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地大笑话 招特异功能者找矿

已有 10769 次阅读 2011-10-5 15:42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及仪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找矿, 地大, 特异功能

    这段时间地大处在风口浪尖。使我想起了关于地大的一个真实故事。
    在人体科学和特异功能风靡神州大地的时候,地大招了一位自称有特异功能的学生来找矿。据我的老师介绍,招生老师先去考核了一下,要求这位神人把室内的日光灯用特异功能弄灭。但不知什么原因,室内的日光灯真的灭了。 因此,招生老师相信这位神人真的有特异功能,要是将特异功能用于找矿,不仅成本低,而且见效快。 于是这为神人因为有特异功能被地大录为学生。
    据同行介绍,这位神人后来还真的用特异功能在野外找了几次矿。不过,特异功能并没有在找矿中发挥作用,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成为笑话在国内同行中四处流传。
    现在冷静地想一想,特异功能是骗局的可能性极大。 特异功能找矿从物理上很难说得通。 按照物理学的理论,特异功能找矿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人体感知矿体产生的电磁场或引力场。 但矿体产生的电磁场或引力场非常微弱,人体根本无法感知这种微弱物理场的存在,即使能够感知到,还要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分离。即使人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基于感知的信号计算矿体的位置和规模又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现在即使用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对矿体位置进行精确计算。并且,特异功能者也不知道计算方法。 要是人体有如此高灵敏度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大规模计算能力,我们还要精密仪器和超级计算机干什么?
    地大用特异功能者找矿这个笑话的出现,使我们感到利用物理学原理进行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只有我们建立严格的理性思维,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够避免神秘主义大行其道。
 
补充: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刘继顺教授此前已经专门写博文对此进行批判:
刘继顺,2009,特异功能找矿:滑天下之大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7739&do=blog&id=274212

