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古人鼓励抄袭吗? 精选

已有 9241 次阅读 2010-9-16 16:35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抄袭, 剽窃

 

有人在文章中声称:“In ancient China, for example, students were typically encouraged to copy the words of their masters.

 

我很怀疑。难道古人鼓励抄袭吗?——吾未之闻也。

 

古人同今人,认为写文章写书要有自己的创见或创获,并非以抄袭为荣。

 

如果说古代中国并没有类似西方的版权法,这倒是真的。不过,古人作书也有很多是著而不录自己的名字,反而是托为名人或圣贤,其原因较多,既可能是担心文网严密,也可能只是为了取信读者,以获利为计。

 

至于说到抄书,则有两个目的:第一,为了书籍的保存和流通,尤其是在印刷术发明前。第二,古人认为“读书不如抄(写)书”,是认为抄书可加深印像,比单纯读书效果要好。所以很多有名的学者都把抄书为功课,如苏轼就三抄《汉书》。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务创作,只是叙述和阐明先圣先贤学说而已。可这也不是鼓励抄袭呀。

 

黄庭坚提倡作诗“无一字无来历”,是避免文辞浮滑,用典要“夺胎换骨”,要“点石成金”,并不是鼓励抄袭。当然有一种体栽叫“集句诗”的。

 

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文体目的是要考试者依经立义,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考试范围在朱熹注的《四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内,形式和内容比较禁锢,但这也不是鼓励抄袭吧。在科场上抄袭也是要治罪的呀。

 

请问:“In ancient China, for example, students were typically encouraged to copy the words of their masters.”到底是说什么?

 

 

进一步阅读文章:

 

一、苏轼抄《汉书》

 

朱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肃然起敬),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二、古人抄书/史飞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ba136d0100jq4l.html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流通主要靠手抄。大约是在晋代的时候图书结束了简帛时代,进入了纸张时代。由于印刷术是在唐以后才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在此之前图书全部系人工抄写。南北朝时期,抄书盛行,社会上出现了以抄书为业的“经生”。隋唐时期,政府十分重视抄书。隋文帝时官家向民间搜求异书,召集国内书法大家抄写,抄写定本后归还原主,共抄三万多卷。唐太宗时,更扩大了抄书工作。唐玄宗时,设立了修书院,专门掌管抄书校书工作。唐代文宗皇帝,喜好典籍。因见内府“篇卷散乱,难以检阅”,搜集了公卿士庶之家的所有异书,设官员主持抄书事宜。抄书的人叫“御书手”。抄完藏于乾元殿,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之,无不骇其广。”可见所抄书籍数量之大。当时各地官府也抄书,抄书的人叫“书手”或“楷书手”;还有所谓“书令史”,也是官方的抄写者。与此同时,民间抄书之风也很盛。出现了代人抄书的书铺。他们雇有大批以抄书为职业的人。这些人生活贫苦,以抄书所入维持生计,名“佣书”。唐以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等相继兴起,书籍大规模流通遂成为可能。但是即便如此,抄书在古代依然盛行。

古人抄书有严格要求。抄写时,第一张纸起首空二行,先写书名,另起一行写正文。每抄完一书,在末尾空一行再写书名、字数、抄写人姓名、抄写时间、抄写目的、用纸数字、甚至连校书人、审阅人、制卷人姓名也一一附记。抄书非常辛苦。一部薄薄的书抄几天、几月是常有的事。遇到大部头的书,费工费时更不在话下,尤其是贫苦的读书人,经济拮据,困难自然是很大的。

