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真相在中国 Artemisinin Truth in China (ATC)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sliu 既然有真相,就要去追寻!

博文

纪念中国五二三项目50周年:青蒿情 黄花香 深切怀念周克鼎同志

已有 4912 次阅读 2017-5-26 14: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青蒿素, 523, 中国, 周克鼎, 复方蒿甲醚

青蒿情 黄花香 -- 深切怀念周克鼎同志

施凛荣(原五二三办公室管理人员)


本文登载在2017年5月22日《科学春秋》公众号上,并载入即将出版的《迟到的报告--中国523项目50周年纪念版》一书中。本文部分照片为新加。


  

                 

五二三棋局的棋手


“五二三项目”是时代赋予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特殊任务。这支科研队伍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有坚强而又有权威的领导班子和层层负责的管理机构,落实和协调每一项、每个阶段的任务。科研管理人员就如同棋手,在什么时候下哪一步棋,下一步棋又将如何衔接,用什么人来完成某项任务,是他们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作出判断考虑的问题。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需要有卓越的科研管理人员,在管理执行中发现人才,爱护人才,信任和团结他们,激发他们对国家的荣誉感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热情,最大地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周克鼎同志就是一名卓越的“棋手”。


中年时期的周克鼎


1967年,第一次全国五二三会议后,全国五二三办公室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初期办公室有十几个人,除直接负责承担研究任务两个研究所的人员科研和行政管理外,主要是担负协作研究计划的制定,与领导小组部门、各地区五二三办公室和承担任务单位的沟通联络,组建专业协作组,组织协调项目任务的分工落实,以及上下沟通的文件、工作总结、报告、简报等。周克鼎同志既参与重要的决策,又是具体工作任务的承担者,是办公室的笔杆子,许多重要文件由他为主起草的。他名义上不是五二三办公室的领导,但在任务的组织协调方面却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


他是从军事医学科学院科管部(当时的建制名称,即后来的科技部)综合计划处调到五二三办公室的,曾做过编辑的工作,英语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多年机关工作和科研管理的经验。我初调到五二三办公室时,对机关和科研管理工作毫无经验。他年长我11岁,像大哥哥一样,给我热情指导。后来又放手让我专门联系、了解化学合成药专业组的研究工作,到五二三有关科研所(室)跟班,一方面了解研究工作的进展,一方面学习熟悉有关业务知识。在他悉心的帮助下,我在办公室和专业组的专家那里得到许多知识,提高了办事能力。他既是我的兄长,也是我的老师。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建立起的深厚情谊,使我们之间在后五二三的30年里的联系从未间断过。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对五二三办公室的工作总是充满热情。1970年至1974年,随着我院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在一段时间里,除了院、所分管的领导,五二三办公室日常的管理工作就只剩下他和我两人,且归并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科管科,给他挂了副科长的职位。这与当时各地区五二三办公室通常有五、六个人的力量相比,谁能想到一个对上有领导小组4个国家部委,对下联系6个地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昆明、四川)五二三办公室和1市3省(北京、山东、辽宁、陕西)协作单位的全国办事机构曾是这样的状况。然而,他并不计较自已的职位,面对这种状况,丝毫也没有影响工作的热情,依靠主动向领导小组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汇报,与各部委具体负责五二三项目的同志联络沟通,积极主动提出开展工作的建议,争取上级的领导和支持。同时,及时通过各地区五二三办公室向地区领导小组汇报,向有关承担任务单位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通报任务的进展和形势,进行沟通交流,鼓动宣传,得到来自各方面支持。尤其是在化工部(期间曾称为燃料化工部,制药工业后归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管理)负责落实五二三任务的佘德一同志和总后卫生部刘计晨同志热心大力的支持下,极大地推动了五二三各项研究工作的深入。


后来他常风趣地说,五二三办公室的工作就是“宣传领导,四处游说,”。这体现了他对困难的乐观情绪,也确实是当年五二三任务和青蒿素研究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真实写照。其道理十分浅显,国家部门分管五二三工作的领导都担负许多工作,他们不只是五二三项目一件事。要保证五二三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靠办公室主动向领导汇报,把领导请出来“领导”。他们对五二三任务的重视,一个批示、对具体承办人员的一句口头指示,都是组织落实做好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样,要得到承担任务地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要主动向地区五二三领导小组和承担任务单位的领导汇报,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向领导做好“宣传”,争取他们对工作的的大力支持。