此外,还有特意功能找矿的论文,特意全文转载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b2bd90100j29p.html
“特异功能找矿”的实践与认识
陶章元 叶俊林   
1990年以来,本人将特异功能应用于找矿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效果明显。现将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与认识介绍于下,供同行及地质工作研讨,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教。
一、室内在图上圈矿体
将需要寻找的矿石标本给陶感知其信息,或介绍该矿石的特点(本人原认识这种矿石),然后将找矿地区的未标地质内容的干净地形图、地理图或航空照片放置桌上或挂在墙上,陶面图发功10?0分钟,即可在图上勾画出赋予该矿石的位置。有时还可较确切地画出矿体的平面形态。例如,1990年7月上旬随中国地质大学叶俊林教授到河北省承德市第四地质大队,在接待室等候大队总工时,见到墙上有一幅承德地区概略地质图(单色复印图)。陶对图发功,遥测出几处多金属矿床富集区,并发现承德市东北几十公里处的烟筒山区原有的矿已基本采空。同行的黄定华讲师按我的遥测意见标注在图上。不久赵副总工到,向叶介绍承德地区主要的多金属矿产与陶,所圈出的矿体完全吻合,赵总还特别谈到烟筒山地区为古银矿采区,就目前掌握的地质资料看,主矿体已采空。又如,1990年12月陶在一张1/5万小秦岭地区地图(复印图)上圈画出有远景的金矿区或金矿带,作为1991年夏到现场考察时研究的重点。我在图上圈出了6个地点。1991年7月现场调研时查证,所圈矿带基本符合实际,仅一个矿带尚需进一步查证。
这种在图上圈矿体的机制按陶体会是,在掌握矿石信息后面对地图发功时,感到在图区空间的某些点或带动是有相同信息,有的强,有的弱,于是记清其相对的空间位置。在图上圈画这种矿区或矿带时还需重复用意念追索信息,确有反应后再标画。上面说的烟筒山矿区虽有强的信息,但本人“遥视”到大量开采过的形象,所以判断其基本采空了。
二、现场“透视”找矿
在野外考察时,在掌握了给定的矿石信息或陶已知的矿种信息后,即可在指定区向地下发功追索信息,一般5-15分钟即能判定地下有无该矿,矿体的大致形态,走向和倾角,矿石质量好、坏等等。如1990年5月随中国地质大学特异功能组去江汉油田进行找石油实验,到广华寺特1号钻井时,发现地下深处为一个穹窿构造,有石油,但正在钻进的钻孔却打在穹窿的边缘。
在广华寺2号附近,油田管理局的赵总问陶:西南方向的两口井正在抽油,你看各有多深?陶透视后认为一口井为1500米左右,另一口井为1100米左右,结果都与实际吻合,接着赵总再让陶看正南方向的油井,陶看后认为在2100米左右深处,是一个大黑洞,岩石好似被火烧过一样。在场的人很感惊讶,因为2号井是1989年中秋节时由于井喷而引起燃烧,火柱达100多米高。
又如1991年8月4日应河南灵宝县黄金局邀请到小秦岭分水岭西长安岔探测金矿脉,矿长要求为一条矿化较差的矿硐寻找隐伏的金矿脉,在坑道内陶发功后发现了两条规模较大的金矿脉,测出其走向、倾向,并推算出以现有坑道向何处开拓、进尺多少可以掘到该矿脉,虽然结果尚待查证,但矿山地质工程师和叶教授按邻区地勘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大致符合地质实际。
陶的体会是,现场发功向地下“透视”找矿,比在室内面图发功圈矿的难度小一些,且不同矿种有不同的感觉。例如,地下水体显示为白色,有时呈浅兰色,功态强时可以判断出地下水的储存形式;地下储集的石油显示为暗黄色和黑色;且可以看到是背斜储油还是单斜岩层储油;金矿是显示闪光的黄色;铜矿则不闪光,有时与铁矿为同一类暗色调,有时也呈淡黄色煤层显示为黑色,等等。发功后当感应到地下有矿时,即在前额的屏幕上了现矿体形象甚至出现有关数据。收功后把记忆的情况清理出来,作出某种矿体在地下赋存状态和规模的判断,这就是本人现场“特异功能找矿”的机制。其中的一些机制是无法用常规认识去解释清楚的。
三、现场探测矿硐、钻井深度和方位
在野外进行地质工作或找矿工作时,常会遇到正在开拓的矿硐和钻进的钻井,也可能碰到古采坑、古矿硐或已完工的钻孔,特异功能者对这些人工产物的探测比探测地下隐伏矿体容易一些,因为前者具有清楚的边界,也许还因为它们具有人为的信息。发功探测这些具体的对象,其机制可能与雷达探测的原理大致相同,结论的可信度是较高的。例如,1991年8月4日在小秦岭西长安岔矿区对两个矿硐发功,探测到207-6号坑主坑道呈S形,两侧有2条分岔,东侧1条,前端还有斜坑道,坑道总长1285米;209-7号坑的主坑道长560米,加上支坑道总长750米。现场的田坑长和潘坑长核实,207-6号坑总长1200多米,209-7号坑主坑道564米,加上支坑道总长740多米。又如,1991年8月2日去灵宝县寺河乡调查金矿,村康书记带去看蝎子山上的矿硐,刚走到山脚下陶就发功探测,说山上那个矿硐约57米长,使带路的康书记大为惊奇。他说那个矿硐确实只掘进56米左右,目前已停止开采。陶陪同叶俊林教授在小秦岭地区进行地质调查,遇到矿硐他常要求我在硐口发功探测硐的走向、分岔和硐长,然后找矿工或技术人员进行核实。在总计约十来次检验中,陶发功探测的数据与实际的误差一般不超过5%。
四、现场探测断裂带
断层或断裂带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在研究的地区内,确定断裂带是否存在,了解其规模、产状和展布情况,对于找矿和评价矿床,评价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探测断裂带与控矿的反应不同。前面已提到,发功后对地下隐伏的金属矿体,常有一定颜色的感觉,甚至在前额的屏幕上显现一定的形态,而站在大断裂带上向下发功,则多感到为黑色的陡崖,有时甚至使自己具有恐怖感。对这类断裂带可以仿测其走向、倾向和倾斜陡缓,有时也可以估测出其延伸长度和深度,具有恐怖感的大断裂可以推测活动断裂,可能孕发较强地震。例如,1989年7月陶陪叶俊林教授去麻城、新洲一带考察著名的团麻断裂带(1932年4月在麻城黄土岗附近发生过6级地震),在几个地点向地下发功时都感觉到是一条黑而陡的断崖,向下延伸很深,两头延伸很远,令人感到恐怖。又如,1991年7月在小秦岭南枪马金矿区,矿领导和工程师对410矿脉向北延长多远,能否在分水岭上找到该矿脉的延长段没有把握。本人在现场的410矿脉北段还继续北延几公里远。随后叶与地大的几位老师到分水岭,在陶遥测的部位发现了一条有相当规模的断裂带。8月4日在分水岭北坡的东长安岔探测矿脉时,发现了与410矿脉方位一致的矿脉,该矿区的采硐也证实这条矿脉确实存在,有开发远景。
结 语
通过特异功能找矿的实践,结合其它几位同行的找矿实验,我们确信开展“特异功能找矿”是大有前景的。这种方法可与物化探工作互相验证,也可与钻探和坑探工作配合,在某些场合中可以直接找矿。先天具有特异功能的人虽然不多,但对一些素质较好的人可以通过诱导、练功使其功能逐渐增长,为找矿服务。当然,每位特异功能者的功能特点不同,找矿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加之他们的身体状况情绪因素因时因地而有变化,因而找矿实践的效果不可能每次都令人满意。尤其是当其身体不适,再勉强要其找矿,则找矿或探测实物的效果就较差。所以,开展特异功能找矿工作,必须了解他们的特点,对特异功能要求应适当、要审时、度势,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493485.html

上一篇:感谢嵇少丞教授对学术腐败穷追猛打
下一篇:如何成为乔布斯二世?
收藏 IP: 113.240.11.*| 热度|

5 陈飞 李学宽 李振乾 zhangcz07 Majorite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