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和分子病理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WangXY

博文

博士毕业后过早自立门户独立科研并不见得是好事 精选

已有 23770 次阅读 2011-1-24 08:13 |个人分类:我看世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科研

    博士毕业后过早自立门户独立科研并不见得是好事

                                                                                       作者:王孝养

          现在国内有种倾向,认为寒窗苦读2122载获得博士学位后就该出人头地,成为真正的科学家或专家了。国内的职称评定体系,又给这一想法推波助澜。在国内许多单位都规定,博士毕业两年后即有资格晋升副高职称。副高在国内算专家。专家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有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研究生。

         就整个人群来比,中国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1%),从这个角度讲,博士在中国还是皎皎者,而且比普通老百姓掌握了更多的科研技能。但是如果把博士放到整个学术界来比,刚毕业的博士仅是一名科研的入门者。在基础研究领域,许多博士毕业后,包括欧美的博士,刚毕业时多数都不具备独立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当然在应用研究领域,由于技术或产品的研究不需要很复杂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开发一些单一的产品,只要有好的想法,不断地试验就有可能成功,甚至没有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年轻人,都可以独立完成。这个时候早些独立,在热情很高而且精力特别充沛的时候可加速成功的进程。

        在这里主要是探讨基础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博士毕业后过早自立门户独立科研是好还是坏。

怎么才算具备有独立高水平科研能力

        在不需要太多主要帮助下,能独立找到新课题,并能独立设计和完成课题,以及有较高的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的水平。

       对于基础研究,其成果主要以论文发表来体现,要想做独立的课题负责人(PI),我觉得至少能在专业领域最好的杂志(如肿瘤专业的Cancer Research, 病理专业的AJP, 化学专业的JACS等)上发表3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要达到这一要求,据我的观察,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毕业1-2年的博士都很难做到,在国内多数博士毕业更难达到。

         科研其实是一个团队的工作,看一下近十几年来的高水平的论文就知道,论文署名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一篇好的论文发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作为PI,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过早自立门户独立科研的坏处

        1) 对自己,可能只会做低水平的科研,发低档次的论文。做一个好的科学家其实需要很扎实的功底,包括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能力等。如果在尚未有足够的科研能力之前,就独立的从事科研,带研究生和领导一个课题组,有可能一直在低水平科研上徘徊,发表论文的档次也上不去。也就是说刚毕业的博士有“勇”,但并不一定有“谋”。据我的观察,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没有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人,做PI后也难发高水平的论文。

        2) 对国家,浪费国家的许多科研资源。对于一个尚未达到从事独立科研的博士做PI,可以想象,即使有国家科研经费的支助,有可能只产生一系列低水平的科研成果,这是对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对学术界,会影响推动科技进步的进程,产生过多学术垃圾。尚未有足够能力的人做研究,会产生一大堆的垃圾论文,甚至造假论文,不仅不能促进科学进步,有可能还阻碍科技进步,污染学术环境。

如何让自己能尽快地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

        1) 自己刻意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刻苦努力的工作是必要的,但更要注意科研时不要有太强的依赖性,要刻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完成课题和论文写作的能力。尤其是在有些实验室,课题是导师设计的,论文也是导师写的,学生只是完成实验。碰到这样的导师,一定要经常跟导师讨论课题设计,写论文时争取第一稿自己完成,然后与导师一起修改完稿。

        2) 博士生期间找一个高水平的导师非常重要。找导师时,首先要看看该导师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是否能有高水平的论文,如果有,表明该导师可能很聪明能干或他有一个水平高的好导师;再看看他在有独立课题组后是否能发若干高水平的好论文,如果有,表明他确实是科研能力高的导师。在这样的导师指导下,你的科研起点可能会较高,会加速培养你独立的科研能力的速度。

       3) 在高水平的实验室从事2-5年的博士后研究不可少。单有博士生期间的科研训练是不够的。大家可以查一下近十几年学术界的大牛人物,或诺贝尔奖的获者,极少有人没做过博士后的。有人错误地认为博士后是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干的活,实际上,在科研水平高的发达国家要想在学术界混,没有博士后的经历几乎连门都没有。由于国内多数博导并没有达到美国助理教授的科研水平,“土”博士最好能到英语国家的高水平实验室做25年的博士后,不仅可提高英文水平、科研水平,还能见识不同的科研管理体制,也是自己最后一个接受科研训练的机会,可弥补过去科研训练的不足,对自己将终生受益。至于做2年还是5年,要根据专业课题而定,最好能发表1-2篇第一作者的高水平论文。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对于刚毕业1-2年的博士来说,不排除极少数天才博士能有很强科研能力外,但绝大多数都还没有真正完全踏入高水平科研之门,单靠自己是很难提高科研能力的。在科研修行尚未到家之前就独立科研不仅害己害人,也浪费科研资源。我建议博士毕业后别一门心思想自立门户,应把重点放在注重练科研功底。要想做好科研,博士后这一步不能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046-407297.html

上一篇:要论文水平还是科研水平?
下一篇:干细胞何德何能,让全球几十万人为他着魔
收藏 IP: 69.251.193.*| 热度|

36 罗汉江 金小伟 许洪光 孔晓飞 王鸿飞 吕喆 武京治 刘进平 梁建华 李鑫 于锋 徐耀 佟冬 朱志敏 陈安 唐常杰 李学宽 王凯 孙志伟 李福洋 熊李虎 饶海 唐小卿 刘立春 吴锦宇 高建国 陈海萍 刘志艳 余世锋 goudan1 lftkf xscjack hushibin opticssim fqk6166 foxqun029

发表评论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