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我为什么要读博士? 精选

已有 21191 次阅读 2012-4-9 22:05 |个人分类:我的经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 博士, 父亲, 陈儒军

    硕士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由于研究生期间为江苏一家勘探单位做了半年多的野外项目,单位的领导很满意,多次来电话动员我去他们单位工作。给出的待遇是住房一套,同时给女朋友安排工作。 当时房价正在上涨,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还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房子和家庭问题,在工作中锻炼自己? 我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冒着不确定性的风险攻读博士学位。下面几个因素让我作出了攻读博士学位的选择。
    首先是我觉得我适合搞科研。我喜欢创新,喜欢思考,喜欢尝试不同的做法,喜欢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而生产则不同,生产效率是最重要的。生产单位为了保证利润,每天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并且要求生产效率越高越好。而生产效率和高质量产品之间往往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工作,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采集到高质量数据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虽然我负责采集的数据获得了验收单位的最高评价,但付出的代价非常沉重。 领导因为我负责采集的数据质量高认为我技术过硬,但施工人员就不这样看,认为我是书呆子,缺心眼,按照书本来要求野外数据采集。
    其次是我不喜欢做重复性劳动。 生产的最高要求是人像机器一样精密地重复活动,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这和做科研完全背道而驰。做科研要求尝试不同的思路和做法,并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 研究生期间跑了近一年的野外,对于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真的感到很无聊。 这种劳动很难产生新思想和新想法,并且也不鼓励新的做法,标准动作是最受欢迎的。 因此我能理解为什么富士康工厂会有工人去寻短见。 当我们将活生生的人培训成机器的时候,总有人无法承受。
    最重要一点是父亲的教训。父亲年轻的时候在思南师范读书,本来会当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没有足够的粮食养学生,学生放长假回家谋生路。父亲回家后去学木工,当了木匠。 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后,学校又恢复了,要求学生返校。我父亲因为有了一门好手艺而放弃了继续完成在师范的学业,别人劝他他也不去。后来,又有人喊我父亲去当老师,他当时觉得当老师的收入不如干木工高而放弃了。 父亲的这一选择导致他后来并不如他的同学生活幸福。因为尽管干木工的收入高,但文革中我家被抄了3次,挣的钱财全部变成了集体财产。改革开放后家中又出了几次变故,爷爷先去世,母亲生病3年后去世,家中钱财全部耗光,更是度日如年。尽管父亲在思南师范读书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由于放弃了学业,一生的命运都变了。父亲的教训使我对学业的追求变得锲而不舍,博士毕业后又做了两站博士后。
    站在今天回头看,我认为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路,关键是要选对路,并坚持走下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557326.html

上一篇:带研究生的酸甜苦辣
下一篇:专科出身的博士也非常牛 也是千里马
收藏 IP: 222.247.189.*| 热度|

83 丛远新 李宝忠 林中祥 曹建军 罗汉江 王国光 刘洋 黄晓磊 侯雄坡 杨海涛 刘超 张毅 邓旭坤 房松 张骥 方琳浩 王华锋 喻海良 吴锦宇 仇文利 吕喆 毛宁波 陈永金 牛文鑫 周跃明 向剑锋 张宏剑 师应龙 许有瑞 朱志敏 马陶武 孙中华 雷政 冷成彪 吉宗祥 姚向峰 王丽 许晨光 陈乾 赵斌 孟津 王晓文 马英 林永新 赵云雪 陈楷翰 严少华 梁建华 朱新亮 邬娜 李毅伟 蔡津津 李天成 刘波 王春艳 杨秀海 吕洪波 赵睿 张焱 马飞 王国建 彭真明 鲍博 李宇斌 陈鹏飞 王恪铭 胡方云 吕海涛 丁邦平 姜宏斌 欧阳瑶 于涛 侯少军 northcamel aichengzhang wgq3867 zhengmao3114 xuewu hugege dangping jlx1969 zhangcz07 zhucele

发表评论 评论 (9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