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理论保守性倾向的起因及后果 精选

已有 4505 次阅读 2010-2-28 17:4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理论就其全球性形态而言是极为保守的。就地理上看,这种表现形态是由于科学理论进步的局部性。也就是说,是首先产生于某个国家的局部地区群体或全球的某个学科分枝的群体。

       作为这个群体,维护其相应的理论形式和内涵是其长期性的主导性行为。就是说,这个群体对自主发展的科学理论局部是极为保守的。这种保守性会直接的拓展到与该科学理论局部相互支持的相关科学理论部分。

       就时间跨度来看,各学科的进步表现出明显的时断时续。在全球范围内,当各个学科分枝理论(进展)部分都被相应的某项群体分别的给予守护的情况下,就造成了一般说来的科学理论保守性倾向。

       因而,科学理论局部的保守性的总合效果是导致全球性的保守性。而全球性的保守性又强化了科学理论局部的保守性。

       但是,由于推动科学理论局部进步的各群体要力图保持其相应的荣耀和利益,因而,其保守性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对于与本群体主导理论不相容的其它理论是排斥性的;而对于与本群体主导理论相容(和谐)的其它理论是力挺的。

       这样,个别群体取得的科学局部进步会受到许多群体的排斥,但同时也会得到许多群体的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球科学大一统的环境下,任一实质性的理论进步,如果与现有理论的对应局部有冲突,就会受到排斥,同时也被某些群体视同为“敌对势力”。

       这样的话,真实意义上的局部科学进步性论文在其对应学科的发表及传播是极端困难的。

       在基础科学理论上,在由于基础科学理论初等形式(教科书水平)在现代大学中普遍推行而形成“共识”的背景下,基础科学理论上的任何微小的进步或修改都很容易导向大批群体的公开指责和反对。连带性的,也可能把相应的“造事者”赶出“科学庙堂”。

       只是在这类“造事者”由少数而积累成一定的数量并联合起来时,才形成不占主导地位的“非主流派”。

       而在某个学科有许多的“非主流派”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有重大工业或经济价值的问题与该学科密切相关,则实用主义的态度将决定谁是下一个“主流派”。同时,该“主流派”的社会地位得到巩固,并成为教科书中的“共识”。

       只不过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进步得到了肯定。因而,在商品经济一体化的全球背景下,只有与工业或经济价值一致的科学理论会得到“公认”。为了维持这种荣耀和利益,打败“挑战性理论”,制造虚假的进步、或抄袭性的经伪装后的进步等也就会层出不穷。直到走向一种虚幻的、违反科学的、主观癔造的“革命性进展”。

       这就给单纯的科学理论进步埋藏了巨大的障碍。

       其后果是什么呢?

       1.第三世界各国的、或在一国中相关学科背景弱的、群体产生的科学进步基本上是难于被接纳的(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对科学发达国家,或相关学科背景强的国家,个别群体产生的科学进步很容易的被排斥出“主流”。

       这二种大的力量搏击导致科学进步的全球化迁移,而在某些地区,如果它恰到好处的成为全球化迁移的目的地,则形成新的“科学中心”。

       在过去的几百年来,这种全球化迁移是明显的。例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在二战前后,又迁移到美国;同时二战后也部分迁移到前苏联。因而,形成“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当前的“科学中心”。

       但是,在冷战时代,压倒性的“军备竞赛”导致“欧洲”和“北美洲”缺乏实质性的基础科学理论的进步,而是用技术成果的庞大来伪装成基础科学的强大。在基础科学领域,它们的保守势力主导的后果是前进的动力不足。大量的非主流派在这两个中心被排斥。同时,大量的接纳第三世界各国的科技移民使得这种保守性的后果被有效的克服。因而,这两个中心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定的。

       我关心的论题是:我国能否成为下一次科学进步全球化迁移的目的地?其前提条件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独立自主的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事业,给非主流派予生存条件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背景是使我国成为下一次科学进步全球化迁移的目的地的有效手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298461.html

上一篇:科学技术研究资源的结构性(2)
下一篇:金融危机与科学理论变革
收藏 IP: .*| 热度|

11 赵星 朱林 曹聪 刘立 杨正瓴 蔣勁松 唐常杰 张肖飞 yinglu zhaowanfu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