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郭仲衡先生的几件事——纪念郭仲衡先生80周年诞辰
一直想写一点文字纪念郭仲衡先生,但一拿起笔,千头万绪,无法落笔。今年是他80岁诞辰,又是他去世20周年,写一点回忆聊表对老朋友的纪念。
1963年,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在忙了一些时候,刚刚搬家到昌平十三陵附近的分校不久,暑假后,固体力学教研室来了一位从波兰留学回来的博士,他就是郭仲衡。后来我们都戏称他为“郭博士”。原因是,教研室里的教员,除了王仁先生是我们老师一辈的,是一位博士外,在同辈的教员中,他是唯一的得过博士学位的。
1993年九月的一天傍晚,我和他在北大中关园宿舍区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他谈到他近来的研究工作和对于非完整约束的理解,以及和一些人的不同意见,还谈到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些派别。第二天我就出差到成都参加一个非线性计算力学的学术会议,回京后被告知他的噩耗。这对于我实在是一个十分突然的打击。我便和同教研室的王大钧一起到他家里向他的夫人张蝶丽女士问候,才得知,他去世前一天曾经觉得不舒服,到校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功能有问题,说他应当立马住院治疗。而他却说手边还有一点事情处理完就来住院治疗。不料在第二天晚上,夜深了,张蝶丽已经去睡了,而他一人还在伏案工作,他突然倒地的声音惊醒了夫人,这时夫人给他含救心的药,岂料他这就一去不复返了。几十年的相处,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和学习非常勤奋的学者,他为此献出了生命。
正由于他一直是那样勤奋,所以他的研究工作很出色。他在非线性弹性力学领域有享誉国际的成果,国际知名的学者Gurtin在他的综述性的专著中,引述了郭仲衡的17篇文章(见Gurtin, M.E., The linear theory of elasticity. Handbuch der Physik VIa/2, 1-296,
Springer Verlag, 1972)。郭仲衡的外语也是第一流的,他不仅对俄语、英语、波兰语都很精通,而且还能够看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书。他在我国是最早开展理性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从事基础力学、应用力学、张量分析和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首创两点张量抽象记法;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率先使用Lie导数;得到非线性弹性动力学现存3个精确解中的2个;解决了3个本构基本量的正确定义及内蕴表达,所给出的伸缩张量率被称为“郭氏速率定理”;建立了开闭口薄壁杆件的统一理论;提出了对场问题普适可用的“主轴内蕴法”,简称“π-方法”。由于他的学术贡献,先后当选为波兰(1988)和中国(1991)的科学院院士。
郭仲衡于1963年到波兰留学,在波兰一共十年。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弹性力学家乌班诺夫斯基(W.Urbanowski),是一位很有名的非线性弹性力学方面的专家。五十年代末(也可能是六十年代初),乌班诺夫斯基曾经应邀来中国讲学,我曾经到力学所听过他的报告,那次报告是郭永怀先生主持的。乌班诺夫斯基人有点驼背,据说是因为二战中参加战斗受伤所致。郭仲衡在得到博士学位后,他的导师希望把他留在波兰工作一段时间,这件事得到中国外事部门的允诺,不料不久乌班诺夫斯基逝世,郭仲衡也便回国了。乌班诺夫斯基逝世前,曾经送郭仲衡一件礼物:一支西方的长笛,作为纪念。郭仲衡虽然不会吹长笛,但导师的礼物,也是很珍贵的。岂料,这支长笛,被中央管弦乐团知道了,(估计是海关的资料),那时中央乐团很需要一支好的长笛,但当时外汇很紧张,他们没有外汇来买,于是便出面想要动员郭仲衡把这支长笛贡献出来,并且通过党组织动员,郭仲衡终于把长笛贡献出去了。后来郭仲衡说起这件事还是多少有点遗憾的。
文革初期,大家都没有办法搞业务了,如果搞业务,会被扣上业务冲击政治的帽子。后来学校两派之间武斗起来了。那时郭仲衡还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而我住在科学院的家属宿舍。因为武斗的原因,学校的集体宿舍楼经常是两派武斗的前沿,很不安全,他便把两只箱子存放在我家。我们这些人又不愿意参加派性很强的组织,于是便都“逍遥”了起来。我就花时间做半导体收音机。而郭仲衡说他想自学修表,为了支持他,我在家里找到一块不动了的女表给他练手。后来他居然自学成功了,他能够花很少的钱买一块旧的名牌表,把它修好自戴或送人。在后来他还练过一阵书法,他写得一手很好的颜体字。他说,他小时候在学校里的书法还是可以的。
逍遥到1969年,经过工、军宣队进校,“清队”以后,数学力学系的教师都要下放劳动了。固体力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搬到汉中褒城分校,但郭仲衡和王仁两位先生例外,他们两位下放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原因是他们有特嫌。说来可笑,那时管留学回来的人当作特嫌。王仁是留美回来的,就是帝国主义特嫌,郭仲衡是从波兰回来的,就是修正主义特嫌。从此我们就分开了十年。直到1979年汉中分校搬回北京我们才再会面。不过他留在了数学专业,而我还在力学专业,这时力学专业已经独立成为力学系了。
文革后,他在学术界很快活跃起来。他组织国内最早的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学术研讨会(即MMM会议),他组织国际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他在北大最早开设非线性力学和理性力学方面的课程,他协助钱伟长先生组织理性力学方面的学术活动,他还多次出国讲学,被一些大学授予客座教授,1988年被波兰科学院授予院士。在1991年被选为我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正当他60岁的那年,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为学界多做贡献的年龄,他却离开了我们。英年早逝,是我国力学界的一大损失。不过,他留给人们学术贡献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却是与世长存的。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