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那点儿事——贾鹤鹏の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hepeng 横贯古今中西,纵论创新玄机

博文

大学排行彰显多元化之美 精选

已有 7240 次阅读 2011-9-27 10:51 |个人分类:科技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排行

9月中旬,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哈佛、普林斯顿分享头名,作为总统摇篮的耶鲁大学今年第三,哥伦比亚大学第四。

接下来,则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宾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并列第五,第十名是杜克大学。虽然MIT加州理工学院两所高校已经不算纯理科院校,但两校都对得起自己的名称,从体量上仍然保持着较小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如 MIT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个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统辖文科,颇似我们传统理工科院校九十年代末大跃进之前的样子。而如今我们的传统理工科院校,早已经将MIT或加州理工之类的“小兄弟”甩在后面,发展出文、法、传播、管理等各大学院。

从高校排名的角度而言,由于很多排行榜总要考虑论文发表量、引用率、论文被点击数量或下载量、教授与毕业校友获得重量级奖项等相对而言硬指标,因此越是综合的大学在这类标准化指标为主的排名上应该约占便宜。看起来,我们国内迅速膨胀的高校,简直就是为了标准化的排行榜而生。

尽管如此,国内每次排行榜发布,总是引来不少争议,甚至时而会爆出些接受咨询费提升排名的负面新闻。而相比较之下,在美国的媒体上,似乎这个排行榜太常规了,以至于见不到什么报道。

但美国人也并非不关注大学排行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早于1983年推出美国大学排行榜,后来又推出了世界大学排行榜,起初受到了极大关注,赚足了风头,排名功能迅速被世界多个机构复制,有40多个国家开始各自建立自己国家的大学综合排名。

最近两年,美国本土也有多家媒体和机构都开始推出大学排行榜。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不景气,大学变成了为数不多生意还算兴隆的行业有关系,许多人下岗后也趁机到大学中重新读书充电,加上外国学生激增,以至于我所在的容纳了这次大学排行榜中三所位居前列高校(哈佛,MIT和波士顿学院)的剑桥市,所有的出租房都是人满为患。

而实际上,中国不断推出的大学排行榜何尝不是需求使然?1999年的开始扩招后,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不乏争议),几倍于此前大学生数量的招生规模突然使得人们看到挑选学校需要很多指导和参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民间的大学排行榜开始应运而生,大部分的排行榜实际上都伴随着销售择校指南之类的市场化行为。

但国内的排行榜似乎总不消停。也许正是争议使然,我们对排名的要求就越来越要求客观化,有了主观化的指标就有人指责排名机构可能有猫腻。

而美国的排行榜中,却不乏学校对学生的责任心、校园文化底蕴、传统特色、校友及教职工评价等软指标。”想想如果这类指标被纳入到中国,岂不会让部分高校的教务部门来召开“讲好话动员会”?

然而想想,排名的目的不恰恰就在于让人们对各种各样与自己有相关性的指标能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可比的认识吗?也正因为如此,“学费贵贱”、“教师工资多少”、“奖学金覆盖比例”等指标也就成为了美国大学排名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学费当然越低越好,但教授工资越高才越能吸引人才。

而这些将高校作为一个市场竞争主体来衡量的指标,在中国的体制下却没有办法排,因为我们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恰恰缺乏了确定学费和工资水平的自主权。而正是我们这种行政化管理的高校体制,让客观化和高校综合排名在中国的高校中比在其他任何国家的高校中都更受重视。

行政的逻辑是数目字管理,而学术的逻辑则是多元化。

也许正是因为这多元化的逻辑,让MIT加州理工这样的小兄弟,以及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这样的小大学,也能靠自己特定的优势,在大学排行榜上独领风骚。

(作者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科学媒介中心主任,原文发表于作者《北京科技报-科学专栏》)



大学排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15-490888.html

上一篇:科学传播:写作的力量
下一篇:搞笑之后的思考——2011年Ig Nobel颁奖观感
收藏 IP: 76.24.17.*| 热度|

9 武夷山 王少伟 赵星 梁建华 谢鑫 曹聪 吕新华 赵凤光 lyf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