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博士后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做 精选

已有 84353 次阅读 2016-4-11 16:47 |个人分类:教学闲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后

博士后在中国一直是个奇怪的概念,很多人对博士后有错误的认识,甚至有些人事表格要填写是否做过博士后,似乎博士后是博士之后的更高的学位,当然这些错误是不值得讨论的。近两年毕业的博士都有一个心态,读书太久了,不想折腾了,都希望直接工作安家。当然,愿望是好的,可是很多高校已经明确进人必须以师资博士后名义开始。这当然都是前些年博士培养大跃进造成的人才集聚急剧膨胀造成的,导致大多数有名高校已经没有指标直接进教师,可是又需要有人干活,只有进一些博士后。除了被迫做博士后之外(一个朋友在美国做了不知道多少届博士后才找到正式岗位,未来中国也是类似的趋势),个人以为对于很多立志于科研的同学来说,博士后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几条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一、  博士后可以积累科研成果;

现在搞科研,不管走到哪里,申请基金和提职都需要很好的科研成果,可是一般情况下,博士期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直接就业竞争力往往不足,通过博士后可以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工作,发表一些论文,为未来的竞争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  博士后可以安心做科研;

博士后只是个短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研究生,也不同于固定职工,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和现有职工有利益上的冲突,也不太会卷入复杂的人事关系,相对独立,这样的状态对于科研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在博士毕业后的几年是关键的几年,做好了就会比较顺利,做不好可能就很糟糕。

98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可以直接到自动化所工作,但是考虑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还是选择了博士后。当然这样的选择第二年就有了代价,研究所住房分配,没有博士后什么事,而一同进所的博士可以分配到两居室的住房。不过该有的总会有,后来我一样有自己的住房。那个代价可以忽略。

三、  博士后可以提高未来的独立能力;

很多同学博士毕业了,按照博士培养规定,应该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离开了导师,离开了课题组依然不会做科研。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博士研究生的课题都是导师指定的,学生往往缺少选题的训练,只学会了解题。但是选题才是最难的,我们看到高校里的年轻博士们往往科研选题不太好,就是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博士后相对来说,课题自主性较强,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弥补博士期间的不足。

四、  博士后可以多点科研熏陶;

每个课题组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作风,没有哪一种文化和作风是绝对优秀的,进入另一个科研团队,最大好处可能就是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科研文化,而博士在读期间接触到的科研风格不一定适合本人,因此,通过博士后可以多个机会让自己多点科研训练和熏陶,从而能够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作风,对未来的科研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五、  博士后可以调整科研方向。

很多时候,博士期间的课题不是自主的,有时候如果遇到研究古老课题的老师,毕业后就非常被动,毕竟古老课题不好做,剩下的都是骨头,不好啃。这些同学必须要通过博士后完成科研方向的转移,尤其是独立性不强的同学,博士后的意义就更大。

当然,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多了个圈子,不同导师的圈子不同,但是可以互补,也多了不少师兄弟,这些仅仅是科研的外在小利益,就不赘述。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博士毕业上都需要做博士后,但是怎么做才更好呢?根据个人的,我认为下面几条可以考虑。

一、  首先看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有意识扬长避短。

人贵有自知之明,道理都懂,但是做起来就很难。可是,我们必须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博士后工作站,需要详细了解该工作站是否能够提高自己的弱项。比如工科的博士,如果原来做理论的,可以考虑进一个工程做得好的单位,以提高工程问题的认识,没有工程应用为背景的研究总是不能持久。

二、  尽量争取更大的自由度;

博士最重要的能力是独立科研能力,因此,不管原来博士期间训练如何,博士后期间都应该争取独立的科研,包括选题(这个不会绝对自由,但是技术路线等可以考虑)等。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对未来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三、  尽量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

人的能力不会先天的,都是通过实践锻炼得到的,为了尽快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是非常关键的。博士后期间不能有任何的懒惰思想,博士后不是享福的位置,而是奋斗的位置。比如,写申请书,写结题报告,写总结报告,等看似耗时费力的活对人的锻炼很大,毕竟未来这些活都要自己做,没有谁来帮助你。现在很多高校年轻教师写基金的能力不高,就是类似的训练太少造成的。

四、  尽量多合作;

未来是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时代,学会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和课题组所有成员尽可能的开展科研合作,为将来科研互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多思考未来的科研方向。

博士后毕竟是临时的,未来还是需要自己独行,在完成博士后工作的同时,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需要认真思考未来,去还是留,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也不容易一下子就有答案的问题。未雨绸缪总是避免失败的一种好策略。

博士后在未来会成为很多博士毕业生的常态,这和美国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拿着博士证书就可以很快上位的年代已经过去。既然大势如此,认真思考博士后该不该做,该怎么做就比较重要。从人的一生来看,不要着急兑现自己有限的能力资源,多点锻炼,多提高综合实力,从一个人的一生总收获角度看,总是最好的选择。

ps.

最后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9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被免试推荐到中科院数学所读研究生,家里人都反对,因为家里在农村比较困难,经常还断顿。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说服了父母:家里都穷了好多代(具体多少代都不清楚,有记录的都是穷人),还在乎这几年么?多提高能力最关键。幸福总在风雨后。

silong.peng@ia.ac.cn

2016.04.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969389.html

上一篇:高薪招聘博士后
下一篇:博客文集即将出版,一名难求
收藏 IP: 159.226.181.*| 热度|

65 彭真明 周健 袁海涛 李雪 朱亮亮 陆泽橼 王喆 赖波 白龙亮 陶凯 李岩 喻海良 任文龙 曹俊兴 汪晓军 褚昭明 梅钢 高建国 蔡小宁 许培扬 姚伟 陈南晖 毛秀光 胡永斌 陈德福 黄永义 王斌 程娟 蒋永华 苏光松 樊哲勇 韦玉程 陆宇振 王超 余洪波 孙东科 陈彬 李本先 任磊 刘军胜 高红灿 王慧 王府民 梁洪泽 梅志平 张骥 邢东义 葛素红 邹利波 苏金亚 李帮建 张彬 杨宇晨 范凯波 陈百利 朱新亮 刘力源 刘飞 zjzhaokeqin wqhwqh333 shenlu neilchau wangqinling qyh123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