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诺奖启示录:及时发表才是“王道” 精选

已有 9110 次阅读 2013-12-28 08:33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常说,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意谓着在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白字黑字确认其首先发现权。

    一般而论,科学家希望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或本领域的主流期刊上,以增加其显示度和引用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与其经严格同行评估不可能在关注度高的期刊上发表,或者虽然可以发表但需要经历一个慢长的过程,不如在没那么高关注度的期刊上及时发表。

    在科学史上,普通的论文也许能稳妥地通过同行评议,而获诺奖的突破性论文则很难在顶级期刊(如NS之类)上发表。原因是严格的同行评议和求全责备差不多等同于刁难。如穆利斯的PCR论文被《自然》期刊拒绝,马多克斯的细菌光合反应中心的结晶物论文被《自然》期刊拒绝,克雷布斯的柠檬酸循环论文被《自然》期刊拒绝,……博耶关于“结合变化机制”的论文被《生物化学杂志》拒绝,贝尔松、耶络等关于胰岛素受体中存在结合抗体的论文被《科学》和《临床诊查杂志》拒绝,布洛贝尔的蛋白质传导通道论文被《科学》拒绝,……

    对于这种情况,有的科学家采取不在本研究领域的期刊上发表,而是到他同一领域科学家不会接触到的刊物上发表,如埃得尔曼关于免疫球蛋白的工作,本应该在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他却到《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去碰运气。也有的被期刊多次拒绝后,到不起眼的或不审稿的刊物上发表,如别洛索夫关于振荡反应的工作、谢克特曼关于准晶的结果、哈塞尔关于构象平衡的工作等。

       1915年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教导他的学生要“迅速、清晰、简明地发表结果。”他指出及时发表的重要性,“当做出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时,总会有一些人声称这个观点或发现是他们或别人已经做出过的;他们常常是对的。这类胎死腹中的科学智慧的成果总是不胜枚举,它们胎死腹中是因为它们的研究者没有技巧、信心、热情和活力把他的工作以对科学世界有鲜活影响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有时觉得很有必要提醒年轻的从事研究的学生们,我们不只是为了神和一帮天使的眷顾才去写论文,而是为了脆弱的人类同胞们……。”

    除了注意及时发表文章外,也需要将最新发现及时注册为专利加以保护。美国科学家这种意识更强一些。

 

详细见: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作、节艳丽译《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753577.html

上一篇:诺奖掌故:给你的发现起个响亮的名字
下一篇:诺奖启示录:最好的导师和最好的学生是什么样?
收藏 IP: 112.67.97.*| 热度|

50 赵国求 杨正瓴 王琛柱 周春雷 罗渝然 郭向云 陆同兴 文克玲 蒋永华 徐晓 陈楷翰 季丹 喻海良 薛宇 曹聪 李斌 耿培武 吴明火 高建国 李毅伟 刘启振 杨华磊 李天成 张忆文 苏光松 陈小斌 武夷山 杨金波 谢蜀生 张骥 孙学军 王国强 苏德辰 罗利 徐耀 余世锋 高友鹤 梁洪泽 邢志忠 韦玉程 牛丕业 李笃信 宋逸人 benxiaohai119 xuexiyanjiu liangzx baichuanduhai hainanchen sijin2012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