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地震中的一位老人 精选

已有 8531 次阅读 2008-10-13 07:46 |个人分类:日记随想| 地震, 科普, 科学小说, 绵阳市, 中国科技城

绵阳市——国家正式命名的唯一的一个“中国科技城”,那里有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有著名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也有中国彩电巨头长虹,两院院士就有28人。

绵阳市成立了一个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办有全国首家科学小说网。

汶川特大地震使绵阳市受到严重影响,绵阳市这个科普创新基地和科学小说网的办公室、博物馆展室、物品陈列室等均受到严重破坏。墙壁破裂,部份垮塌,连同电脑、扫描仪、摄像机等几十台设备,各种损失在千万元以上。

但是,网友们惊奇地发现,科学小说网内容更新没有停顿!地震后,科学小说网准确地上传了地震有关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播了几千篇有关抗震救灾和灾区防疫的知识等。

报道文章《科学小说网在强震中坚持工作》中说:“他们没有向任何人伸手,全靠自力更生,在抗震救灾中维持着这些机构和工作的正常运转。”

 “近日,人们常常看到他们中有一个白发工作人员,总是背着大包,不停地从七层楼上,七层楼下,有人问他:‘这么热的天,你老背个包做什么?’他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家,躲灾嘛!’其实他是背着一批极为重要的科普资料和科普收藏品,他要与它们共存亡!”

他那大包里装的,是钱学森、高士其、冰心、温济泽、卢嘉锡、秦牧等我国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科普作家关于科普和科学与文学结合问题的通信、题词、讲话录音和真迹。

这位在余震中一直背着大包的花甲老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几十年如一日宣传推广“科学小说”,献身于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事业的汪志先生。

中学时代,他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亲眼见到了经常来学校和他们联欢的苏联专家一夜之间全部撤走的情景……这一切促使他开始思考:中国落后,中国需要科学!

1966年,刚过20岁的他写下了《科学小说的时代精神——看科教电影的启示》,正式提出“科学小说”的概念。1981年又创作了《科学小说浅谈》,系统地讲述他对科学小说的认识。

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绵阳市仙海科普创新基地、科学小说与科普创作博物馆以及科学小说网等科普机构,受到各地专家学者和科普作家等的好评。钱学森、冰心、温济泽、成思危等专门接见了他。特别钱学森院士还看了他的科学小说《无名岛上》,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而且他几乎每年都能收到钱学森的信件。钱老在信中不断鼓励:“继续努力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并说:“科学小说是科普的一个好形式,因为它把一个科学问题通过人物和故事变得使人容易懂,喜欢看。”他所负责的一些科普工作,得到科技部、文化部、中国科协、中国作协、中国科普作协等有关方面的肯定。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昂莱德曼教授很有兴趣地参观了“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许许多多国内、外科普专家对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科学普及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的《论科学小说》和主编的《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系列丛书以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科学广播剧《无名岛上》等受到好评。美国的LOCUS杂志载文介绍了汪志的“科学小说”研究。芝加哥、洛杉矶、夏威夷等地的图书馆收藏了汪志的许多作品及相关资料。

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亲自为他负责的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题写了会名。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第一次大型综合性国际科普学术盛会——’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上,汪志提出和研究的“科学小说”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宣读的论文《中国的“科学小说”与科学传播—──兼论科学与文学结合》也在会上受到好评。来自国际科普作家协会、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美国芝加哥科学院、英国科学和工业博物馆、纽约《时代周刊》、著名电视频道“发现”、美国《科学》周刊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普作家协会等的一些代表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汪志几十年来的探索给予了肯定,不少人还专们为他题词、签名留念。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乔恩.D.米勒专门和汪志就他提出和研究的“科学小说”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听了汪志的介绍后乔恩.D.米勒连声说:“很好!很好!”。

然而面对“市场经济”,他的公益科普事业工作困难重重,所负责的一些公益科普机构目前还只有靠自己想办法来维持……;因为经费,由冰心、秦牧、康振黄为顾问,卢嘉锡题写书名,他为主编的《中国少儿科学小说选》在出版1-5册后,也进展缓慢;他曾把稿酬、奖金捐给了科普事业,他还自称是“探索路上失败者”……

前几天我突然看到,他在我博文《换一句话 》下写了一段长篇评论,他说:青水洋教授(这句话)换得好! “换了一种心情,生活的质量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改动,不仅使我们对他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增添了我们对克服困难、珍惜生命的信心和勇气!

我知道,他这是在鼓励我!

联想到不久前,陈小林网友在我博文《“特殊的课堂”——学写科学小说》下写的一段话:一位科普作家在看了科学小说《特殊的课堂》以及网友们对这篇作品的评论后,激动地对他的同事和朋友们说:“我们应该向科学小说《特殊的课堂》作者和他的网友们致敬!”  

这位科普作家我知道就是汪志先生,是他一直在鼓励我写科学小说。可惜根据我的身体情况和我的能力不会很好满足他的期望,但是他追求的中国科普事业我会尽力的!

在这里,我向科学网上的网友们呼吁:

大家来关心中国的科普事业,为其出谋献策!

把你们宝贵的科学知识和写博的文学功底,为国民,特别为青少年写一点精彩的科学小说,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向对科学网上的科学家寄予巨大期望的汪志先生致敬!中国需要更多的为科普事业不懈努力的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42442.html

上一篇:诺贝尔奖——想起了高行健
下一篇:超颖材料与“穿墙术”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王汉森 刘玉平 曹广福 王德华 杨秀海 wxpscut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