                 

前瞻睿智的设计师


原卫生部科技司陈海峰司长在信函中如此评价,他“实际上是当年五二三新药研发的科研设计师。”他是一个设计师,又是一个组织者,也是一个执行者。五二三项目全面展开以后,根据各项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捕获的信息,及时审视和调整工作思路,有针对性拓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为此,他十分尊重各专业组的专家,倾听他们的建议,共同讨论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问题,依靠和发挥他们的作用的同时善于总结。


周克鼎与施凛荣在523项目时期


他在组织抗疟中草药、化学合成药和植物驱避剂以及后来扩展的杀虫药械的研制中,经常与中草药专业组组长上海药物所的陈仲良,化学合成药专业组组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邓蓉仙(我们常称呼她为邓大姐)、副组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张秀平,驱避剂和杀蚊虫药械专业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陆宝麟、朱成璞,疟疾免疫专业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陈正人等专家讨论,一方面向他们请教,又及时对各项研究任务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调整部署和具体的安排。在办公室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白冰秋所长领导下,针对脑型等凶险疟疾死亡率高的问题,组织专家在广州召开了论证会,成立了专业组。专业组救治脑型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救治水平至今在国际上保持领先。疟疾免疫专业组就是在听取陈正人、陆宝麟、俞焕文等教授的意见后组织并召开专业组会议的。这项研究当时在国际上我们也是较早开展的。后来在青蒿素的研发中,也充显示他对全局工作的前瞻思考和安排。


2002年,沈家祥院士在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重庆会议上就曾指出:“新药研究的根本在于发现。……从过去的经验看,组织全国大协作就是一个高招。以五二三办公室抓抗疟药研究为例,七、八十年代我国研究成功以青蒿素系列为主的新药,比全世界几家跨国公司加在一起的还多、还要好。可见组织得好,我国的科学家也有能力创制新药,在国际上也是有竞争力的!”谁都知道照搬历史和模式是要犯错误的,其本身就不是创新。大家也都知道不尊重历史也是要犯错误的。重大的创新研究,关键是除了要有出色的学科家,还要有对专业熟悉,有准确判断力和前瞻的睿智思维,任人唯贤用人所能,且有“雷峰”献身精神的能驾驭全局的科研管理者。没有这样的科研管理者,研究项目可能会是静不下心来的过程,结果则可能散乱无序或者出现无谓的重复。今天,与强大的国力相比,医药的科技尚存创新不足的缺憾。虽然不缺科研的投入,却缺少像周克鼎这样有精神品格风范和精湛业务能力的科研管理实践者。


他十分注重科研资料的总结和积累。1974年,五二三各项研究工作已开展了六、七年了,各单位都有不少的研究实验总结、报告的资料。当时国内的专业文献出版业务尚未恢复,他说几年来大家辛勤工作的研究资料不收编起来就将散失。这些资料对后人是很宝贵的。在他提议和组织下,各地区五二三办公室和各单位、专业组把多年来的研究资料搜集起来,请当时与五二三办公室合并办公,负责钩端病协作工作的陈锦石指导编辑工作,由办公室人员自已动手整理各地送来的资料、按不同任务专业编辑出版了多集的《疟疾防治研究资料汇编》和合订本《疟疾研究》,请了郭老(沫若)题写了书名,成为文革时期不多的,也是至今少有的在疟疾研究方面十分宝贵的专业文献资料。


《迟到的报告》一书附录中,“抗疟中草药研究工作经验总结”、“植物驱避剂研究工作经验总结”和“五二三抗疟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专题工作报告”是五二三任务13年间,在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时升华出来的“结晶”。他常为这些经典之作感到宽慰。这三篇十分珍贵的经验总结,是他一手组织编写的,凝集着他和专业组专家的心血。这些资料对指导中药的研究开发,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蒿素的有功之臣


青蒿素研究从初始出苗头到科研成果鉴定到工业生产,与国际标准接轨到走出国门,他功高至伟。没有他的执着与热情的争取和追求,难有青蒿素的今天,或至少要推迟若干年。



1980年代中周克鼎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研究院在重庆酉阳青蒿素生产厂筹办时期。


