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别再死练指法,让音乐成为孩子的语言

已有 3132 次阅读 2019-1-6 14: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有输入,怎么输出。没见过猪跑,怎么知道猪的本事大。看着那么多孩子被误导,忍不住写篇帖子。

练钢琴,却没听过多少钢琴曲。练习,反复得练习手指。怕错,怕弹不下来。考级的曲子,成了多少孩子的噩梦。因为对学习机制的忽视,不知道技能的学习是短时间大剂量的结果,只顾死命练习,拼命强化练习。指法可以通过强化训练,5000次以上就可以形成肌肉记忆。可家长们自己学过钢琴或者乐器的屈指可数。即使学过,也同样是拼命练习的路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无非是通过八级十级,把考级曲目弹得熟练甚至精彩。但是,只会那些练习曲,换一换就不行了。基本的音乐素养非常缺乏,听一首歌,记不下谱子;会唱的歌,不会弹。学了十年八年,只是练得一手好指法,这指法还只限于几首曲子。钢琴也好,小提琴也罢,都是过关拿证的工具,敲开大学的艺考之门就是胜利!音乐本身呢,被搁置了。

于是,我们听不到自由自在地随心弹唱,我们缺少作曲家,缺少给孩子写歌的作曲家。为什么?因为作曲、歌唱、演奏被分离了,形成了不同的考级模式。细分之后的专业训练成为了市场的宠儿。直接导致音乐的创作难,唱作人少。

音乐要成为孩子的语言,成为他们对外交流的语言。跟掌握一种语言一样,音乐语言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生活,注意不一定是训练。就像我们掌握母语普通话一样,听说能力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六岁孩子就可以说出很多有意思的话了。音乐也应该如此,让孩子们沐浴在音乐里,他们才能唱出、弹奏出自己的作品。

我们给孩子们的音乐是不是太少了?市场上充斥着考级教材,要么是西方音乐,要么是中国的成人音乐,高质量儿童音乐的匮乏,也只能让孩子们创作出早熟的音乐。但是音乐有跨文化的感染力,先让他们掌握一些现有的,待到他们成长起来,再为孩子们多写作品,形成良性循环。

看孩子的芭蕾舞演出,感触相似。在南京,孩子没怎么看过芭蕾舞,就学各种动作。但凡看过演出的人都知道,现场观感要比屏幕上强百倍。没有输入,没有足够的热爱,怎么学得开心呢?别再割裂我们的孩子了,让他们有机会把音乐、歌唱和舞蹈结合起来吧,让音乐剧在我们的土地上早点生根发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1155617.html

上一篇:计算语言学考研问答
下一篇:第三本小书《语言探秘》出版手记
收藏 IP: 223.2.52.*| 热度|

5 刁承泰 郑永军 杨正瓴 孙颉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