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未名水浅写科普,湖上冰图因对流 精选

已有 9378 次阅读 2010-9-13 15:27 |个人分类:学海无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秋虽高而气未爽。中午时分仍是烈日炎炎。翻出年初的一张照片,给大家降温解燥。

 

 

那是冬未尽、春将来的时节,前一天艳阳高照,暖风融融。湖面已开始融化。谁知夜里寒风大作,气温骤降。早晨起来,水面又结一层冰!走到湖边水浅处,可以看见冰面上竟是一片龟裂花纹!这不正是著名的Rayleigh –Bénard Convection Cell Pattern”吗?惊喜之余,就有了下面的照片。

 

 

   

     

Rayleigh –Bénard Convection可以用下面的简单模型来描述:

 

 

 

这可以看成在重力场中流体形成的一个薄层,且由于某种原因(在底部加热或者在顶部冷却)在重力方向形成了温度梯度:底部温度为T2,顶部温度为T1,有T2>T1。这个温度梯度与重力的平衡保持了流体的稳定。但是如果温度梯度超过某一临界值,系统将失稳而形成上下对流。从上方看,就会形成这样的Pattern(取自NOAA网站):

 

 

 

照片中红色标注的部分与照片中冰面上颜色较深的那个cell附近的pattern非常相像!

 

未名湖上冰面图案的形成,应该是因为气温骤降,水面急剧结冰而水底温度尚高,超过了温度梯度的临界值而导致Rayleigh –Bénard Convection。因为水面结冰太快,竟把这个图案“冻结”下来了——真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Rayleigh –Bénard Convection模型在物理学中、特别是大气科学中广泛应用来研究各种环流、对流现象。最值得一提的是,MITEdward N. Lorenz教授在1963年发现一个简化的Rayleigh –Bénard Convection模型存在着stranger attractor1!从而开辟了“chaos”研究的新天地。

 

 

1Edward N. Lorenz (1963).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20: 130–141



补充:

刘老师问起对流的可能性。

Good quesion!

一般来说,水面和水底的温差不会很大,而且水底是固定的,水面是“free”的,这样的情况下,临界的Rayleigh number应该是1100左右。所以对流很难onset。可是气温急剧下降的时候,在水的表层形成很大的温差。而且这个温度继续向下扩散并不容易,所以:第一,温度梯度会很大;第二,温度梯度区还没有扩散到底层,所以变成了上下都是“free boundary”的情形!
临界的Rayleigh number在这种边界条件下急剧下降到657.5。使得系统的Rayleigh number很容易就超过了这个临界值而失稳。这时用温差层厚度来计量的临界波数是2左右。则Cell的尺度大约和温差层厚度(不一定是水深)相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362660.html

上一篇:开学第一天
下一篇:把等离子体物理的根扎在中国
收藏 IP: .*| 热度|

17 仲银鹏 武夷山 王铮 刘全慧 赫英 陈龙珠 郭向云 罗帆 王号 曹聪 刘立 刘艳红 杨正瓴 王振东 虞左俊 林涛 孔玲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