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余琐话》前言
2002年,我退休了。
人一走茶就凉。退休后,课不上了,腾开位子以便年轻人有活干。社会上的学会工作也不再继续了。这就摆好一个架势,你只能每天爬爬香山、逛逛颐和园,要么养只狗或猫的宠物什么的,没事找事。还美其名说是颐养天年。
经过半个世纪教学和研究的我,要一下突然不动脑子,实在是不习惯。不甘寂寞,总还是想写点或说点什么。不过要写文章,往杂志上发表,如今兴要版面费。一篇文章的版面费确实不菲。就拿《中国科学》这样的顶尖杂志来说,一篇文章的版面费,少说也需要两千来块。退休前发表文章,大多是靠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版面费的,连我的研究生发表论文,也是由基金支付的。退休后,申请基金的权利也自然不存在了。所以如果要想往杂志上发表文章只好自己掏退休金来支付版面费。为了这个问题,我曾经给有关管理基金的人提过建议:退休的教员或研究人员,实际上是国家的一笔重要的人力资源,如果他们想继续研究而且又有成果需要发表,基金委是否可以给他们付版面费。结果石沉大海。
恰好,我那时写了一些非业务的文章,让我的学生看到了。他们问我可以不可以帮我发到网上去,我说,当然可以。不久,他们告诉我说,我的文章点击的人很多,一直被排在那个网站的首位。又过了些时,一些同行告诉我,说我发在网上的那篇文章被一个学校印发给教员参考了,而且又被一本书收录了。云云。这件事,开始扭转了我对上网的不好印象。
后来,我自己也便偶尔上网浏览一些文章,特别当时和北大有关的两个网站:一塌糊涂和燕南两个网站是浏览得比较多的网站。这两个网站的不少文章给我启发,我也就写一些文章。不过,别见笑。我还不会往网上发文章,也不会参加讨论。只是作为游客浏览浏览而已。我写的一些文章也只是自己消遣,或通过伊妹儿发给好友看看而已。遗憾的是,我常常浏览的这两个网站不久就被封掉了。后来又有朋友介绍说你可以浏览“天益”网站。在浏览了一段天益之后,我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还是由好朋友介绍,2007年7月,天益网站的编辑郭琼虎帮我在天益上开了一个专栏。从此我就隔三差五地给这个专栏写文章。
一年之后,我逐渐觉得,天益虽好,但游客大多是对社会问题有兴趣的人,而我本人由于职业的习惯还是倾向于自然科学有关的问题,于是便在2008年3月,在科学网上开了一个博客。迄今也已经接近6年了。发表的博文也有二百多篇。
通过这一段,我体会网络的确是个好东西:
它不势利,不像上杂志要钱。在这里有钱没钱一律平等。像我这号退休而又不甘寂寞的人,交不起版面费又想要发表意见,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它不受制于人,自由。在杂志上投稿,还要这审那审。不合那个杂志的味道还动不动退稿。而这里则比较自由。也不像杂志从投稿到印出来,一般要等一两年。实在是没劲。
其实,真正的科学精神恰好是符合以上自由和不势利两条的。受制于人为了某种利益来交差,是做不出真正科学的。我觉得网络的出现,可能使整个的科学队伍发生了分离。一种是依靠官办资助的单位搞研究的,也可以称作“官科”;另一种是不靠官办机构支持的研究,这就是“民科”。在我国现在,当然还是以官科为主。民科在一些人的眼里,名声不好,似乎,民科都在搞伪科学。其实,像我们这号退休了又还想在科学事业上说三道四的人,又受不到官方的支持,也自然归属于民科了。
事实上,在19世纪之前世界上的科学,都是属于民科的。因为当年从事科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的科学成就大多是业余产品,他们的主业是医生(如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迈尔)、专职教士(如哥白尼)、教师(如伽利略、牛顿)或律师(如数学家费尔马)。有的还是商人,如发现热功当量的焦耳就是一位啤酒商。20世纪之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政府发现科学对赢得战争很有好处,从那以后,各国政府才大量投资于科学事业,才出现大规模的官科(官科的起始可以追溯到1666年法国科学院成立,那时开始给院士发薪水)。中国的科学从192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成立,就一直是官科,民科的势力很小。
网络的出现,是否预示着科学又向民科的回复。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有分量的科学成果都还是官科的成果。不过,事情也不能说死,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庞卡莱猜想关键的Grigory Perelman的论文就是2002年在网络上发表的,而不是发表在什么出名的杂志上。
日子过得真快,不觉退休至今已经十二年了。
俗话说,三句不离本行。教了五十年力学,搞了多半辈子的力学研究,看的也大半是力学书。所以博客上大半也离不开力学。其中有些文章被一些杂志看中了转载。后来按照内容相近的出版了三个集子:《拉家常、说力学》、《力学史杂谈》和《音乐中的科学》。这三本书都收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众力学丛书》中。还有两本《伟大的实验和观察——力学发展的基础》和《谈科技说力学》在编辑中。
收入这个集子的文章,是除了上面几本科普书之外的杂七杂八的博文,选了恰好一百零八篇。起名为《教余琐话》,意思是教学之余有关其他问题的絮叨话语,把它做成一本电子书传给各位好友分享。虽然把它们进行了分类,但没有办法弄得很严格。其中大半是对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时弊发表看法。有些看法和意见,显然是说了也白说。不过白说也要说,因为不说白不说。这些文章也许对于朋友们茶余饭后消遣能起点作用罢了。
武际可 2014年10月5日
现在把这本书的pdf格式文件附在后面供网友下载阅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