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学术研究上的:裁剪与黏贴 精选

已有 9826 次阅读 2015-7-2 11:5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写论文的裁剪与黏贴在技术上是没有多少困难的,是形式上实现的片断化连接。被看成为学术不端行为。最低端的裁剪与黏贴出来的论文几乎没有可读性。

      因此,一般的说,只要在技术上(文字上)实现了可读性,就基本上是可以通过审稿而得以出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实际的期刊论文中,技术上实现了裁剪与黏贴的可读性论文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的。这是学术不端吗?

      要分情况。典型的做法是:从某个理论或是某几篇论文中,直接把用到的那部分理论或公式裁剪下来,黏贴到论文中做为“理论基础”;然后,再裁剪出另外几篇论文的求解方法(或研究方法)经过自身的加工处理后,改头换面的黏贴上去,由此形成论文的主体;最后就鼓捣出一个结论,同时又与某几篇论文的结论对比,从而作出某种断言。这类论文是学术不端吗?

      如果算是的话,那么就别出版学术期刊了,因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你可以批判这样的论文在思想上有问题,你也可以批判这样的论文没有新意,你也可以批判这样的论文作者几乎没有做实际上的研究工作,你也可以直接的説这不就是裁剪加黏贴吗,等等。把这视为学术不端取决于判断者的标准。例如,给个百分比,40%以上算是抄袭性学术不端;我国研究生的实践表明:玩玩文字游戏,就可以马上的把这个百分比显著的降下来。

      从而,以现实的科技论文结构来说,裁剪与黏贴是基本结构,是不能作为学术不端的。相反的,是学术性的传承方法。对于世界学术名著上的深刻论述和公式,不就是被裁剪与黏贴了无数次的内容吗?如果不容许此类内容进入他人的论文,那何来学术论文?

      那么,好的论文上的裁剪与黏贴有何特征吗?有!非常的突出的特征是:1)是学术思想上的裁剪与黏贴,而不是文字技术上的(学术不端性的);2)这种顺序的裁剪与黏贴是逻辑性的,是学术思想表达所要求的,是对前人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评价的必要裁剪和黏贴;3)此种裁剪与黏贴所得到的思想和推理结构是作者所做学术研究的结果展示,是有学术性目标的;4)有在学术上有价值的结论,而这是作者的贡献(那怕是非常少的几句话,或是个别公式)。

      事实上,最有科学价值的论文是:把几个相互矛盾的理论(或结论)用思想的剪刀来裁剪,尔后以作者天才般的学术推理逻辑必然性的粘贴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无内在矛盾的、学术上论证有力(裁剪与黏贴完好)的论述,而在思想上或公式上消除这类矛盾。

      当然的,这类论文必须裁剪与粘贴大量的学术理论或论文,而最终又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从而,文字上就必须高度压缩或浓缩,采用原文字或原公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从而也就只能是学术思想上的裁剪与粘贴。

      总的来说,学术上的裁剪与黏贴是科学进步的必须,是学术传承的必须。

      就象是伪科学也模仿真科学一样,形式上的模仿学术性的裁剪与黏贴就是技术性的裁剪与黏贴。此类论文是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科学价值的。有可读性就是不错了,至少表明裁剪与粘贴者有基本的常识。而连基本的常识也没有的裁剪与粘贴类论文在期刊上也不是见不到,在学位论文中更是普遍现象。把此类现象全部的划为学术不端吗?

      那是无法操作的。没有现实性。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技术上玩裁剪与黏贴的论文才得以大行其道,而把此类论文的发表期刊作为评价标准的流行于世界各国就是当代科学研究走向没落的标志。这理所当然的受到全球很多科学家的抵制。

      但是,年青学者,尤其是高校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除了玩技术上的裁剪与黏贴还能干出什么?要求他们完成学术上的裁剪与黏贴是对的,但是他们能实现吗?

      由此,只能就技术性裁剪与黏贴的可读性来判断作者是否做了那么一点研究,是否具备基本的常识,如是,则取决于判决者采用的尺度了。

      总而言之,把文字上的全盘考贝作为学术不端是没有争论的,把纯粹的技术性裁剪与粘贴看成是学术不端也很容易的得到大多数学者得支持,而把思想上的全盘考贝作为学术不端就得不到多少支持者了,而简单的把裁剪与黏贴看成是学术不端的特征就是胡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902242.html

上一篇:科技界的土围子
下一篇:大团体考核与个体考核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7 陈楷翰 武夷山 韦玉程 王洪吉 李强子 赵美娣 姬扬 黄永义 张明 杨思洛 徐涛 王玉宝 麻庭光 zjzhaokeqin xuexiyanjiu wqhwqh333 ybybyb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