古代有不少和抄书有关的人和事,堪称书林佳话。东晋时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勤奋好学,所抄之书达四百一十多卷。他说:“余抄缀众书,撮其精要,用功少而所收多,思不烦而所见博。”南齐的沈麟士,一生抄了许多书,不幸的是在他八十岁那年,发生了一场大火,书都被烧了。老先生发愤重抄,又抄了二三千卷,装满了几大箱。《李氏山房藏书记》引宋代苏东坡的话说:“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写,日夜诵读,唯恐不及”。《颜氏家训•勉学篇》家讲到东莞藏逢世,二十岁想读班固《汉书》,就用姐夫家里舍弃的废纸,抄了一部。《新唐书•柳仲郢传》称:“仲郢尝手抄六经,司马迁、班固、范晔只一抄,魏晋及南北朝史,再。”《世说新语•巧艺》载: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梁书•袁峻传》载:峻早孤,笃志好学,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休息。《南史•王筠传自序》载:余少好抄书,老而弥笃,虽遇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渊鉴类函》载:张参年老,常手写九经,以为读书不如写书。《旧唐书•魏谟传》载:谟尝钞撮子书,以类相从,二十卷,号曰《魏氏手略》。《耆旧续闻》载:东坡谪黄州,日课手钞《汉书》,自言读《汉书》凡三钞: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鹤林玉露•卷一》载:高宗尝御书《汉光武纪》赐执政徐俯曰“卿劝朕读《光武纪》,朕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今以赐卿。”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幼时即嗜书,家贫,无以致书一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读书作文谱•卷二》载:孙月峰读书,凡有所评,必草稿已定,而后用格端整书之,不肯以草率从事,故所评《国策》、《史记》颇有独见。《明史•张溥传》载: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清康熙年间学者、诗人朱彝尊爱书如命。据《清朝野史大观》载:钱谦益的族子钱遵王作《读书敏求记》一书,里面记述了钱家所藏的宋版、元钞等善本书。朱多次请求借阅,都未如愿。有一天,朱宴请地方名士,钱遵王也在邀请之列。趁此机会,朱用黄金、青鼠裘买通钱的亲随,偷出了善本书,请了十几个书手在密室里过夜赶抄,宴会结束,书也抄好了。故,时人称为“雅赚”。此外,朱在担任朝廷国史期间,私自雇了一位叫王纶的楷书手,偷抄他经手的从全国送来的书籍,因此被人弹劾,罚降一级。于是他在偷抄的书的盒子上写道: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因为偷抄书而被降职,可谓嗜书如命。时人谓之“美贬”。无独有偶。宋代的刘仪美,绍兴二年中进士,官俸所得,总要分出一半来买书,买不到就借人家书抄,而且为防散失,每种书都抄三套。居官十年,连买带抄,藏书达一万卷。不料有人将此事上奏皇帝,说他只管抄书,公务都荒废了。皇帝也不调查,直接就罢了他的官。他的朋友为此忿忿不平,写诗说:“只因翻古书,不觉堕危机。”这真是冤煞了抄书人。

 

 

三、著书·抄书·窃书/

http://www.minge.gov.cn/txt/2008-10/08/content_2507379.htm

 

康熙六年(1667),五十五岁的顾炎武,从北方回到江南稍作逗留之后,又一次从江南出发,途经山东,来到北京。这一次,他从友人处得到了《春秋纂例》、《春秋权衡》和《汉上易传》等书,又由友人资助,抄录了这些书。事成之后,他写了一篇《抄书自序》,谈了他抄书的缘起和经历。

顾氏起家在明代正德年间,传到顾炎武这一辈,先后六代,一直走着读书做官的生活之路。顾炎武说,在他高祖之时,他家里已藏书六、七千卷。这些藏书,在嘉靖年间因为“倭乱”而毁废殆尽,但到万历初年,也就是在他曾祖父手里,家中藏书又积聚渐多,恢复到他高祖时的规模。到他祖父这一辈,因为分家,藏书一析为四。顾炎武因为其堂祖父(蠡源公)之子早夭,而过继给堂叔,这位堂祖父就是顾炎武的嗣祖,也就是顾炎武自己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的“先祖”。顾炎武说,他的嗣祖“益好读书”,家中的藏书便“增而多之”,到他手里,家中藏书又有六、七千卷。他的嗣祖死于崇祯十四年(1641),这一年顾炎武二十九岁。三年之后,明清易代,顾炎武的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遗嘱是要顾炎武“勿为异国臣子”。改朝换代之际,顾炎武与许多江南士子一样,“转徙无常”,家中藏书“散亡者什之六七”。后来时局稳定,顾炎武既不走仕进之路,读书便成了他不计功名的主要生活。顾炎武家中的藏书,随着他的读书生活又增加了。这些藏书,除购买的刻本之外,还有他抄录的部分。他在《抄书自序》中说:“炎武之游四方十有八年,未尝干人,有贤主人以书相示者则留,或手抄,或募人抄之。”

抄书是古代读书人获得书籍的一种主要手段。即使在印刷业已相当发达的晚明时代,抄书仍然是人们获得书籍的重要手段。在顾炎武高祖的年代(正德年间),市面上流布的书籍,不过是官府和书商刻印的四书、五经、《资治通鉴》、性理诸书,其他书籍即使有刊刻的,也只是“好古之家”的收藏。因此,许多书籍往往是通过借抄而获得的。上文提到的《春秋纂例》、《春秋权衡》等书,顾炎武就是从别人那里抄录而得的。

然而,抄书不仅仅是得书的手段,还是撰书的一种方式。顾炎武在《抄书自序》中记述道:“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经学古,亦往往为诗文,本生祖赞善公文集至数百篇,而未有著书以传于世者。”他曾以这个问题,问他的嗣祖。他的嗣祖对他说:“著书不如抄书。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子,惟读书而已。”(《亭林文集》卷二,《抄书自序》。)在顾炎武的祖父看来,“著书”是必须以学问超越前人为前提的,而学问超过前人,又是以读书多于前人为条件的。既然读书不博于前人,学问不及于前人,“著书”也就无能为力,而只能退而求其次——“抄书”。