早在五二三项目立项之前,他就参加了项目研究规划制定,将青蒿等中药列入了重点的研究对象。1972年,青蒿出现苗头,五二三办公室决定加快推进临床试验。其时已是海南岛疟疾流行季节末期,他一方面请广东(海南)五二三办公室协助安排试验的医院,又通过总后卫生部刘计晨安排解放军302医院收治疟疾患者。1973~1974年,当北京中药研究所青蒿素Ⅱ临床试验、提取青蒿素Ⅱ遇到困难情绪受到影响时,他通过当时在该所“支左”的军代表,军事医学料学院放射医学研究副所长赵相做工作,给大家鼓励和支持。


他还亲自带领该所的张衍箴到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了解大头黄花蒿研究工作的情况,学习他们的提取方法。青蒿素扩大临床试验,他及时请李国桥在海南举办临床试验研讨学习班,制定统一的试验方案和疗效判定的标准。他对青蒿素的研究看得深远,在南京中草药专业会议报告青蒿粗提物动物显示较好效果后,立即要求抓紧对青蒿提取方法、药效、安全性做进—步实验研究,在肯定临床疗效的同时,加快有效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1973年,尽管青蒿研究尚处初期阶段,在他起草的“五年规划后三年任务”中明确提出“组织力量,加强协作,争取1974年定出化学结构,进行化学合成的研究”;在青蒿素临床效果肯定后,关注并组织青蒿资源的调查,以四川中药所等单位组织协作,初步调查摸清了南方几省的青蒿的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基本情况;青蒿素作为抗疟药研究成果鉴定前,组织有关研究单位,举办两期青蒿素含量测定经验交流学习班,确定了测定方法,並制订了青蒿素的质量规格标准。


为了准备青蒿素成果鉴定,把各单位的研究资料集中,按不同专业系统进行总结,编写成果鉴定资料,保证了青蒿素成果鉴定会成功召开。在青蒿素的疗效和化学结构基本确定之后,他着手组织上海药物研究所对青蒿素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及时对新苗头组织开展协作研究。《迟到的报告》中许多记述都有他所做工作的反映。


在那个对外封闭的年代里,虽然青蒿素科研成果于1978年鉴定了,但严格上讲,它仍不是一个完善的新药,不具备向外推广使用的条件。当时,比青蒿素更具有特点的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及一批已具雏形的新抗疟药成果还在研发中。但五二三援外任务已经完成,全国五二三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军事医学科学院改迁到卫生部科教司办公。为了对青蒿素的研究事业、对仍坚持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单位和研究人员负责,不让即将取得成果的研究工作因此而中断,他和张剑方主任作为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每天从西郊五棵松坐公共汽车到城里后海的卫生部上班,坚守岗位,有始有终。在卫生部科教司陈海峰司长等的关怀下,继续管理组织有关项目的研究,妥善处理了五二三办公室工作的过渡。


他们所做的,意味着仍将被称为“吃家饭,拉野屎”,无单位可依靠的一项临时的事。他们心中明白,若不听领导的暗示回原单位工作,对个人将不会有好的结果,工作做得再好,成绩再突出,既不能获得单位承认,还由于长期不在单位,在文革后单位人员调整中,失去干部职位任用、级别提升的机会,相应的待遇也将因此而失去。然而,他们更看重的是事业!不能让已获得重大进展的研究,成果收获在望的工作,因自己回原单位而中断。他们义无反顾,默然承受个人面临的损失而无怨无悔。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实,也正如所预料那样。这无不使人感到困惑、遗憾与无奈!他们为了五二三的成果和青蒿事业做出个人的牺牲是令人钦佩的!


走出国门的推力者


1981年,五二三工作正式结束之后,为筹备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第4届疟疾化疗工作组会议,及成立中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指导委员会(简称青蒿素指导委员会),他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完善青蒿素的毒性研究资料,他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联系,落实了研究工作;他从西方的“反应停事件”中,十分重视药品可能潜在的特殊毒性,在中药所李泽琳等研究人员努力下,这些问题都赶在会议前做出了结果。


