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恩理论的要点:科学中不存在定理和定律。在任何情况下,定理和定律对科学进步都不是必需的。从而,只有“规范”才是科学进步的推动力。在1970后对美国的研究与发展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性指导作用。首先,它奠定了外行管理内行的合理性,从而使得政府能以理直气壮的口气管理政府的科研投入。其次,为科研的国家计划性管理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这两个要点是关键性的。其它不过是粉饰之词。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很自然的照搬了美国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要点是:1)对基础科学研究,有:双重评议法,单一评议法,盲审法,无分析法。2)对应用性研发,有:各类基金,各类专项,各类中心,各类计划编制(行政机构)。各自采用自身的一套办法。3)国家性计划科研与开发,有:NASA,针对军事的各种装备系研发中心。
研发管理的资金来源、管理方式、项目的评价方式、计划的编制方式等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外行管理是其本质。专家只不过是初审的作用而已。
因而,可以说:在美国,科学家对项目的决定权相比与我国是非常小的。
美国的这种专业化官僚化管理,或者正面说是科研经纪化管理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与其应当产生的成就相比,效率到底有多高?对科研经费的浪费到底有多严重?
没有人掌握有效的数据,从而也就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但是,由此而反推出:美国的研发经验就是这样的。从而我们采用就是对的。基于库恩的科学革命论,“规范”化管理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从而,外行来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是最佳选择。等等,就是非常有风险的抉择。
我个人认为,相对于马克思的社会需求,尤其是来源于工业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利润或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需求),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根本动力的理论而言,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是一个向虚无主义退化的理论。
如果以一个小学科得视角看(个人的体验),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很有说服力。但是,从科学全局看,库恩的理论就把现代科学贬低到了早期的经验积累-归纳的经验主义模式。
我认为,社会需求,尤其是来源于工业的需求,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根本动力。但是,满足这类需求的研究应分别开来:1)一类是试探直接满足的应用性研究,2)一类是试探间接性满足的基础性研究。
对应用性研究,就应该是外行来评价:对社会需求或工业需求的满足程度。然而,对基础科学研究,就只能是用内行来评价,由做应用研究群体所提出的对基础理论的需求来评价。
混淆两者的层次性差别是灾难性的。而库恩的药方是片面性的、落后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