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美国数学系高材生站在跳水台上告诉了我们什么? 精选

已有 21595 次阅读 2012-7-31 15:07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 office, 男子, 数学系, 高材生

今年的男子10双人跳水很有看头,中国队曹缘、张雁全拿金牌固然是最大的看点,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个美国数学系出身的运动天才。他2000年才开始学习跳水,但表现出色,获得了10跳台的铜牌,这让我想到了很多。

我们历来唯金牌论,你若得不到金牌,一切都等于零。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共获得100枚奖牌,比美国少了10枚。按照一般规律,正常的金、银、铜奖牌分布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可中国的金牌总数超过了银牌与铜牌的总和,这是唯金牌论的典型现象(有人质疑我这段话,那我就加上一句话吧,获奖大国的金、银、铜牌分布大多是金字塔形的,这不是什么理论推导,而是事实,道理已经在给质疑者的回复中说清楚了,如果谁觉得我这个观点毫无道理,权当我胡言乱语,因为我一时找不到记忆中的数据了。这个观点的首创并非是我,而是一位体育评论员,不过我赞成这个观点。一位网友提供了2008年的数据,虽与这一观点有所出入,好在不影响本文的观点。我想,奖牌的分布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概率方法来分析,因为奖牌的获得貌似随机但实际并非随机事件,各个国家并非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一旦你得了金牌,从此你就成了明星,未来你将有无数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当教练,也可以选择做生意,还可以选择上大学,更有甚者,你可以嫁入豪门,当一个贵妇人。可更多没有得奖的运动员们怎么办?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成则为王败则寇或许是中国体育运动最恰当的写照。当10气步枪选手易思玲站在媒体面前无限风光的时候,同一项目的铜牌得主小喻丹悄悄地离开了记者的视线,小小年纪便品尝了“成败得失”后的滋味。我们走进体育馆,常常会看到一些陪练者,他们很多是从省、国家队淘汰或退役下来的队员,也许由于表现不佳,没有斐然的成绩,虽年龄并不大,却只好给人当陪练,不知这些退役人员内心有何感受?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他们是否还会选择过去走过的路?对个人来说,走体育之路异常的辛苦,从几岁开始便离开父母接受高强度训练,这种高强度训练与心理需要承受的压力将一直延续到他们退役。退役前,他们没有时间考虑未来,更没有时间为将来的出路做任何准备,目标只有一个:金牌。然而,金牌毕竟只是少部分人的幸运之牌,谁也不能保证他在若干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定可以拿到金牌。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是很有限的,辉煌时期也就短短的几年,一旦得不到金牌怎么办?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运动员是没有选择的,从他们孩提时代起,他们的父母还有那些伯乐就给他们设计好了美好的蓝图,他们应该付出了比普通小孩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童年的快乐,他们长大后是否后悔自己选择了竞技体育。他们获得奖牌后站在领奖台上风光的那一刻,也许觉得一切都值了。

很多时候爱好未必是驱动你做某件事情的源动力,竞技体育也是这样。对普通百姓来说,拿多少金牌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奖牌再多也未必能够彰显国民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来说,未来的归宿也许对他们更重要,运动生涯终究是短暂的,退役之后的路怎么走不是靠他们个人能够解决的。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流高校数学系的跳水运动员无疑可以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我看奥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597622.html

上一篇:假如傅瑾不是傅瑾
下一篇:体育强国的标志是什么?
收藏 IP: 113.65.8.*| 热度|

76 何灿 钟炳 李学宽 刘洋 张玉秀 杨正瓴 喻海軍 赵凤光 毛伯永 马仁锋 任立伟 梁建华 邵伟文 陈珍珠 刘桂锋 姚小鸥 刘立 刘全生 陆俊茜 陈耿 苗元华 张伟 喻飞 韦玉程 李望云 李战华 陶凯 王善勇 王涛 武焕春 谢海燕 王恪铭 欧阳瑶 胡华明 郑玉峰 彭真明 廖晓琳 文文 孙军昌 于锋 王国强 仲银鹏 张亮生 杨秀海 吴云鹏 程光伟 温世正 刘淼 孔晓飞 李土荣 罗浩 刘晓松 王孟阳 曹乐 朱永青 刘世民 刘广明 吴锦宇 董国法 zxk730 tianyuthu ycjyf yxh3161 mingshideqian yunmu bridgeneer 木子 xiaxiaoxue86 zdzszl zengfeng luxiaobing12 dulizhi95 hidear sz1961sy dangping zjxi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