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于偶然性,想到了一下研究生入学的专业试卷的指定参考书问题。
早在1980S年代,出于惯例,各单位分别指定参考书。好在那时出版的同类书不多,内容差别也不大,只不过是深度略有不同,还是比较好准备的。至少。买到书是很容易的。
到了1990S年代,参考书目就有点变味了,各校优先选定本校编写的教科书,特殊性得到了突出,但是,理论性、普遍性下跌。准备的难度明显的提高,不是学术水平的提高,而是针对特定人群内的“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偶尔,也有的名人,把自已的书作为指定参考书。显的很突出,也就吸引了特定的考生群体。
到了2000S年代,把自已的书作为指定参考书就成为各校的普遍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指定参考书的做法彻底变味了。
我看了不少学校列出的参考书,其中有不少书,估计学生除非向该校邮购或向作者要书,几乎不可能买到。
再看看这类书,为职称评定的、目的不明的、狭隘的、。。。。五光十色。
一句话,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发散性,不是内容的发散,而是科学性的发散,正确的答案永远在学校具体作者的手中。
但是,形式上是高度的一致性,书名差不多,表皮的东西差别不大,但是,学术水平及深度相差巨大。
这就是各校的特色?
由此我也就多少理解了:考研心强的学生为何特别的自学其目标学校的“参考书”,而特别的回避与之冲突或是差别较大的本校用的“教科书”。
这种局面应该是早就有人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了,我真为他们难过。
普及性的、有稳定的基础性的、通用的专业性理论也会是“百花齐放”?
基础科学理论的百花齐放是出于研究工作进步的需要,是科学进步的要求;但是,各专业的共识性的部分是稳定的学术沉淀,这是教科书的本体内容,就算是大学者,也得平行的把现在共识性的学科理论讲解全面,那怕他个人是持非常不同的观点。
这是大学教科书的底线吧。也就应该是指定参考书的底线吧。
把底线变成了“各自为战”的展示,是否能经的起科学伦理的检验?
如果在研究生招生的阶段就无视科学伦理,那又如何要求学生遵守科学伦理?
我感到茫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