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编辑出版人,开放存取倡导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k Visiting Scholar a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PhD at Peking University, Bachelor & Master Degree a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博文

抄袭剽窃的克星:CrossCheck与AMLC

已有 8044 次阅读 2009-4-12 02:31 |个人分类:编辑视点|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抄袭, 剽窃, 克星, CrossCheck, AMLC

 
2009-4-12
 
 
抄袭剽窃的克星:CrossCheckAMLC
 
 
针对近几年震撼科学界和出版界一系列的学术不端行为,相继开发了用于帮助学术出版者验证出版文档原创性的最新工具。外文的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主要有CrossCheck,而中文的主要有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
 
 
CrossRef首创并与iParadigms公司共同开发出一个全新的,用于帮助学术出版者验证出版文档原创性的最新工具-CrossCheck。尽管此前也已经有其他一些剽窃检测工具,但因为这些检测工具缺乏数据库支持无法访问文献的全文而不能适应检测学术内容。CrossCheck2008619正式向全球发布。CrossCheck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基于全球学术出版物所组成的庞大数据库和一个基于网页的检验工具。这个基于网页的工具可用于编辑过程中去鉴别相似文档,生成对比报告,并通过分析去判断是否存有学术剽窃行为。
 
CrossCheck如何工作?首先加入CrossCheck 成为会员,成为CrossCheck会员的出版者必须使其所出版的内容被收录在CrossCheck数据库中并可检索。鼓励所有的CrossCheck会员将其内容提交到CrossCheck数据库,以帮助防止出版者在不知不觉中重复发表相同的内容。第二步,就开始在数据库中核查署名作者的文章,通过基于网络的工具把文章上传后CrossCheck数据库和更宽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相似度检测。系统会生成一份“独创性报告”,显示被测文献与目标文献的文字重复度,并给出相似度指标(百分比),然后由富有编辑专长和经验的人来分析判定是否剽窃。
 
CrossCheck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术界和出版界严正全球学术风气,防止学术剽窃和欺诈,保护学术研究和文字出版者的原创版权。正是由于CrossCheck的诞生,全球范围内的出版者们得以共同协作,严厉杜绝学术界的一些造假和剽窃等浮躁行为。这也使得CrossCheck赢得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颁发的2008年度最佳创新奖。
 
CrossCheck项目已经引起全球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一些大的国际科学出版集团,如ElsevierSpringerWiley-BlackwellBMJTaylor & Francis,牛津出版社等,以及许多科学学会,如美国科学进步协会(AAAS),美国物理学会(APS),植物生物学会等均成为CrossCheck的正式会员。当然,要加入CrossCheck成为会员是要付费的,CrossCheck软件系统不是免费的。
延伸阅读,请参阅:http://www.crossref.org/crosscheck.html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已由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将在全国科技期刊编辑部中开放使用。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满足科技期刊组稿、审稿的需要,特研制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具有来稿检测已发表文献检测作者黑名单查询学术不端文献库查询等功能。利用来稿检测,编辑部可秘密地将来稿发送到AMLC的稿件库中,系统将报出疑似学术不端来稿的类型和相应检测指标,并提交可直接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由已发表文献检测可查到各期刊曾经发表的学术不端疑似文献;作者黑名单可查询已经被确认为严重学术不端文献的作者;学术不端文献库查询可供期刊管理部门查询所有学术不端文献。
 
据介绍,目前,这个系统在国际上全文检测是第一家。目前国际上的检测系统基本上是文章摘要,还没有达到全文检测的层面。刘学东告诉早报记者,该系统的优点是全文检测;响应速度快,1秒钟1篇。
 
AMLC的比对数据库建立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SPRINGGER等国内外大型全文数据库基础上,其中《总库》包括中国知网出版和整合汇编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年鉴、科技成果、科技工具书等全文数据库。
 
目前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期刊反剽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负责人表示,期刊领域中,初审是防止论文剽窃的第一道防线。借助技术手段,编辑人员可以将来稿论文自动地与大量文献资料库和媒体接口进行对比检测,从而判断投稿者是否剽窃以及剽窃程度。
 
本刊已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被检测重复发表或抄袭他人内容的个别作者的稿件被就地正法。笔者以老编辑的眼光奉劝一句:网络信息时代,一切都是阳光的、透明的,抱侥幸心理逃避检测,因各种检测工具系统的问世,任何的抄袭剽窃,均难逃厄运。因证据确凿,说服力强,都将输得很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523-225657.html

上一篇:国际英文刊IJABE 2009年第1期出版
下一篇:世界著名的三大农业数据库:AGRICOLA、AGRIS、CABI简介
收藏 IP: .*| 热度|

5 赵星 刘玉平 刘进平 周春雷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