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研究所人事部门领导来课题组访谈,谈到了年轻科研人员的未来发展问题。昨天,科学院《高技术与产业化》马主编来单位交流相关想法,也谈到了产业化和年轻人的未来出路问题。早上看到李文善博主写的博客“科学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困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4011-839077.html ”一文,谈到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迷惑。前两年,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到青年人在中国当前形势下的未来发展前景问题,这个问题似乎不仅没有解决,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正值我们所年轻人晋升职称答辩,昨天结果已经出来,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未来会更加激烈。年轻人在现有形势下,未来似乎更加不乐观。依靠发表论文,争取项目,得到奖励,获得职称晋升的传统路线似乎越来越成为成百上千人都在走的独木桥,那么造成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呢?未来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几个问题可以思考。
一、当前的科研习惯必然造成课题组的膨胀;
在科研院所,这些年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引进了大量国内外科研人员,科研单位的人才总量大大增加了。但是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导致引进的很多人才都成了一个独立的课题组。这就出线了一种现象,人才总量增加了,课题组也同步增加了。课题组依然是小课题组,并没有真正产生1+1>2的人才聚集效应,相反,甚至出现了同一单位在很多场合同场竞技的热闹景象。
大多数课题组的总体构成基本上都是,1-2个正高,1-2个副高,加上若干个中级和一些学生,这样的课题组比较适合做一些中等规模的基金项目,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也只能做点小项目。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拿到了一个超级项目(五千万以上),我们会看到一个迅速膨胀的课题组就产生了,而膨胀的人员来源并不是单位内部,大多数来自于外聘的年轻人。不过,不是每个课题组都能保证年年能拿到超级项目,一旦超级项目完成,后续没有新的超级项目,膨胀起来的课题组人员还会继续留下来,不断地分化演变成若干个小的课题组。于是科研单位历来就形成了一个现象,进来的快,出去的慢,而且走的都是能够独闯天下的,走不动的索性留下来不动了,反正也没人会真正开除一个人。这一方面不断的通过大浪淘沙,降低了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更加加重了年轻人的拥堵,形成了人才的堰塞湖现象。
人才的堰塞湖现象不仅仅一两个单位如此,包括高校也是如此。前几年的国家科技经费的重点化,集中化,导致了大量超级课题组的出现。也导致了大量的年轻人短期内被聚集。
二、当前的评价体制对工程技术人员非常不利;
与早期的研究所全所成龙配套不同,现在的研究所是小而全的课题组的集合。我们所以前有工厂,有很多老师傅,专门做加工机械等辅助工作,但是自从小课题组开始时髦之后,公共支撑部门取消,每个课题组都是如下构成的,写文章的比较多,做实现和工程的很少,但是必须有。于是每个课题组都要为那几个做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发愁。因为现在的评价体制,侧重于论文和学术地位,这两者都不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强项。由于论文和学术地位的附带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很难独立拿到大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自主权,沦为课题组的辅助人员。可是这些人也都是博士出身,他们不甘心就这么长期被忽视,于是很多课题组要么集体包装这些工程人员的学术表现,以帮助其职称晋升,要么工程人员快速流失,导致课题组的技术积累失去核心。
三、年轻科研人员的主要出路不在研究所;
之所以造成研究所课题组小而全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科研布局分散并且缺少整体规划。研究所不能为整个单位的科研建立工程配套力量,课题组只能自己解决。但是这些分散在每一个课题组的工程人员也是有正常发展需求的年轻人,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同时,即便是一些靠着发论文而勉强维持的科研人员,在未来几年也会发现,发论文能力大家也都有了,可是职位依然就那么几个,再优秀,总有大多数不能在自己期待的年龄上得到晋升。于是,年轻科研人员的未来出路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未来几年,事业单位的规模将不再扩张,指望通过增加更多的分母来解决遗留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年轻人的路到底怎么才能有所发展呢?
答案是简单的,社会需求之所在,就是年轻人的出路所在。我们国家的总体需求并不是论文,也不是一些学术明星和更多的教授博导,而是扎实解决产业问题的人,如果年轻人能够看清这个发展趋势,并且主动向产业靠拢,出路还是非常广阔的。
四、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是解决年轻人出路的捷径。
当然,年轻人在研究所未来发展的道路很窄,并不是鼓励年轻人简单的离开研究所,而是要利用研究所在当前中国科技体制中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充分准备再向外走。而研究所无论是为了研究所的健康发展,还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合理的发展机会,应该大力鼓励年轻人利用研究所平台产生的技术出去创业。包括我们单位在内,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处于沉睡或者半成品状态,既不能简单的卖给有关单位,也不能在研究所内部进一步形成有竞争力产品,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有人将这些有短期生命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工成社会需要的产品。这条路也不能指望外来一两个有眼光的公司来完成,现成的年轻科研人员本身就足以胜任这个任务,他们在科研独木桥上路很难走,自然就希望有其他出路。
记得跟人事部门领导开玩笑说,年轻人看看名得不到了,还不让人挣点钱?而创业正好可以给他们另外一条出路。最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团队整体创业,形成所内外资源的整合,这样一来,科研成果有了去处,年轻人也有了出路。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大的好处,创业的年轻人在对产业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会将碰到的产业难题反馈到原来的课题组,从而促进课题组和产业的结合,不至于让科研变得更加虚化。再假如,这些年轻人创业成功了,反哺研究所,则是研究所未来发展之福。
可是,为了让年轻科研人员更喜欢创业,一方面政策上要对科研成果的管理更加宽松,以很低的代价鼓励转化。另一方面,在人事的制度方面灵活处理,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强科研单位内部竞争机制,内外平衡。让出去的人高兴,留下来的人服气。大家各取所需。这或许是解决年轻人未来出路的一条可行的路线。
不管怎么样,现实都要逼着我们去变革,不变革就可能出现各种危险,人不患贫穷,而患不公。创造一个公平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改变当前的困局。一家之言。
silong.peng@ia.ac.cn
2014.10.2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