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64J98Y99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H64J98Y99H

博文

黄铜卖出了黄金价——杂议高考满分作文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1-7-11 16:05 |个人分类:边看边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年轻人, 高考作文, 高考满分, 拒绝平庸, 黄金价

马臻先生的短文《高考满分作文不过如此》,对高考作文专家一致叫好的那篇写“风沙渡”的作文提出了独到的意见,我非常欣赏马先生的质疑精神与科学的辨析态度。毫无疑问,那篇文章很有商榷的必要。马先生批评得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事实上,写作主体与阅卷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像无形的手影响着考生的分数与命运。

 

两个全然不同的审美主体,如何寻找到契合点,真需要点运气。“心有灵犀”实在包含着一种宗教般的神秘色彩。一个离不开主观感受的作者,一个同样需要靠主观感受把握的阅者,在作文批改的汹涌浪潮中,没有波峰与波谷才不正常。一个更接近艺术评判的作文,用一把科学的尺子来衡量,不出现偏差才奇怪。我最担心的一点就是:有的考生像个高明的骗子,将专家们全给欺骗了;有的考生则个性十足,已经被专家们收拾得没有什么脾气了。

 

什么叫拒绝平庸?有时挑战所谓专家才是拒绝平庸的首要因素。让拒绝平庸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气象,正面鼓励年轻人进取向上,这可能是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但如何赢得阅卷老师的认可则是另外的问题了。对于没有发挥好或者发挥好而没有被认可的考生,只能用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安慰他们了。不然,不妨让那些高考作文专家现场写作,他们不狼狈才不正常。同样,再让少年得志的考生换个题目写作,想必他们也会有失手的时候。

 

仔细倾听双方意见,把年轻人的高水平文学发挥与临场思考的瑕疵一并考虑进去,一定要打上一个分数,这样的文章在百分制中能得85分就不错了。如果我们严格要求,满分作文本身就有点荒唐。如果我们放宽标准,同样满分的作文可以有许多。联想到人们常常对知识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常常对艺术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常常对客观事实作出意义分析,人们常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而观点迥异。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幸运儿,正如总有一些倒霉蛋一样。这样的文章能够获得满分,我看是差不多等于黄铜卖出了黄金价。

 

 

附:原文2011年王希的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马臻先生旁白之一:作者把一个饭店的招牌取名“风沙渡”作为“拒绝平庸”的正面典型(或者说例子),但这“风沙渡”只是一个好听的招牌,只是“表”或者说“包装”,并非饭店质量好的实质。事实上,新闻记者后来追踪到“风沙渡”饭店,从照片上看就是普通一个饭店嘛。)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马臻先生旁白之二:作者把“蚁族”、“蜗居”的“高学历人才”当做“平庸”的反面典型。把“蚁族”、“蜗居”这个暂时的、无奈的生存状态当做是“高学历人才”的追求。其实他们要“蚁族”、“蜗居”吗?怎么能以暂时的生存现状作为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呢?“蚁族”、“蜗居”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去思考,比如角度A:这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年人普遍的生存压力,不是青年人的错;角度B:这反映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吃得起苦,努力工作。)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马臻先生旁白之三:作者在文章最后,把“风沙渡”的主人想象成“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但事实上,“风沙渡”三个字是别人写的,店主只是个平凡的人。“风沙渡”只是个小店,怎么能仅仅凭三个字而说店主“拒绝平庸”了?光有“拒绝平庸”之名,而无其实,这不还是平庸吗?)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马臻先生旁白之四:这篇文章,有春秋战国时代那些“说客”的影子,有点《古文观止》里某些论说文的味道。虽然引用了大量古代诗句,但还是流于喊口号。很奇怪,现在的语文老师就是喜欢这样看起来赏心悦目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463809.html

上一篇:《南方科技大学能走多远》在线访谈时,本博三问有关专家
下一篇:黄铜卖出了黄金价——杂议高考满分作文2
收藏 IP: 221.226.44.*| 热度|

3 马臻 吕喆 侯成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