523时期周克鼎在云南边境检查工作


1981年WHO北京会议后,为了建立联系渠道,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联合成立了“青蒿素指导委员会”。他出任委员兼秘书长,是委员会唯一一位全职工作人员。在开发青蒿素栓、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蒿甲醚-本芴醇复方,以及国际合作的谈判的活动中,他都付出辛劳,发挥无可代替的作用。在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工作期间,为了与国际药品的研发、生产的标准接轨,他请国家医药管理总局金蕴华、沈家祥等专家为顾问,组织有关单位学习并按照GLP(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滕翕和负责)、GCP(广州中医学院李国桥负责)、GMP(广西桂林制药厂负责)的要求,对以上药品重新进行工作,完善生产规范。在他的组织协调下,青蒿素类药的研制,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开了我国新药按国际标准研发的先河。


为了让青蒿素尽快走出国门,他在推动青蒿素走向世界的努力中不遗余力。在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工作结束后,又和沈稼祥教授组织新药研究开发小组,聘请在京的专家宋振玉﹑邓蓉仙﹑滕翕和﹑李泽琳﹑曾美怡﹑周钟鸣﹑赵秀文等翻译国际注册的文件。按照WHO的要求,重新整理(包括补充实验)编写蒿甲醚﹑青蒿琥酯的注册文件,翻译成英文文本,由沈家祥审查后,请WHO的专家审查并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他还为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担任义务顾问,为青蒿素产品的国内外合作,加快青蒿素类药产业化走向世界出谋献策。


他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教授,为了我国的青蒿素产业基地的建设,多次到重庆酉阳山区,为当地青蒿的种植,青蒿素提取厂的建设和生产做出了重要的部署,推动了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建设。他出面联系,青蒿素指导委员会为酉阳武陵山青蒿素项目,向三峡总公司争取刭125万元资金担保,用于提取厂建设,加快了新抗疟药青蒿素推荐给世界的速度。


老周一定在梦中为复方蒿甲醚的成功微笑过。为了造福全球疟疾病人,他在复方蒿甲醚研发中,在多千环节发挥了别人无可代替的作用。1981年,北京WHO化疗卫作会议后,时任青蒿素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的他,支持青蒿素复方研究的立项,资助军事医学科学疟疾室课题起动经费,后又搭桥牵线与昆明制药厂合作。


青蒿素指导委员会撤销后,他义务受聘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顾问,为青蒿素走出国门出谋献策。在受聘中信技术公司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疟疾室顾问时,在他协调下双方进行合作,与昆明制药厂在国内形成科工贸联合体。他解放思想,冲破各种压力,积极支持开展国际合作,与瑞士汽巴嘉基(现诺华)公司的成动合作的谈判中,他是中方谈判的主要代表。他在复方蒿甲醚研发和内外合作的多个关键环节上,发挥了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


周克鼎参加国家科委、昆明制药和中信技术公司与法国罗纳普郎克公司就蒿甲醚注射剂(Paluther)国际市场销售进行合作


随后二十多年的中瑞国际合作,复方蒿甲醚创造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国研发的抗疟药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医药界上有了中国创新发明的药品,贏得了尊重,使中国青蒿素再创今天的辉煌,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他曾说:“复方蒿甲醚能够有今天,也是瑞士诺华公司对我国科学家研究工作的尊重。只有把我们发明成果转变成为一个产品,才能够为人类服务。这在当时真是难呀!虽然有了发明却难成为国际认可的产品,进不了入国际市场就不可能医治患者,不能解脱疟疾病人的痛苦。当时诺华若不是真心帮助我们对复方蒿甲醚的开发,尊重我们的研究成果,并最终把成果全球推广应用,就不能以当今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国人发明的伟大,而光靠说自己的发明好是不行的”。


原瑞士诺华中国公司总裁李振福先生在怀念周老时曾说过:“复方蒿甲醚在全球控制及消灭疟疾中正在做出巨大的贡献,今天在国际上能有这样的地位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国际医药合作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青蒿素和复方蒿甲醚的发明可以作为国际医药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周(克鼎)教授和众多中外科学家一道40年多年来从事这一事业,他们为中国在全球医药界争得了荣誉,是诺华人崇敬的学者和朋友。能共同参与到拯救生命、造福人类的事业中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我们最乐于看到与中国人民和科学家一道合作前进。”


老骥伏枥壮志不己


五二三项目大协作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和事件中都有周老的身影,而改革开放30年来也正是周老工作最繁重和取得成效的年代。从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勾画出中国医药产品自主创新和走向世界的道路。其中触及到众多研究单位、企业、政府部门,科学家、科研管理者,工人、甚至农民。中国的青蒿素事业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后—代的人,包括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甚至其影响也在国际上逐渐深入人心。



