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π与e 所代表的两种数学哲学体系 精选

已有 19097 次阅读 2016-6-24 16:2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数学上π是与圆弧相联系的,如我国祖冲之的研究的就是直线长度与圆弧长度的关系,从而计算π的值。从而π是源于几何。直线长度与圆周长度的几何关系,属于平面欧几里德几何体系的概念。

在高斯曲面几何理论中,用长度与弧度的代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确立了长度、弧度的协调定义,在数学上对π给出了几何解释和代数解释。

在迪卡尔建立直角坐标系概念统一了几何与代数理论后,π就成为三角函数的代数概念。后来π成为付立叶函数展开的概念,再演化为角频率的概念。

不管后来π的应用是如何广泛,它的哲学上的根还是几何学的。所以,π属于经验上升为抽象。

而常数则不然,它是纯粹的代数概念(由最大整数N除于1N所有整数的积再开N次方,取N无限大的极限),依赖于极限概念。从而也是的代数量。

的虚数幂(e函数)来表达圆弧是代数学的专利,从而形成了另外的一个复数代数理论,与三角函数对应了起来。

但是,与圆弧几何理论不同,函数能简洁的表达双曲线,而基于π的三角函数则不能。

因此,代数的圆弧的π等能表达复杂曲线,从而在微积分发明以后,代数理论一家独大。总的来说属于抽象还原为经验。

在现代科学理论中,π e 几乎是形影不离,各自有自身的优势。

就以微积分的发现而论,牛顿是走的几何路线;莱布尼兹走的是代数路线。在两个科学大家争论谁是首发人时,在那个时代,牛顿是占有社会一般科学背景的优势的,而莱布尼兹只占有学院派优势。

这两条路线的影响是深远的。欧拉力学属于几何路线;拉格朗日、哈密尔顿属于代数路线。一般而言,从能量(标量)出发的理论几乎都是源于代数路线,把几何路线的结果作为解释性的。(教科书的标准用语,导数、X代数方程的几何意义是。。。)。

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代数理论的一统天下,把几何理论抽象代数化了。从而,科学研究的几何路线开始升温。

20世纪的科学研究中,很大的研究内容是熔合几何路线和代数路线,并最终在“流形”这个概念上达成了共识。

然而,几何流形?流形代数?在不同的着重点下,其后期所展开的理论(如以几何为重点的:连续介质力学,规范场论;不偏不向的:算子理论;以代数为重点的:量子力学,热力学)依然保留了不同的血统。

如果反向追溯下去,还是回到基本的:几何作为基本点(由经验上升为抽象),还是代数作为基本点(由抽象还原为经验)。

科学上的基本选择是两条路线的协调性前进,等价于相互验证。这是在现代科学理论中的特点。几何=经验,代数=抽象,两者相互验证。

应该说,这是抽象意义下的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科学理论界很难受的问题是:对热力学的温度、熵,给不出等价的几何概念;对量子力学的动量、能量也给不出等价的几何概念。(当然,相关的理论学家坚持他们已经给出了等价的几何解释,如统计物理,弦论,超弦理论)。

       所以,如果有人声称他发现了π e 的等价性或是抽象关系,那么在数学理论上是了不起的(目前的国际理论研究是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但是,说发现了π e 有类似性,或是某种数学公式性的联系性,则基本上没有意义。这早就是广为应用的联系。

       所以,提出科学问题有两个层次,概念性的(定性的,或定量的),抽象演绎性的(数学化的)。而无论如何研究,迪卡尔把几何与代数熔合,而不是对立,始终是正确的哲学路线。

       就历史而言,把几何与代数割裂的后果是:没有建立经典科学理论。

       21世纪,学界会把几何与代数割裂吗?在全球尺度上绝对不会!但是,在国家尺度上,或在学科尺度上,绝对是常见现象。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我们并不比前人(古人)高明多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986607.html

上一篇:学问学问,由学而问!
下一篇:人与机器智能化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45 郑小康 史晓雷 陈楷翰 赵建民 陈敬朴 张云 武夷山 王庆 黄永义 高敏 王泽军 陈南晖 陈宁 高召顺 李颖业 陈志飞 王昌峰 应行仁 刘立军 王俊杰 季顺平 王超 范毅方 苏晓路 周迅 洪昆辉 张操 晏丽红 强涛 sijin20120 xlianggg wangbin6087 thzwang shenlu chenhuansheng yzqts icgwang parrotparrot decipherer zjzhaokeqin xchen sunyang86 hkcpvli qzw j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