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月11日的日本东北海上地震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设置的6座核反应堆中3座发生事故,尽管东京电力公司在事后竭尽处理,但14日上午发生二起氢爆炸后事态显得极为严重。
记得,2007年在日本新泻中越海上的地震曾撼动世界最大级别的柏崎刈羽核电站,由于在那次地震中柏崎刈羽核电站的安全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为此东京电力公司曾炫示日本核电站的耐震性能,并过低估了地震的风险。
福岛第一核电站在这次事故中,是核燃料冷却机能停止出现的核燃料溶化危机,这次地震的强度的确警示人们没有绝对的核安全。
根据美国原子能源协会(NEI)的资料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能够承受0.18G震速,而11日的震源地最大振荡达到该设计的二倍,受到0.35G震速的重创,加上海啸危害远大于地震。
14日上午,3号机发生了氢爆炸并损坏了核反应堆的顶棚,而后1号机也出现了同样事故。当2号机失去制冷后,核反应堆内的水位下降使得裸露状态的燃料棒持续升温,面临溶融危机。从核辐射值中人们判断燃料棒可能开始溶融,但一些专家认为核反应堆的收容器并没有损坏,大量的放射能还不至于遗漏出来。相隔60公里的福岛第二核电站在这次海啸中电源系统也受到水浸冲击和影响到冷却制动机能,但很快得以恢复。
日本电力有30%依赖于1966年以来建设的54座核电站。在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中约11座核电站停止了运转。包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内的震区核反应堆全部按设计程序自动停止了核分裂反应。但由于燃料需在核反应停止后持续冷却,因此在事故中可以看出核燃料在应激环境下热处理上的设计缺陷。
在核燃料冷却处理中需要对制冷却系统的稳定供电,即使地震中出现停电状态时换用蓄电池或内燃发电机也要维持工作状态。遗憾的是,这次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机故障,蓄电池也只仅仅维持数小时,代替系统也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0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