从1998年开始,WHO强烈推荐在抗药性严重的地区治疗恶性疟疾应该使用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素类抗疟药从过去的局部战争的需要变成一个全球急需的药物,特别是2001年11月WHO第三次在中国举行《抗疟药开发会议》上明确强调,今后抗药性疟区必须使用青蒿素类复方,使青蒿素类复方研究突然面对一个世界性的庞大的国际市场。因此,保护青蒿资源、建立符合GAP的青蒿种植基地和开展提高青蒿素产量的研究、建立符合GMP的青蒿素提取和生产的工厂、建立全国有序的种植计划和生产计划、扶持符合GLP要求的药理和毒理基础和临床前药理研究、建立符合GCP要求的国际几大疟区的临床研究、探索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子等等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由于周克鼎同志对很多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虽然当时他已离职休养,但却从未放弃对青蒿素事业的热情和关心。他仍然乐于接受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和中信集团的中信技术公司先后聘任为无报酬的义务顾问,继续为青蒿素类抗疟药研制和国际合作发挥余热。


他对长期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疟疾研究室,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青蒿素疟疾研究的李国桥、首创青蒿素衍生物的上海药物研究所李英等的工作十分关注。这些单位和专家也都非常尊敬他和信任他,乐于及时向他通报信息,反映情况。


八十年代,在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工作时,他就曾非常关注李国桥单位的研究工作,并力所能及地给他们提供帮助。九十年代以来,他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并为他们出主意提建议,给予很多的支持和鼓励。他是李国桥抗疟团队的亲密朋友。


2001年,他参与由广州健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旨在继续推动青蒿素研究的“青蒿素科技基金” 的筹备工作,与几位五二三办公室的同事和专家,共同起草了进一步深入开展青蒿研究的提纲(“青蒿素科技基金”启动一年后因华立控股的原因而中止)。2002年,在李国桥的倡议下,他积极参与筹备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的五二三项目三十五年周年纪念活动。他为这次活动写了一篇“战地黄花分外香”记述五二三项目和青蒿素研究发明经过的文章。也就在这次活动中,大家提出了书写一本五二三历史和青蒿素发现的史料的动议。


在李国桥单位的赞助下,原五二三办公室部分成员组成了编写小组。因五二三办公室停止工作后一些资料失落,他和张剑方主任不顾年事已高的辛苦,到济南、上海、广州、昆明等地访问老专家、老同志,召开座谈会,收集历史资料。他动手编辑复印装订了5本《五二三与青蒿素资料汇集》,为编写《迟到的报告》一书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他也是《迟到的报告》一书的主要执笔者之一,实事求是反映了五二三项目和青蒿素发明的历史经过。


2007年1月,他和几名老同事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青蒿素复方临床研究评价国际学术会议”,参观广东新南方青蒿产业链的基地,寄希望于我国青蒿事业进一步发展!更令人难忘的是,2008年1月上旬,在他即将走完人生最后历程弥留之际,他在半昏迷中见前来探望的李国桥,仍不忘询问关心他们的青蒿素复方在柬埔寨和科摩罗试验的结果!


素心若雪后人楷模


关于他对我国青蒿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他的战友、朋友、同事的追忆怀念文章里,以及由他参加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一书中都有许多具体的记述。他收集编辑的《五二三与青蒿素资料汇集》中,也存有由他起草的文件和珍贵的手稿。在这些资料里,人们不难看到,他对青蒿素的情怀,一个为中国人的青蒿素产业所奉献出来的一颗热情的赤诚之心。他对抗疟新药青蒿素做出的贡献是当今从事青蒿、青蒿素产业的企业老板们不应忘记的,也是国家有关部门处理与青蒿素相关的政务中应该了解的!全球关注青蒿素的人们,政治家、活动家、企业家们应该知道的!

