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变形连续介质中的电磁力

已有 3513 次阅读 2017-2-26 17:3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项研究的工程背景是:用激光或电磁波来探测连续介质内部的变形,从而确定工件的当前力学性能。

       其基本的几何约束是:探测只能在介质外边界的局部区域进行,而探测目标是整个连续介质内部区域。

       此类仪器在市场上有不少类型。从零频率的直流电阻率法,变频的介电常数法,到高频的电磁波法,直到激光干涉法,基本上是全频域的。

       在工业上,它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大学里,此类课程一般在自动化及仪器等相关专业开设。这是由我国的专业分类特色决定的。

       由于这个背景,此类课程对介质的假定是理想化的。

       而基础的理论问题,归结为(运动)连续介质内变形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属于连物理系相关专业也没有积极性开设的课程。

       结果就是:大学里缺乏有理论深度的相关课程(及教科书)。

       在工程上,在低精度、低可靠性意义上,市场上的此类仪器基本上能满足不太高的具体要求。

       市场上,此类仪器的高端产品基本上是国外厂商垄断的。

       年复一年的,各行业就自身的具体问题,几乎从来没有中断过此类相关研究,高校也总是有相关的研究。但是,始终没有形成高端的仪器产品。其基本原因就是:对基础理论问题缺乏研究。

       在投入的研究力量中,基本上没有以连续介质内变形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展开的一般理论研究。从而相关研究总是在潜表层次徘徊。

       1997年,出于开发用电磁场来探测介质失稳的需要,我对此类文献进行了收集。那时,主要是中文文献。能够入选的只有:鲍亦兴,变形连续介质中的电磁力,科学出版社,1996. 北大力学家王仁写的序。

       该书给出了4种理论。而对没有入选的其它理论有一个评价性说明“它们中没有一个被认为是普遍“正确”的理论”。即便是对入选的理论,他的评价是:那一个是“正确的”或是“更精确的”?只有做更多的实验来验证从相关方程的到的结果后,才会有答案。

       在近几年,我回头来做这个研究,在文献的海洋里漂来漂去后,确认:这本书依旧是最为前沿的(先进的)。

       我注意到很多期刊的潜在约定:主要参考文献是近10年以内的。按这个约定,该书英文版应为1975年左右,为40年前;中文版为20年前,从而,是不合适作为主要参考文献的。

       越新越好!这是目前文献体现出的潮流。就这个课题而言,以基础理论文献来评价的话,近几十年的相关研究是一眼就能看穿的研究,几乎不值一读。

       知道了理论的起点,也基本上就知道了论文能到达的程度。因为做过此课题的研究,也基本上能判断论文所述研究将在那个环节被“卡住”。

       仪器制造业在本质上是国家基础科学水平的比拼。而不是表面上的,仪器制造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的比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36238.html

上一篇:教与学的冲突:原则(基本立论)不同
下一篇:办期刊的基本原则是满足读者需求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2 郭战胜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