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对力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独身科学家 精选

已有 15920 次阅读 2010-6-28 15:13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力学, 科学家, 独身

对力学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独身科学家
武际可
一般人认为,最终独身的人,要么是被别人挑剩下的,要么是太挑剔别人把自己剩下的。
在力学学科的历史上,有一批很有名的学者,他们的独身也可能不属于这两种情况,而是迷恋于自己的事业。正因为他们对待事业,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要更执着。牛顿说:“对于我来说,世间任何荣誉和地位都比不上推进科学。”顺治皇帝在表扬钦天监正汤若望的碑文上说他“不婚不宦”“敬业奉神,笃守弗忘”。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敬业精神,所以才事业有成而青史留名。他们的成就为我们后世永远享用。 
我们这里列出了二十位在力学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对于有同居而不婚的人,如伽利略,我们没有列入。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文艺复兴时代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在力学方面,在他的札记中,有许多对力学、机械设计的构想。这些构想曾经涉及:起重机械、蒸汽炮、抽水机、飞行器、机械传动、降落伞、升降机、气枪等方面。是最早对落体和梁的弯曲进行认真研究的学者。
     
     尼古拉·哥白尼(Nicholas Copernicus,1473-1543)
波兰科学家,1543年出版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奠定了日心说的基础。开启了天文学上的革命。
     
     熊三拔(P.Sabbathinus de Ursis,1575-1620)
意大利人,1606年来华。在天文、数学、水利等方面都有贡献由他口授,徐光启笔录于1612年出版《泰西水法》6卷。主要介绍西方水利与吸水器械,其中有不少流体力学知识。
     
      邓玉函(Joannes Terrenz,1576-1630)
      德国耶稣会士,瑞士人,其出生地当时属于德国,1621年与其他22名教士,并携带7000多部书籍来华。1627年由他口授,王征笔录出版《远西奇器图说》,书中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力学与机械学知识。
     
       汤若望(Joham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
 日耳曼人,1622年来华的传教士。他对天文、数学都有研究,在华期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137卷,其中有28卷是汤若望本人翻译的。入清,曾任钦天监正,并在天文仪器、仿制西式火炮等方面多有建树。
     
     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科学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1631年发表了他的著作《几何学》,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解析几何将几何问题化归为讨论代数方程的问题与研究函数性质的问题,并且将变量引进了数学,对于后来力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1644年在他所著的《哲学原理》一书中就讨论过弹性碰撞问题。在这项研究中他最早引进了动量的概念。
     
     南怀仁(P.Ferdinandus Verbiest,1623-1688)
比利时人,1659年来华。在数学、天文、兵器等方面都有贡献。著有《灵台仪象志》14卷,是一本关于天文观测仪器的著作。继汤若望主持钦天监,曾教授康熙皇帝天文和数学。
     
     波意尔(Robert Boyle,1627-1691)
    英国科学家,是现代化学的先行者。1660年发表了著作《关于空气的弹性及其效应的物理力学实验》,书中介绍了利用一个空气泵进行的一系列精细的实验,并且证明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托里拆利大气实验是与空气有关、生命与燃烧现象是依赖于空气的、空气具有弹性性质等重要结论。两年后波意尔把上述空气的弹性性质更加精确化为:空气的体积变化与压力成反比。这就是后人称为的波意尔定律,也是人类获得的力学物性方面的第一个定律。
     
      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1695)
荷兰科学家,最早发现了土星的光环。在光的波动说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力学上,他是最早进行弹性碰撞实验的学者之一。1673发表的专著《摆钟与钟摆运动的几何证明》,发明了摆钟并且是约束运动的最早的成果。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
英国科学家,1678年以拉丁文发表《论弹簧》Lectures (de Potentia Restitutiva) Lectures of springs)。研究了物体的弹性,奠定了固体弹性性质的理论基础。此外他在万有引力、光学、显微术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
英国科学家。1687年出版著名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本系统。在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德国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在哲学、法律、宗教、政治、历史、文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贡献。在数学上他是与牛顿齐名的微积分的发明人,又是数理逻辑、数的二进制表示、组合分析、pi的级数表示的开创者。在力学上引进了活力定律。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1717-1783)
  法国学者,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重要成员。在力学上,1744年发表《流体的平衡和运动教程》,1747年发表《弦的振动的研究》,将他发展的关于偏微分方程理论用于研究弦振动。后来他研究了任意形状物体的运动,并用以解释地球运动的章动(岁差)。1752年他讨论了流体的阻力,提出所谓达朗贝尔佯谬,之后到黏性流体理论中才得到解决。他提出后人所称的达朗贝尔原理第一次将动力学与静力学按统一观点来处理。它与最小作用量原理一起为分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1731-1810)
英国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1798年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此外在制备氧气、确定水为化合物以及电磁学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卡文迪什为人孤僻,生活俭朴,终生未娶,他一心用在科学研究上。
     
      索菲亚·热尔曼(Sophie Germain, 1776-1831)
      女,法国科学家。最早得到了弹性薄板的微分方程并且成功解释了薄板振动时所产生的克拉尼花纹,为此得到了法国科学院悬赏奖金。此外她在数论、微分几何方面也有重要的工作。
     
      傅科(Jean Bernard Léon Foucult,1819-1868)
法国学者。1852年他制成了陀螺仪,由基座、支架与转子三部分组成。支架使转子与基座之间有三个角运动的自由度。傅科用这架陀螺仪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18391903
美国物理化学家、数学物理学家。他奠定了化学热力学的基础,提出了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相律。他创立了向量分析并将其引入数学物理之中。1889年之后吉布斯撰写了一部关于统计力学的经典教科书《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开创将热力学建立在了统计力学的基础之上的新阶段。
     
      乐甫(Augustus Edward Hough Love,1863-1940)
        乐甫的主要贡献在变形介质力学方面,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都有重要工作。此外他在电波理论、弹道学、理论力学以及微积分方面也有论著。乐甫在弹性理论方面最著名的研究工作是他对薄壳弯曲所作的系统研究,1888年他推广了薄板理论中的基尔霍夫假设,对薄壳提出了直法线假设,这就是基尔霍夫-乐甫假设,它是仍广泛使用的薄壳理论的基础。
   
      莱特兄弟,(哥哥 Wilbur Wright,1867-1912,弟弟Orville Wright,1871-1948)
美国发明家,兄弟合作于1903年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进行了载人飞机飞行。在实践上证明靠空气动力而不是靠空气的浮力进行飞行的可能性。
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18811963
匈牙利犹太裔科学家,早年在德国工作,由于希特勒排犹,去了美国。他给出了板的大挠度方程,至今被称为卡门方程。给出圆柱后面涡旋稳定性交错排列稳定性的理论解释,至今称为卡门涡列。在高速空气动力学与飞机克服音障方面有重要的贡献。
埃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
女,德国犹太裔数学家,1933年定居美国。在代数、不变量理论、数学物理等方面都有贡献。1918年发表论文《变分问题的不变量》(Invariante Variationsprobleme),论文给出两个关于动力系统的不变量定理,对20世纪力学和物理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339537.html

上一篇:从两个游戏谈信息量
下一篇:从麻脸的高尔夫球谈起
收藏 IP: .*| 热度|

18 邵忠 武夷山 陈绥阳 王春艳 杨正瓴 吕喆 王振东 王启云 苗元华 张旭 尤明庆 王季陶 郭利萍 武爱 杨华磊 dreamworld fumingxu fycyyh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