抄书与著书不同。何谓“抄书”?顾炎武的嗣祖以自己的实践,为此作出了注解。顾炎武在《三朝纪事阙文序》中记述:他的嗣祖七十多岁了,足不出户,“阅邸报,辄手录成帙,皆细字草书,一纸至二千余字,自万历四十八年至崇祯七年九月,共二十五帙。”这些从邸报中抄录的内容,虽有阙失,后来经顾炎武的补缀,而成《三朝纪事阙文》。对此,顾炎武解释道:“非敢比于成书,以备遗忘而已。世之君子尚怜其志而助之见闻,以卒先人之绪,其文武之道实赖之,而臣祖之遗书亦得以不朽矣。”顾炎武的嗣祖以为自己读书和学问皆不及前人,所以老老实实地以抄书为志业。这是他有自知之明的做法。而这种做法,也是针对当时的“时弊”而作出的。顾炎武的嗣祖生当晚明时代,与当时出版日益发达的情况相应,其时“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可是大多数人的著作,不过是“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这种“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的著作之法,深为顾炎武的嗣祖所诟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极言“著书不如抄书”,并以此教诲顾炎武,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顾炎武完全禀承了其祖父的教训,读书问学,日常以抄书为功课。崇祯十二年(1639,是年顾炎武二十七岁),顾炎武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这两部在今人看来属于鸿篇巨制的著作,在顾炎武的心目中只是“抄书”而已。《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亭林文集》卷六,《天下郡国利病书序》。)《肇域志》是他“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凡阅志书一千余部……”所成。他在为此书作序时说:“年来糊口四方,未遑删订,以成一家之书。”(《亭林文集》卷六,《肇域志序》。)

当然,顾炎武的学术志向是著书立说。顾炎武四十岁时(顺治九年),“斐然欲有所作”。他想:自少年从事科举帖括之学有二十年的功夫,最近十来年“学为诗古文”,而又博览群书,他觉得可以著书立说了。他的《日知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撰作的。可是,“又十余年,读书日以益多”,顾炎武反而“后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他在抄阅《春秋权衡》一书之后慨叹道:“愚尝有所议于左氏,及读《权衡》,则已先言之矣!”学问永无止境,而其中极重要的一点是,即使经过几十年努力研读,好不容易有可以沾沾自喜的一得之见,也往往是前人早就说过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学术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环境中,读书人要发前人未发之覆,言前人未及之言,谈何容易!

顾炎武将“著书”比喻为“铸钱”。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道:“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十》。)他著《日知录》,面对前人之书,将之视为藏铜之山,他则采铜于山,鼓铸为钱,而不是像天启年间以来,朝廷收买旧钱以铸新钱的做法。显而易见,以钱铸钱的著书办法,是不会增加知识的“总量”的,它不过是抄袭已有的知识而已。这种做法,用顾炎武祖父的话说,是“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用顾炎武的话说,就是“窃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窃书”一条,他说:“汉人好以自作之书而托为古人。张霸《百二尚书》、卫宏《诗序》之类是也。晋以下人,则有以他人之书而窃为己作,郭象《庄子注》、何法盛《晋中兴书》之类是也。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日知录集释》卷十八。)相反,著书的目的在于立说,而所立之说,一定是言前人之所未言。就像铸钱,只有采山之铜以铸新钱,方能增加市场通货的总量。显然,这就不是改窜前人之书可以做到的。顾炎武在“著书之难”一条中说,子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不可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也。”(《日知录集释》卷十九。)急于求名,所以惟有买人之钱而铸之。而在顾炎武心中,著书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天下国家,为了明道救世。他撰《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日知录》等,宗旨莫不在此。

从顾炎武一生的学术事业看,他从抄书到著书,始终以读前人之书为立说的基本功,力求做到“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方才做到了“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日知录·潘耒序》的程度。当代明清史家傅衣凌先生,教诲他的学生说:“会抄书便会著书。”以此鼓励他的学生多读书多抄书。其意旨与顾氏之学完全相同,并且指出了“著书不如抄书”的另一面或进一步的意义。这一点,正是从顾炎武的学术事业所受到的启发。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责编 吴先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363674.html

上一篇:人间最奇幻境:海南保亭七仙岭(3)神仙般享受的酒店
下一篇:三论“Chinese journal”
收藏 IP: .*| 热度|

29 周可真 武夷山 黎在珣 梁进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德华 于锋 曹聪 梁建华 钟炳 杨秀海 孙根年 丁甜 袁贤讯 朱教君 吕喆 陈巨川 王启云 蔣勁松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李永丹 唐常杰 左正伟 丛远新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