起源强烈兴趣是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为了这一目标,他可以不为功名所诱,不畏艰难险阻,在前行的道路上即便曲折也不气馁。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坚定与坚韧,同时,也看到不断变革的科研环境,多有不足,却总在成长。


对应链接: http://www.chinatoday.com.cn/ctfrench/2018/sd/201901/t20190131_800155761.html


《今日中国》法文版

Zhang Chenggang : une nouvelle ère de l’innovation

2019-01-31 15:45:00Source:La Chine au présentAuthor:LI XIAYU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62148.html

上一篇:立此存照——动机生物学(Motivational Biology):科学研究的下一个蓝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下一篇:[转载]巧改一个字,寓意更深刻——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侯将相宁有‘病’乎”
收藏 IP: 222.131.1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