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同济大学生成功探索无人机弹射与伞降回收技术

已有 4157 次阅读 2015-5-7 13:14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轻轻触发拉力绳,发射架上的小飞机就会闪电般飞出,展翅翱翔……继而,当飞机油门空中关闭后,机舱内会瞬间自动弹出一降落伞;借助张开的降落伞,飞机边徐徐下落,安全着陆。今天上午(刚才),一架由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四名本科毕业生研制的“同天号”小飞机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成功完成了试飞。

仅从外形看,“同天号”小飞机与普通无人机并没有大的差别:大功率电机、前拉式动力、18×6木质双叶螺旋桨、前三点起落架设计、正常空气动力学布局。但它的起降却极其独特,分别采用了弹射和降落伞回收的方式,无需跑道,十分新颖。

起飞时,借助强力拉力绳,飞机沿上倾的钢制弹射架轨道弹射升空。该弹射架结构轻巧,设计巧妙,长2.7米,上倾斜15度,可快拆快装;架上安装有3根0.7米长的高模量拉力绳,弹射可产生约每小时40公里的初始速度,可满足大多数轻小型无人机的起飞、发射要求。

降落时,飞机一旦发动机空中停车,机舱上盖板便会自动弹开,抛出一直径0.4m的引导伞。在引导伞的牵引下,几乎同时,另一张1.5米直径的主降落伞会被拖出舱外,并空中打开。张开的主降落伞悬挂着飞机,将后者徐徐降落至地面。

“弹射/伞降回收技术是无人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使传统的无人机起降彻底摆脱对跑道的依赖,可在沟壑、田地、山地,甚至楼顶等复杂地理环境下随时实施无人机的发射和回收。”指导老师沈海军教授表示,“本次“同天号”飞机发射与回收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一次成功探索,将为轻小型无人机随时随地发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学们在调试飞机

这个角度霸气

指手画脚的就是洒家!    

先地面滑跑一下

先合个影吧,飞机炸了就只能开追悼会了

准备发射》》》》 拿着小旗的是偶

“预备,发射!!!”

 

飞机闪电般弹出去了!!!!

空中翱翔!!!

伞降回收!!!!

徐徐下落!圆满成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6-888199.html

上一篇:科学网编辑,你们辛苦了
下一篇:同济大学弹射伞降飞机成功试飞(视频)
收藏 IP: 222.66.175.*| 热度|

6 杨正瓴 张珑 姬扬 戴德昌 于仲波 李伟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