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带着孩子回到百年校庆中的母校清华,进的是离我住处最近的西北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医学院、生科院,就连一直呆在那里的天体物理中心,周边也修饰得如同花园一样美好。
真漂亮啊,据我12年前研究生毕业时确实脱胎换骨。清华确实是清华,做起事情来一切都一丝不苟。就连空间不大的新建的标本馆,也放满了各种漂亮的标本,惹得6岁的儿子一个劲儿说,“我长大后一定要上清华大学。”
一所大学,如果能成为其学子们愿意代代传递的目标,这当然值得学子们对之感谢。
然而,一边转,一边总是觉得缺了点东西,又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候,几个老同学有幸拿到了校庆文艺演出的票,结果看到节目单后,他们都跑了出来,大家又聚在一起喝酒。我看到那节目单上,要么是歌颂清华,要么与清华风物有关,总是不能感觉到有什么让人震撼的感觉。
在校园中闲逛,找到一个出售清华校庆书籍的书摊。有很多本校庆的书,却有点让人失望。这些书大多总结清华的历史、教学经验和人物典故,看到的都是大家如何在清华这个环境中的工作,看不到的是清华贡献的思想,是清华人让人感动的精神。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是清华年谱,可惜不研究历史了,没买。
在这些书中,最让人失望的是一本名为《清华文化研究》。本来以为这是一本以清华作为案例的文化研究著作,但发现其实不过还是清华的大总结,从传统讲到现状,仍然看不到多少反思,没有任何根据表象对实质的探究。清华文科现在吸引了那么多学术大牛,唉!大师何在呢?
相信清华在校庆上花了不少钱,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但是总感觉都停留在形式上,看不到精神,感受不到震撼,无处追寻感动。一句话,校庆被变成了一场运动,处处都是形式美,而形式之下是什么呢?
在学校里,又参观了清华科技成就展,最大的感觉就是现在的清华既不是国学院时代的清华,也不是工科独大时的清华,前者有王国维、梁启超等四大导师的辉煌,后者是一大批国家需求的顶梁柱攻关项目,虽然可能不一定产生很多论文,而现在的综合大学时代,却感觉不到有颠覆性的成果。现在发表了很多论文,但看不到划时代的东西。
从清华科技展来看,清华在综合大学的路上还没有走出自己的方向,文科看不到思想(虽然有不少列入“工程类”的丛书),理科看不到引领学科发展的原创研究。也许这与清华开始走综合大学的道路为时不长有关。但,这无论如何也需要领导人多反思。
然而在校园中,却逐渐地有了一种让人感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校庆服务的志愿者,热情而礼貌周到;这种感觉也来自在校园四处那两鬓苍白的学长们,也许他们没有成为部长和院士那样的精英(成为这样的精英后,在校庆中就属于特殊礼遇的贵宾,很难在校园中闲逛了),但是那种为母校骄傲和自豪的神情,深深地刻在他们脸上。
这才是清华的魂魄,清华其实最需要褒扬的不是发表了多少文章,而是一群群勤恳实干的学子,一批批成长奋斗中的青年教师,甚至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比如我所住的15号楼的楼长,那个纯朴的北京人?比如宿舍楼旁边13食堂的一位大师傅,当年我节衣缩食、购买5毛钱一份的廉价剩cai的时候他似乎总往我的饭盆中多盛一勺。还有那些普通甚至是贫困的学生。他们的平凡工作中其实体现着不平凡的清华精神。
清华的精神其实不仅仅是大师们的精神,而是普通人的精神,而我们的校庆组织者是否想到了要表现这些普通人呢?如何去表现那种人情、人性、人道呢?是否可能让我们这些校友们回到学校,看到的是百年来这些普通人的贡献?听到这些普通人的心声?
百年校庆,人们议论得最多的是清华如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我也在想,清华如何成为一所感动世界的大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