周克鼎1980年代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复方蒿甲醚发明人团队


他思路活跃,业务基本功扎实,工作务实富有见解。他如同青蒿研究群体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每一份计划、简报,报告,每一次会战、合作、谈判、会议,每一个产品,都有他的身影,留下的心迹。他的威信源于他的执著、敬业、诚信,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能力。他始终遵循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以求实精神谋事。


论其业务基础、外语水平、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和组织管理能力,如果从事学术技术工作,他可以是一位高水平的专家,享有比他后来所得到的更优厚的待遇和荣誉。但实际上,与其对事业的贡献相比,与同学历、资历的人相比,他得到的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般的待遇。


他做人本份,是一个热情而不浮躁,有见解而不强加于人,有能力而不爱张扬,有学识而谦逊,不争功诿过,大度包容,克己让人,甚至为了青蒿的事业而忍辱负重。他对人和蔼、诚恳,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能理解善待别人,从不与人争吵的儒雅人格魅力,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交流思想,在各单位五二三项目骨干中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在他人生最后的十几年里,他对青蒿素抗疟的事业仍充满激情。他经常怀念五二三年代各单位、科研人员从大局出发,在完成任务中做到思想上目标一致,计划上统一安排,任务上分工合作,专业上取长补短,技术上互相交流,设备上互通有无,彼此互不设防,一方有困难,大家来支援,那种团结协作和争取胜利的精神。在谈到青蒿素药物研究的成就时,他总是想到这是祖国的荣誉,归功于全团队的合作,只要能够团结在一起,精神上互相支持,不断取得新成就,就感到极大的安慰。


往事如烟,当我们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曾经为青蒿素的辉煌倾注了毕生,却对自已功名利禄淡泊,素心若雪的高尚情操所映托出来鲜亮光彩的人生。在他的笔记手迹《记蒿甲醚及复方蒿甲醚的发展》中有以下生动的文字:“回忆往事是激动人心的,甚至有苦有甜。因为今天的成就,影响着中国两代科学家的身心”。“我们今天回顾,首先想起对此贡献又故去的科学家,和那些年纪已迈退休、参与过战斗的人们”。“我们应当纪念他们”。“我们回忆总结——也是给我们心灵上一次净化——这不是一代人的贡献”!从中我们清淅地听到一位为青蒿素奉献一生而却一心想着他人的老管理大师,发自心底的铿锵有力的心声,难道这还不能使曾为青蒿素功名利禄的得失而不甘心、难过的人自省吗?


老周曾对他的孩子们说过:“我这一生就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件事,一件关乎千百万人性命的大事。” 这件事就是中国青蒿素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家祥也题词:“周克鼎同志致力于抗疟事业,功在祖国,惠及全球”。中信公司的刘天伟在悼词中也说到:“周老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他支持帮助鼓励过那么多科学家和企业的创新研究和发展,有那么多国内外的人们认知他,敬爱他,他为之付出心血的青蒿素类药品在全球挽救了那么多人的宝贵生命,为重庆酉阳贫困山区那么多农民的脱贫奠定产业基础,还有更多的青蒿人正继续努力着实践他的理想和心愿。”说到幸福,老周的一生也会有他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实践,有着自己的幸福度,青蒿素就是周老幸福的源泉,也为他人实现了幸福和创造了幸福!与他相识的人都期望从内心深处渴望从中汲取到更多、更深层次的感动和快乐,成为永恒的记忆常驻心间。


周克鼎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他于1982年他所作的“攻关”一诗则给人们留下了他最真实的心声:


攻 关

银发笑当年   我抗疟欣慰

攻关十五年   蒿芳育人间

天地如此大   独我难容身

愿作草木灰   壮蒿更加美

我亦所顾愿   喜看蒿花飞

解救疟民苦   天外含笑睡

周克鼎  1982年


他的光辉形象总是在我们的头脑中不断地闪过。周克鼎同志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牢牢地鼎立在人们的头脑中。


斯人逝去,思情难断!现在可以告慰他的是,他曾为之倾情毕生、一往情深的青蒿素正在造福全球疟疾流行地区的万民百众。如今青蒿素的名声已经誉满天下,青蒿所绽开的小黄花袭人的香气正飘散于人间。可以相信,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人们将淡忘,或者不了解这位对人类社会曾经做出重要贡献的无名英雄,但青蒿素和青蒿素类药物发明的史册里,将永远深深地镌刻着他的英名!


深情青蒿安慰君,飘香黄花溢全球!

                   2015年11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1057260.html

上一篇:纪念中国五二三项目50周年(1967~2017) [26]
下一篇:纪念中国五二三项目50周年:第一个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专利25年
收藏 IP: 210.73.113.*| 热度|

1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